原来南征北战 曹操南征北战 钱究竟从哪里来?
想必很多朋友,在观看《三国演义》影视剧或是阅读《三国演义》小说原著之时,都有一个疑问,只见四方群雄并起,大战无数,先有十常侍乱政,何进身死之后,又有董卓祸乱朝纲,进而各地群雄并起讨伐董卓,再有官渡、赤壁,以及后来的蜀魏争霸之战,几乎三国时期时时刻刻都是处于战乱之中,钱财粮帛从何而来?
在古代的短缺经济时代,经济兴旺的唯一标准则是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只有农业生产力能够保证军民的温饱问题,进行才能促进微工业的兴盛,生产更多的冷兵器用于战争,进而才会产生商业商品用于交易,衡量商品价值的便是货币,三国时期魏蜀吴仍然采用的是先汉的五铢钱货币,货币的产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那么,农业生产又是如何提高呢?
曹魏实行的屯田制,便是极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屯田制是利用战争造成的大量荒地,征募军民进行开垦作业,分为民屯和官屯,其实屯田制并不是曹操发明的,而是汉孝帝时期的产物,但并未全国实行。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
部分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而来。屯田制解决了曹操南征北伐所需的粮草辎重,也是曹操发家前期在经济政策中的一项有力举措,而招募流离失所的农民被称为田农,田农耕种屯田使用官牛者,屯田收成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5民5。
应该说,屯田制对当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两个重要促进作用。第一是大量收容安置了战争所带来的流民,有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的复兴,老百姓都是喜欢安居乐业的,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只要给口饭吃,老百姓都是从心底感恩的,这一点在后来曹操军团的扩张中奠定了社会基础。
第二点便是极大的保障了军队征战的后勤补给及源源不断的兵丁,这一点为曹操日后实现称霸奠定了军事基础。实行当年的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一定程度缓解了社会矛盾。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此段为《魏书》中所述,意思是秦国之所以强大,是由于商鞅变法,刺激农业生产,改变了原有的土地集权制,并树立严苛刑法以鞭策秦人作业,至汉孝惠帝(汉朝第二位皇帝)及汉武帝时,以屯田方式促进了西域的稳定与发展,现曹操实行屯田制有了兼并群雄,逐鹿中原的资本。
根据史料记载,曹操实行屯田制时,也推动了税负改革,凡是田农和士兵可免除劳役、兵役,并根据现实情况免除人丁税、屯田税等。古代税负改革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大田农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
譬如在现代社会,税负改革也可以促进消费,增强市场活力,调动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拉动经济增长。当然,税负是有一个平衡点的,凡是高于或低于平衡点都会使得税收收入适得其反。当时蜀国采用的是增加税负,那一定会抑制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这和蜀国多次北伐有一定关联。
总的来说,曹操创业初期,经济十分困难,要招募乡勇士兵那就得有钱有粮,钱粮何处所得,屯田制功不可没。但在处于群雄争霸的冷兵器时代,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是不争的事实,屯田制发展到后期竟然达到了官8民2的分配制度,如此一来,田农要不就是奋起反抗,要不就是颠沛逃离,以致魏晋交替之际废除了民屯,保留了官屯,但本质上看,此时屯田制对于社会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