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名垂千古的杰作,但是关于它的主题却一直争论不休,有“爱情说”、“隐士说”、“讽谕说”、“感伤说”、“双重及多重主题说”、“无主题说”、“泛主题说”等。哪种说法最符合白居易写《长恨歌》的原意呢?我觉得“爱情说”比较切合白居易本意,有三个方面可以参考:一是白居易自己的说法以及时人的看法,二是白居易的人生经历,三是《长恨歌》的内容。
其一,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与元九书》中,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感伤诗为“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行于叹咏者”,《长恨歌》内容与此相符,也确实被诗人归类于感伤诗。感伤和爱情并不冲突,因为诗人没有专门的爱情诗,所以归结于感伤诗里比较合理。
其二,白居易诗集形成以后,写诗《戏赠元九、李二十》,“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诗人很看重讽喻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秦中吟》是讽喻诗代表,那么与之相对的《长恨歌》显然不是讽喻诗,“风情”之作与“爱情说”吻合。
其三,《与元九书》中说“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人们喜爱的白诗,是杂律以及《长恨歌》之类,讽喻诗和闲适诗不受喜爱。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前後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後数十章。是後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讽谕》《闲适》等篇,时人罕能知者。”从流传角度看,《长恨歌》归入讽喻诗,也不恰当。
其四,唐宣宗有《吊白居易》一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说明《长恨歌》在当时妇孺皆知,与《与元九书》自述相合,属于感伤诗而非讽喻诗。
从白居易的人生经历来看,他自身也经历过悲剧式爱情。
白居易11岁,因避家乡战乱,迁居到徐州符离。有邻女比他小4岁,名湘灵,活泼可爱且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白居易22岁时,随父求学,与湘灵分别,写过一首《潜离别》。27岁时,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白居易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自己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
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被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白居易33岁,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再次被拒绝,且在全家迁离时,母亲不让他们见面。
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迟迟不与他人结婚,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
白居易怀念湘灵的诗中,有一些字眼和诗句,和长恨歌非常相似,让人不得不联想《长恨歌》的写成,与白居易自身爱情经历有一些关系,长恨歌的感情抒发,一定程度上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
白居易27岁左右写的《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35岁左右写的《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44岁左右写《逢旧》“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都有一个“恨”字,是否有相似的感情呢?白居易27岁左右写的《寒闺夜》中,“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与《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跳进未成眠”“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意境是否相似?白居易23岁左右写的《潜离别》“深笼夜锁双飞鸟,利剑春断连理枝。”与《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可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长恨歌》如果每14字为一句,共有60句。前15句叙述了故事的原委,杨贵妃的美丽与唐玄宗对她的恩爱。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接下来10句,写乐极生悲,一场空前的大乱-安史之乱爆发了。
将士们以祸乱由杨国忠所致,杀掉杨国忠,并逼迫唐玄宗杀杨贵妃以塞天下之怨。后面的35句,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是如何悔恨、忧伤、寂寞、凄凉,当刻骨铭心的悲苦思念在现实中得不到排遣,只好求助于方士寻仙。久已脱离人间爱欲的蓬莱仙子杨太真,得知汉家天子差人寻她时,“九华帐里梦魂惊”“云髻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
全诗缠绵悱恻,纯粹是一个带有伤感意味的爱情故事。大量的篇幅都在描写两个人生死相隔之后,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彼此思念。这正是长恨所在,因为永远生死相隔,所以“此恨绵绵无绝期”。而开始的一个美艳、一个宠溺,是叙述造成长恨的原委、内因,中间缢死杨贵妃,是导致长恨的直接原因,由于杨贵妃的死,前面的种种恩爱才只能成为回忆,才使曾经的爱情变成悲剧。
无论是内因还是直接原因,都是为更好的叙述长恨,而不得不有的铺垫。
如果是讽喻诗,如此大篇幅描写两人在生离死别之后的无尽相思和厮守的殷勤期盼,而不分析因果、谴责二人,那未免太不着主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