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球也疯狂

2018-1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初学者要掌握的搓球最主要的环节,就是看见球要引拍.使用进攻性技术时,引拍.挥拍大家比较好理解,可现在电视媒体这么发达,中国人又有福气,看到的都是顶尖高手打球,一看高手好像手搁那儿没引拍球就搓过去了.可是,你要知道他或许是练了十年才形成那样的动作,他刚一开始练球也是一板一眼搓过去的.搓球也疯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运动员都知道,搓球有个别名叫"小削球",原因就在于它要引拍,像削球一样.假如没有引拍的动作,没有充分练习过慢搓,无论直横拍,你都不容易加转,因为刚开始打球的时候手腕手指的配合还

初学者要掌握的搓球最主要的环节,就是看见球要引拍。使用进攻性技术时,引拍、挥拍大家比较好理解,可现在电视媒体这么发达,中国人又有福气,看到的都是顶尖高手打球,一看高手好像手搁那儿没引拍球就搓过去了。可是,你要知道他或许是练了十年才形成那样的动作,他刚一开始练球也是一板一眼搓过去的。

搓球也疯狂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运动员都知道,搓球有个别名叫“小削球”,原因就在于它要引拍,像削球一样。假如没有引拍的动作,没有充分练习过慢搓,无论直横拍,你都不容易加转,因为刚开始打球的时候手腕手指的配合还不能掌握得很自如,就模仿高手在手臂几乎伸直的情况下“捅”着搓,这样既没控制,旋转也没变化,下面的接发球更连谈都不要谈。

搓球也疯狂

2、缓冲

搓球跟攻击性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摩擦加转时要有缓冲,要有“送”的感觉,大臂要跟着前臂送出去,这样搓出去的球你才能有控制。要自己能感觉到“吃”住球,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够长。以直拍为例,食指和中指“送”的过程中,你完完全全能感觉到制造下旋的摩擦,它不是紧急制动的那种摩擦,而是要跟进一定的长度。

搓球也疯狂

你搓出去的球不是像炮弹“当”地一下撞出去的,而是有摩擦有缓冲的,是“软中硬”的,这样才具备了搓球的基本要素。

缓冲与引拍也有关系,要求引拍时学会放松,尤其在练习搓球的过程中,由于球速慢,你能比练习攻球更好地学会放松。假如没有缓冲,直接练“捅”着搓,开始看着也许还行,一过初级阶段,碰上中级对手了,你接发球不是“冒”就是“吃”。

3、节奏

很多时候,初学者知道要引拍了,可是掌握不好挥拍的节奏,往往不是慢的多,而是早的多,节奏太快。这是因为在搓球之前练的是攻球,是上旋球的节奏感觉,于是球还没到,拍已经挥了,有效的动作根本没用上。这时候,就要盯球,只有根据对方回球的速度来决定你引拍的速度,引拍才有的放矢,搓出去的球动作才协调。

只要引拍的时间对上来球的时间,你的搓球就对一半了。在节奏掌握比较平稳之后,也不必像业余体校的小孩那样一搓上百板,只要能连续搓七、八板以上,击球点比较固定,而且能加转,弧线也不太高,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了。

4、拍形

拍形后仰具体多少度为好?不能规定那么细,大概30度左右。初学者有时候搓球太靠底部,优点是容易搓转,缺点是不好控制,容易冒高。30度左右的倾角,利于你发出力,纯粹搓底部不容易发力,对手腕手指的要求太高,所以,接触球体中部偏下就好。

具体的角度,因来球也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手上感觉不一样,有的人天生拍形就比较立。只要有旋转、能控制、能搓转不转、弧线够低,就是好动作,就是合理的搓球,而不必斤斤计较于多1度还是少1度。

无论直横拍,正手搓球的难度都比反手大:直拍牵扯到三个手指如何调整拍形的问题,搓正手的时候假如食指和中指握得太紧,拍形容易朝天,所以要手腕外展;横拍主要调节好食指,手腕要能打开,拍头不翘就好。

5、站位

无论直横拍,我们都建议用通常的基本站位,以右手为例,用不着左脚在右脚后面,否则以后再衔接进攻技术,腰全让右脚顶住了。

练习路径

1、反手搓斜线

先搓反手斜线,单线练习,掌握基本动作。喂球方供一般下旋球,不能快,否则初学者不容易掌握引拍的时间,也没有空间去加大摩擦。喂球越低越好,假如球太高,主练方不容易掌握击球时间。你想,喂球方是慢搓过来的,如果又慢又高,主练方什么时候挥拍啊?太痛苦了!

喂球方需把球送到主练方偏反手一些(别到中路),以促使主练方不自觉地接触球体的偏左一点,这样有三个好处:主练方肯定是回斜线,利于线路稳定;容易加转;用力方向想错都难,因为你“捅”着搓时肯定不是接触球体偏左。

如果你找不准节奏,可以自己拿一盆球,左手把球拿到胸前,手背朝下,放开,让球在台面上垂直跳一下,右手挥拍搓球,再拿一个球,再放,再搓……一,二,三,就这三下,不怕慢,就怕不连续,多慢都可以,但是必须一球连上一球,就是为了培养节奏感。熟练之后,再把球拿开,徒手挥拍,体会搓球的动作。

2、反手搓直线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搓球的感觉之后,搓斜线学会加转了,再练习反手搓直线。不会搓直线,你身体不用动,只要把接触球的点向球体正中间移一下,用力方向往正前一些,就没问题了。

搓球练习,要有一定的板数。搓球看上去像匀速运动,其实不然,中间是有节奏变化的,只有动作比较协调放松,才能再体会中间那一下变化——既要发力又要送,“慢中快”。刚开始,你可能只是把球碰过去,动作只是形似,有了一定板数之后,慢慢才能体会到摩擦的感觉,才有神似。先不说旋转,能控制拍形,能搓到球台底线任何一个点上,才能叫学会了搓球。

3、搓转不转球

掌握了基本的搓球加转,就要开始体会搓不转球。从理论上说,搓不转球触球时要“碰”而不摩擦,但到高级阶段,你还是要有摩擦的动作,但其实不发力,只是做给对手看,过去还是不转球。通过练习搓不转球,你会对手指手腕的运用更有感觉。

练习搓转不转时,最好是借助多球来喂球,给出的球不要太长,否则主练方会不知不觉容易离台,而人一离台,引拍就不知道往哪儿搁。多数业余选手没有多球练习的条件,只能采用单球练习。那么,主练方练搓转不转,一板转一板不转,陪练方在应对不转时,拍形一定要稍微立一点,而且动作要有缓冲,假如是“捅”过去的,主练方下一板就没法搓了,球速太快,弧线太平,快改推挡了。

先是板板搓加转,再板板搓不转球,再是两板转、两板不转,最终过渡到一板转、一板不转。

4、正手搓球

反手两条线(斜线、直线)都会搓之后,甚至会搓转不转之后,再练正手搓球。因为正手空间太大,动作变数太多,不易正确定形。同时,过早练习正手搓球,难免削弱正手攻球意识的培养,而正手攻球是所有技术中杀伤力最大的,所以正手必须先练攻球再练搓球。

正手也有搓转不转之分,但如果练习时间有限,可以只搓一般旋转的球,只要稳定、弧线低即可。你也可以借助发球练习来强化正手的搓球感觉,因为搓球与发下旋球的原理是互通的,两者必然能够互相促进。这样,既为练习增加了趣味性,又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初学者可以正手先练一板发转不转球,再练侧下发球,最后练侧上发球。

正手搓球的练习可以比反手少很多,甚至1比10都可以,但是不能不会,否则日后你正手接发球时肯定会后悔。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你一上手就这么练并不会觉得很难,如果等练了两三年已经形成某些基本习惯之后,你发现自己正手搓球不行,再回头来补课,还不如你刚开始痛苦两月呢。

正手没有反手搓的转不要紧,只要能搓出长度,弧线比较低、比较稳,单线能搓上四五板,对大多数业余选手就够用了。正手搓球不像拉球,拉球动作快,需要你全身的配合,尤其正手拉球,动作复杂得多,空间很大,搓球就比较,易干掌握,所以它是你正手学会制造旋转的重要手段,不可缺省。

笔者认为,正手搓球练习不必像反手那样搓“跳起来就出台”的球,因为日后实战中正手几乎碰不到那种球——可以直接拉而不必搓了。所以,就练习搓第一跳后几乎不出台或刚刚出台的球。

5、摆短

搓长练好了,再练摆短,先练中路、反手的摆短作为业余爱好者来说,对练摆短难度很大,有条件最,好是借助多球:陪练方站在网前喂球,刚刚过网,不用劲,便于主练方发力。实在没有多球,可以陪练方发球,主练方摆短,摆完之后,陪练方把球抓过来再发,如此往复。

以搓为矛

1、优化动作

双方都有一定能力之后,可以试着让搓的动作短促一点,手指、手腕的运用更讲究一点。练习摆短,不期望像国手那样摆过去在台内跳三下、四下,但至少练到跳两下。这时候,重心的重要性直线上升,一定要稳。有了这些之后,再讲究击球点,最初你搓的可能是来球的高点甚至下降期,现在要提前,在来球的上升期触球。

一般而言,短球不可能像长球那么转,所以拍形可以稍微立起一些,这种摆短其实很忌讳拍形平着上前,因为特别容易搓长。你球拍立着一点,接触球的部位偏球体中心,这样过去至少弧线低,否则容易冒高、摆不短、加不转。

为什么我们最初练习搓球的时候拍形要稍微后仰一点?因为那样容易加转、搓长。但随着练习程度的加深,技术越来越熟练,击球时间提前了,更容易借上对方来球的力量了,自己的拍形也就不用那么平了,平了反而麻烦。这时对球的控制,就靠你发力更集中,对缓冲掌握得更好,对触球部位的精确拿捏,甚至拍形到了45度还能加转。

开始练习摆短,只要弧线够低、够短就行,旋转有就行。对专业队来说,摆短肯定必须得转,但我们还是不太看重你搓得是否够转,我们强调的是你要够短,摩擦发力之后,用李晓东的话说,要有“忍”一下的感觉。要求得再多一点,就是动作始终要放松,这样以后水平高了,可以把加转的功夫再补上。

业余选手常见的误区是,一碰到带旋转的技术,就喜欢把旋转放到第一位,其实不尽然,对乒乓球体会深一些的人就知道,这种理解其实是很大的误解。

当然,在最初练习搓(长)球时,还是要搓得转,否则什么都是空话,而到了中高级阶段,你可以用其它的技术来弥补旋转的不足。也许会有人说,我就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上来就要练摆短加转,也不一定不对,但笔者的理解还是摆“短”第一。

顺便提一句,我认为直拍摆短时拍形可以纵着一点上前(即拍面与手臂一顺),不必横向打开太多,这样的好处是动作有“根”。假如拍形过于横,尤其是直拍,容易失控。而且,你脚下也是纵着上去的,球拍与脚步同向,用力更自然流畅。

2、凝炼套路

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切忌急于求成,这种问题在业余选手里非常普遍。许多人有这样一种概念,他认为自己掌握了不少乒乓球理论,就觉得自己也能使用那许多技术了,于是太过追求那些高精尖的技术。但他实际所掌握的东西,跟他的理论素养是不成比例的。也就是说,意识超前,而技术达不到。笔者并不反对业余选手练一些高难度的技术,但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不是凭空起高楼的。

你要循序渐进这么练,打好了基础,再往深练,容易。业余选手可以说百分之九十都是从下旋打起,你说你搓球好占不占便宜?哪怕你不会摆短,不会快搓,只要能把长球搓到底线,能搓转不转,控制得特别好,弧线够低,已经算是业余很棒很棒的了。

这是对初学者的要求,当然,下一步你可以练习综合技术了——发完球抢一板,或者对方发球我搓一板,再抢拉……练好了这些连接技术,你手里就不再是单一的技术,就可以晋升中级了。以劈长为例,劈完长不可能还接着搓。

无论对方是搓回来还是拉过来,来球一定不会太转,无论你是拉也好、打也好,总之要学会进攻劈长之后对方回过来的这板不转球。甚至,假如你的劈长不够快,对方抢先拉起来了,你还要进入相持甚至有点防守的状态,当然,这不是单纯的被攻,而是你先控制对方,对方看似挂起来了,其实你是上风,怎么打都可以,这些套路都是需要练的。

又比如,先练习搓完侧身拉,连续练习一段时间,有一定体会后,可以再练摆短后上手,反手挂一板,台内打一板……甚至可以要求你的练习伙伴,“现在我摆短之后你可以搓出台的,我两边上手,练连接。”这才能让你的搓球摆短比较快地进入实战的轨道中。

另外,可以有意让对方发带侧旋的球,你练拍形的控制,对侧旋的控制,如果你接发球都能搓到一个落点上,就证明你具备了控制侧旋的能力。

3、直横有别

直拍搓球与横拍最大的区别,在于直拍的拍形变化比较容易而且动作小,所以横拍选手练习搓球时握板最好不要太紧,略松一点较好,否则很容易造成正手接发球出现问题,那你在对手的发球面前就翻不了身了。当然,横拍搓球也有自己的优势——反手力量大,容易加转,横拍的英文是“Blade”,意为大刀,大刀可是砍过去的,而且横拍反手搓球是顺着转腰的方向用力,直拍这方面就有所不及。

所以,在练习路径的选择上,横拍东西不要太杂,练精一点,直拍要么是拍形变化多,要么是那几下特别精,要根据本人特点,是以转不转为主?还是以变化为主?或者就是一个不转摆短?千万不要练成全会但全都不精,那就麻烦了。

4、掌握绝活

从初级到中级之后,如果有条件,不妨再练一些从搓球派生出来的技术:比如搓中“勾”一下,勾对方边线大角,又如撇着搓、抹着劈,其实都属于搓球的范畴。只要借好来球的旋转,搓过去的球既有速度,还不容易出界。对中级阶段来说,正是丰富自己搓球“武器库”里武器种类的时候,不再是单一的搓球。

如果条件更好,身体够协调,脚下跑得快,你甚至可以练点侧身晃接。但是,中国人打球,说到底,还是突出一个字,“巧”。业余高手,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很多业余相当不错的,并不是基本功有多么扎实,就是发球、接发球以及之后那两三板,特别精。短球怎么处理,反手怎么处理,侧身怎么处理……他处理的那些手法,从业余水平来说,要么技术质量很高,要么变化多,有成形的套路,而且命中率很高。

比如接台内短球,我正手就是一板摆短,摆的是不转球,但摆得特别短,特别精。或者搓长球,就是常规的搓转不转,只要旋转反差特别大,也是高手。乒乓球运动里,不是哪项技术本身高明,而是使用者用得恰到好处,这才叫高明;不是说一个人会81种技术才叫高手,他就会四下,但每一下都能让对方没脾气,这才叫高手,精。

比如我的技术特点是希望尽快把球变成上旋,而且人家打到我的反手,我也特别有把握,因为我变线特别好。

那么,发完球,或者接发球,从使用搓球技术开始,就要围绕自己的特长来展开——对方发到我中路偏短,我要能劈长到对方中路、反手,速度要快,目的是逼住对方,使其一定回我反手,我不指望一板把你打死,我把你黏死,但前提是必须让对手回出上旋。

我撇着、抹着搓,对方必须把球“拱”起来,只要一“拱”起来;就到我的球路上了。或者我摆短,就摆不转球,这样对方也不容易加转,球一回过来,我反手“拱”起来特别快,一下到对方中路,对方变不了线,还是回我反手,又到我球路上了。

又比如我是直拍,我希望对方回球到我反手位,然后我侧身给他一下,搓球的时候就要讲究了,要么旋转有变化,转不转差别特别大,要么是连续搓他中路。

如果你搓得有一定旋转、速度很快,他很难变线,至少难以大角度变到你正手位。这样,我就用我所有的接发球技术控制住对方,迫使他回球到我反手位,无论搓转不转、快搓慢搓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这时你的搓球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了。也只有这样去使用搓球,才能全面体现它的内涵。

又比如对阵横拍,其发球很少有纯粹转不转的,都是侧上、侧下旋居多,这时,搓球的好坏还涉及到搓侧旋的问题,既要判断上、下旋,又要判断左、右侧上、下旋的侧旋程度,这对拍形的掌握、火候的拿捏,要求很高。比如你同这个横拍打了两局后,知道这个人爱发内侧上、下旋,你就可以撇着接(顺着接容易出界)。

你既要控制他的发球,还要令下一板他不好打、你好打。这样的搓球,即便不能直接得分,也是与自己的技战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再如碰到长胶,就不能采用常规搓球了,你得挤着搓,拍形立着搓,只要你能把球搓长、搓转了,长胶就只有半条命了,因为它最喜欢的是半长不短的球,一搓你就冒,它不是“捅”你就是“拱”你。

如果你发球特别转,紧接着一板搓长追身,顶着长胶,它一碰就下网,你用搓球就搓死它。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怪拍对手(长胶、生胶、防弧),就是检验你搓球水平的试金石。

业余选手总认为搓球是一项中性技术,甚至根本不是得分手段,因而忽视它。错了!只要搓球搓得好,完全可以把对方彻底“钉”在那儿动不了。马林跟金择洙比不了连续,跟柳承敏比不了快速扑正手,为什么还能成为顶尖高手?他台上那“十八下”太厉害了,折腾得对方找不到击球点,所以他总能有正手那一板后续进攻。

笔者举出马林的例子,并不是给大家提那么高的要求,而是想说,业余选手到一定“段位”也应该有些追求,不是单为了赢球,还得有境界,这样球才越打越过瘾,越有味道,有学问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