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枯树赋 有谈资|“政坛不倒翁”谭延闿:“混”字当头
1915年,因袁世凯称帝而兴起了护国战争,在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斗争中,谭延闿却鼓吹“连省自治”,观南北之争,以收渔人之利,但他的做法又为北洋军阀所不容,于是,谭延闿转而投向孙中山。
1918年,北洋政府为镇压孙中山的广东革命政府,派吴佩孚率部南下,进军湖南衡阳。这次军事行动,谭的“甘草”作风又一次充分地表现出来。谭见吴来,一枪不放,率部退到郴州、永州一带,两人互不侵犯,相安无事。
谭延闿投孙中山后,历任广州政府大本营内政部部长、湖南省省长兼湘军司令。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可谓官运亨通。
作为政治上的“不倒翁”,谭延闿为官有他的诀窍,主要是藏锋不露、处世圆滑。1912年在长沙,谭延闿问律师贝元昕:“近来怎样?”贝答:“混!”谭大笑:“好!鱼龙混杂是混,仙女游戏也是混,混之为用,大矣哉!”他还曾对人戏言:“我的妙诀就是一个‘混’,我一生的功名富贵,都是从‘混’的妙诀中‘混’出来的!”
国民党内的胡汉民、汪精卫论资格都比谭高一截,但他们都与蒋介石经常碰碰撞撞,蒋介石对他们关的关,放“洋”的放“洋”,而谭延闿不论什么时候都严格恪守“三不主义”,即一不负责,重大事情总是推给蒋介石或其他人去处理,去决断。
二不建言,就是不轻易发表意见,你们不同意,我就不吭声,你们点头,我就赞成。三不得罪人,遇事绕着走,做好好先生。开国民政府委员会议时,他只是主持一下会议,宣布一下程序。别人激烈争论,甚至对骂,闹得不可开交,他却闭目养神,直到散会他才睁开眼、伸一个懒腰,散会走人。遂博得了“水晶球”、“八面观音”、“药中甘草”、“谭棉花”等诨号,他听了也不见怪。
但是,谭延闿对军队抓得很紧,决不放弃枪杆子。在那烽火遍地,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年代,他在湖南几起几落,一直兼着军长。
“伴食宰相”被吃死
谭延闿在出任行政院长后,又得了一个雅号:“伴食宰相”(注:所谓伴食,即陪着人家一起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谭延闿50岁生日时,一个叫张冥飞的湖南同乡为他作了一个寿序,讽刺他的政治生涯,曰:“茶陵谭氏,五十其年,喝绍兴酒,打太极拳,好酒贪杯,大腹便便,投机取巧,废话连篇……写几笔严嵩之字,做一生冯道之官;用人惟其才,老五之妻舅吕;内举不避亲,夫人之女婿袁……立德立功,两无闻焉。”谭延闿老脸厚皮,看过之后也不以为忤。
谭延闿做官有一套,对吃喝的研究特别精通,还自制了食谱。有一个菜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叫“组庵豆腐”。他嗜鱼翅,对烹调深请其道。据说一次宴会,上了一道鱼翅,他仅吃了一口,便说烹调的次序不对,什么什么佐料没有放,一问厨师,果真如此。而后他到厨房指导烹调,应该烧到什么火候,什么时候应该放什么佐料,烧出来的鱼翅果真味道好极了。
谭延闿好吃,也毁于吃,由于终日养尊处优,餐餐美食,养得身体肥胖,脑满肥肠,1930年9月22日死于脑溢血,结束了他“为官长乐”的一生,年仅51岁。当时的人说他“福如东海命如丝”。
蒋介石对谭延闿的死很是悲痛,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天,停止娱乐活动三天,给予丧葬费1万元,并在国民政府礼堂致祭三天。
1931年9月4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为谭延闿举行了盛大的“国葬”,蒋介石当时在武汉指挥战事,为此专程从武汉前线返回南京,为谭执绋主祭,还专门选定灵谷寺东的风水宝地为谭修陵墓,国民政府还聘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
财政部部长宋子文为报答谭延闿的知遇之恩(注:当年在广州时,宋子文年轻望浅,不为国民党元老所重,而谭延闿却力荐宋子文,认为宋才堪大重,宋得以担当重任),为其拨了专款。谭墓地势之好,气势之宏伟,仅次于中山陵。
谭延闿死后,当时某小报登载了一幅“实话实说”而又尖刻的“挽”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