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鼓师王慧文 京剧乐队鼓师重要作用

2017-09-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京剧的每一出戏,无论演员的唱.念.做.打多么过硬,精彩的舞台灯光.道.效,多么宏伟精湛,都离不开乐队的伴奏.其中,乐队鼓师起了非常重

【摘要】京剧的每一出戏,无论演员的唱、念、做、打多么过硬,精彩的舞台灯光、道、效,多么宏伟精湛,都离不开乐队的伴奏。其中,乐队鼓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京剧司鼓又称之为“鼓师”或“打鼓佬”。 【关键词】京剧;乐队;鼓师 从某一方面讲,乐队的文、武场起到了支撑艺术整体完美的重要作用。

通常说文场主要负责音乐唱腔方面的托腔保调。武场掌握整个一台戏走向的节奏、情绪、起伏。掌控着一台戏中故事情节的快慢,掌控着演员身段、念白、唱腔的总体节奏。

尤其武场的打击乐、板鼓、大锣、铙钹、小锣、齐钹、堂鼓等。当然鼓师是乐队所有声部的总指挥。早些年间,人们称乐队为“场面”,也就是说过去称戏曲乐师为“场面上的”。司鼓称为“鼓老”、“打鼓老”。

而现今,均称之鼓师。鼓师的别称为“司鼓”。鼓师是戏曲乐队的主要成员之一。鼓师必须有几年的专业刻苦学练,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艺术派别的阅历,又通晓演员的特长,总之,一个好的鼓师经常被剧团称之高级“说戏的”、“或剧本”、“资料库”、“戏篓子”等等。

人们常说十年可以出一个好演员,却出不了一个好鼓师,可见培养一个优秀的鼓师是多么的不容易。京剧的每一次演出,只有演员乐队间完美的合作才是京剧艺术最高体现。

当代京剧乐队通常由“文场”和“武场”两大块组成。“文场”通常由六大件组成(京胡、二胡、月琴、三弦、中阮、大阮)。武场一般由四大件(板鼓,大锣,铙钹,小锣)组成。武场中的板鼓演奏者是整台戏的总指挥,更是一台戏成功与否的灵魂缔造者。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着自己发展的过程,都有自身根基。京剧如其他艺术一样,没有根基就等于架空了艺术的发展规律。人们通常讲诉一句最普通的话“做人要成龙,不能成虫”。

也就是说艰苦奋斗打好根基,积极向上,奔向一个宏伟目标。文艺界也传述着一句话“演戏要当角,不能跑一辈子龙套”。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告诉演员勤学苦练打好基础,向主演方向努力,去发展。而我们乐队特别是打击乐,也流传一句话“打完小锣打大锣,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意思是说打击乐的根基从打小锣开始,绝不能一步到位,一步登天。

当你坐在“鼓师”的位置上,绝不只能打鼓,不会打别的器件,无论旧科班,还是新的艺术学校,也决不会去引导学生一口吃成胖子,必然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绝无一步登天的秘方良药。

武场鼓师,如果其他打击乐器不懂,不通,不会,怎能一步打鼓呢?听我爷爷(原京剧院东北著名鼓师石峰)讲,任何一位鼓师都是从打小锣基本功练起,冬天赤手在零下三十度的外面苦练,由冻僵了练到手热,灵活了,自然了。

夏天三伏练得三身汗后,汗干了,手干了,功夫也就出来了。打鼓也是同理可证,但是打鼓下的功夫比任何一件乐器功夫要大,要深。

决不能认为自己做了“打鼓老了”,不同其他乐手搞不团结。我在十几年的实践演出中深知,“打鼓老”应吃苦在前,荣誉在后,任何一个剧目的演出,参赛乐队总是把司鼓,操琴等排在首位,而评委专评首位,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忽视了其他不可缺少的乐件。

鼓师是根据每出戏的剧情以锣鼓经来配合调度指挥整场演出的。鼓师在演员演唱时左手执板,右手执鼓键进行演奏。多数时用双手执鼓键轮击皮鼓进行领奏。打击乐和弦乐的起住,轻重快慢,均以司鼓者的动作姿态为准则。

鼓师在对整出戏的排练后,合理运用其认知程度对一台戏进行掌控、创作,演出中鼓师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因此鼓师的难度,与重要性可见一般。司鼓者是整体把握一台戏的的,因此,司鼓者的艺术水准决定一出戏演出的精彩和成功与否。

而全剧的把握首先是对全剧的节奏把握和处理,节奏又分为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外部节奏是指用听觉能感受到的唱腔、念白和音乐快慢,内部节奏则是全剧的主题、风格地把握,以及每场戏、每个段落的有机关联和互相照应。

一出戏可能顺畅,也可能拖沓,关键就是司鼓的艺术能力和对剧本、人物、情节的理解。我们通常说的全剧的节奏是张弛有序,舒缓随机,如果简单地理解一个戏的节奏快慢,就会失之毫厘,谬只千里。

外部节奏较容易把握,内部节奏则难度很大。作为戏曲乐队的指挥者,组织者和演奏者,鼓师还有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在戏曲综合艺术中所起着有机的“纽带”和“先行”作用。鼓师在领奏方面的技术一定要过硬,因为手势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其他乐手的误解,所以对鼓师的要求特别严格。

鼓师的基本功也要过硬,双手打鼓要匀要稳,要有力度。执板手必须端平放稳,手扣板窝精准,板面朝下,击打手板时均匀清脆,才能使檀板发出最佳的响声。

在演员演唱时,手板随音乐唱腔节奏拍打节奏,节奏要非常准确,绝不可以把节奏打乱。另外,鼓师也必须具备机灵和善变的聪明头脑,有时演员忘记念白或者身段、唱腔、拖腔不够时,这就需要鼓师有丰富的经验“补救”,以丰富的经验弥补演出过程中出现的一切漏洞。

以解脱演员在舞台上出现的漏洞,引起观众的反喝采。武戏演员有时由于不慎,在开打、出手、耍刀、枪、棍中出现的临时纰漏,鼓师也必须用打击乐的变化来弥补。

或用打击乐的特点来告诉演员,重新做动作,以做到尽善尽美。鼓师除在技术上有过硬的本领外,很重要的一点,在工作中应注意自己的着装整洁,无论天冷天热,鼓师必须着装得体,绝不可放任自流,因为鼓师为乐队群体师表,场面先生的带头人。

有一出戏《六国拜相》,我担当司鼓。燕文侯上场,打“长锤”,御林军、校尉、龙套、车旗上场,然后花脸唱垛板。但由于配角演员不慎,站错位了,但燕文侯已经上场,当发现站错位时,我决定切住“长锤”,打了一个长长的“丝边”,燕文侯也心领神会,在紧张的气氛中,拉车旗走了半个圆场,不知不觉的站错位的演员带到应站的位置上,使观众未发现。

这就说明了鼓师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鼓师与演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积极组织舞台动作的表演。 可见鼓师的重要作用,红花绿叶扶,一台无二戏的道理也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