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视野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学举行
袁行霈、赵逵夫、李炳海、陈洪、杨庆存等54位国内专家学者与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副主任杨庆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党委书记刘跃进、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文学评论》副主编蒋寅、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盛希贵、淮北师范大学教授周生杰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主持开幕式。
在致辞中,杨慧林副校长从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是人类基本精神活动之一,而且是最基本的研究源泉。
杨慧林
随后,杨庆存副主任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方面谈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开拓视野的重要历史机遇;刘跃进研究员强调思想境界乃学术根本,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应富有生机与品位,注重“方法”与“视野”。詹福瑞馆长、蒋寅研究员、盛希贵主任、周生杰教授也分别对会议主题进行了阐发。
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袁行霈教授以“中华文化的时地观”为主题,从文化研究的时间与地域两个角度阐释中国文化。在时间方法上,他指出,在中国文化研究中遇到文化史与政治史相对照的矛盾状况时,应当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必要时还应对朝代文化史进行细化;另外,也需注重对中国文化作横向地域的考察,做到时间维度与地域维度的结合。
袁行霈
在“观念与方法——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主题发言中,赵逵夫教授认为,古代文学研究的“创新”固然重要,但“守正”也需要胆量和勇气。对于前人正确的观点,研究者应当加以坚守。此外,他强调文学研究重视原典的重要性。
李炳海教授就“视野与方法——楚辞学案判评的关键和枢纽”的发言主题,在其对楚辞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学术研究“视野”与“方法”的互动关系:开阔视野可引发方法的更新,方法的更新也可以扩大研究视野。他强调文学研究方法需遵循三个原则——以博济约、以约济博、博约适中。
陈洪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互文性’——揭示作品文化血脉的途径”。他重点谈论了“互文性”方法对文学研究的四点启发:文本的不可孤立、作家创作时的知识结构灌注、“互文性”的广义狭义理解、读者阅读接受时的先验知识结构,并结合具体例证对其进行了生动阐发。
蒋寅研究员对主题发言做了总结和点评。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可以与整个东亚文学交流互动,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视野。
当日下午,会议围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涉及“中华文化的时地观”、“互文性”、“形式主义”、“楚辞学案”、“E考据”、“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学”等具体议题。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提交学术论文54篇,研讨会于11月24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