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珩简历 [许德珩]许德珩
解放后,许德珩一直是九三学社主席,领导九三学社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许德珩作为九三学社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德珩满怀豪情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工作。
他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九三学社第一届至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他负责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工作期间,为我国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以及制定若干法律法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担任水产部长的10年期间,他不顾古稀高龄,到各地视察工作。
南起海南岛,北至镜泊湖,东自舟山群岛,西至宁夏青海的渔业基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即使他在垂暮之年,卧病在床,仍然关心着水产事业的发展,经常支撑着病躯题词勉励。
他为中国水产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建立了功绩。他在长期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对于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和制定重要法律和法令,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和监督,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都贡献了他的学识和经验。
他在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的近30年和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的40余年间,为九三学社的建设、进步和发展,为团结和帮助广大高级知识分子,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深受九三学社成员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尊敬和爱戴。
他致力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振兴中华和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德珩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同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和宋庆龄等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79年春,89岁的许德珩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党中央迅速批准了他的申请。由邓颖超、乌兰夫同志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数十年的心愿。入党以后,他表示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生死以之。许德珩同志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每当国家遇到危难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挽救国家的命运舍生忘死,在所不辞。作为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为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力量。
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学者,他对社会学和哲学有很深的造诣,他从教20余年,既教书又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材,桃李遍天下。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许德珩同志是我们国家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也是九三学社的杰出领袖,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是九三学社的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悼念许德珩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数十年如一日,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富强而奋斗的精神;学习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忠诚热爱;学习他始终如一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对于青年无限的关怀和热爱,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青年的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在对敌斗争中态度鲜明、立场坚定、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对党和人民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大公无私的忘我工作精神;学习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助人为乐、艰苦朴素、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崇高品德。
许德珩同志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九三学社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者、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许德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0年2月8日16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篇三 : 许德珩:许德珩-人物介绍,许德珩-人物轶事
许德珩(1890~1990)原名许础,字楚生,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早年参加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青年时代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时是著名学生领袖,起草《五四宣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里昂大学,后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1925年与劳君展结婚。1927年回国,曾任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
许德珩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中央主席,第八届中央名誉主席。着译有《社会学讲座》、《哲学的贫困》等。
许德珩_许德珩 -人物介绍
许德珩许德珩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著名青年学生领袖之一,受北京学生联合会委托起草了《五四宣言》。五四运动之后,任《全国学联日刊》总编辑。曾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初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6年底归国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秘书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任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和北平大学教授,并从事马克思主义着作的翻译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营救出狱后,1933年1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任北平分会执行委员。1935年参与组织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参加一二九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任历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4年在重庆与梁希、潘菽等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9月3日,主持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为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正式成立,被选为理事,主持社务活动,成为该社最主要的创始人。
解放战争时期,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49年1月,代表九三学社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部长。1964年12月至1983年6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许德珩的曾叔祖许振兴,原是清朝的一名副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被派到广西任候补知县,颇不得志,于清咸丰年间,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天京奠都后,当了军帅。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家受到株连,隐姓埋名,迁居他乡。
爷爷许殿勋,因受株连,不敢进取功名,而以行医为业。及至同治年间,清政府追查太平天国官员渐松,他爸爸许鸿目卢才等得参加府试,中第一名,补为禀生,被人推荐到浙江绍兴府当文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同情徐锡麟、秋瑾革命事件,又被株连罢职,逃回故乡,后入九江同文书院任教。
许德珩_许德珩 -人物轶事
幼年时期
1981年2月邓小平同志与许德珩亲切交谈。许德珩幼年聪颖,6岁随长兄德琛在家馆启蒙。后入私塾,深得塾师刘畅春赞许。第一年读完《三字经》《幼学琼林》。第二年老师给他开讲《诗经》《左传》《四书》。以后又自学了《纲鉴易知录》等。几年私
塾,给他打下了深厚的典经研读基础。爸爸从绍兴回来,指导他读《新民丛刊》,邹容的《革命军》,严复译的《天演论》和梁启超的文章,这些新书给他灌输了民主革命思想,对他启发很大。 许德珩于光绪三十二年向在九江小学读书的同学学会了英文字母。
从十六岁起,到九江县城向一位同文书院的毕业生学英文和数学。因无力在城里食宿,只好每天徒步往返四十里,进城求学,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苦学两年,奠定了后来进入中学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体质和意志。
宣统年间
宣统元年(1909年),德珩考入九江中学堂(前身为濂溪书院)。这期间,颇受杨秉笙(地理教师)、王恒(图画教师)两位曾留学日本的老师器重。经他们介绍,德珩参加了同盟会,剪去了长辫子,立志改革。
辛亥革命期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许德珩以许础的名字,投笔从戎,参加宪兵队。李烈钧任九江都督其间,他由当时宪兵司令、革命党人廖伯琅推荐,在秘书处当秘书。次年,九江中学开学,他又到学校读书。1913年,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国民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任讨袁总司令,并发布讨袁檄文。
德珩再次投笔从戎,第二次到李烈钧部,参加湖口讨袁之役。 1915年初,许德珩考入北京大学后,结识了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以李大钊介绍,他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并和邓中夏等人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以扩大新文化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的影响。
他是当时全国学生统一组织“学生救国会”创办的《国民杂志》负责人之一。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许德珩是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他受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委托,起草了《北京学生界宣言》。
赴法勤工俭学
1958年许德珩与周恩来总理在十三陵水库劳动1920年,许德珩为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赴法勤工俭学。德珩自1915年丧偶,便立志求学与学生运动,改字“楚僧”,以示无意续婚。一次, 在与君展通信中,她把德珩署名“楚僧”的“僧”字圈掉,写上“生”。改
为“楚生”。表露了姑娘的爱慕之情,从此, 他们友情进入爱情,在感情上深入1步。1924年夏,君展在法国里昂大学毕业,得到了硕士学位,入巴黎大学理科,并从居里夫人学习镭学,他们才经常会面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互相了解,在蔡元培的极力撮合之下,于1925年在巴黎中国饭店举行婚礼。
蔡元培赠十六字红缎题词:”爱结同心,互助互励。学术事业,勤奋无已。 1927年春,许德珩夫妇受国内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的鼓舞,酝酿回国,后因劳君展正从居里夫人研究镭学,于是决定德珩一人先行回国。
回国后,他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教官,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史。继而应恽代英之邀到武汉,担任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政治教官,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又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大革命失败后
大革命失败后,许德珩于1927年9月初偕夫人君展离开武汉,到达上海,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的翻译工作。1931年,许德珩应北京大学之聘,赴北平任教,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许德珩积极投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周恩来的建议,许德珩回原籍江西任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动员抗战,保卫家乡。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许德珩被选为九三学社理事长。
新中国成立后
许德珩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德珩满怀豪情地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工作。
他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许德珩同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和宋庆龄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79年,许德珩在89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2月8日,许德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
许德珩_许德珩 -其他相关
许德珩与婿邓稼先及孙辈在香山公园许德珩喜爱诗词,精于书法,眷恋故土,热爱家乡,有求墨者,欣然允诺。
许德珩的女儿许鹿希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北大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工作,许德珩的女婿就是我国著名核武器专家、“两弹元勋”邓稼先院士。
在各个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中,许德珩先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从在北京大学读书一直到1979年,他虽然身为无党派人士或民主党派领导人,都始终是1个新民主主义者。在各种形式的斗争中,许德珩先生都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的一边,而并非像其他民主人士一样,希望在国共两党之间不偏不倚,走出一条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中间路线。
许德珩_许德珩 -个人成就
许德珩一生中与中国共产党有着许多默契的合作。在九三学社成立之前,他以个人的名义积极和共产党保持接触:1920年,许德珩赴法勤工俭学期间与中共旅欧支部的周恩来、徐特立等建立了联系; 1935年8月1日,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后,许德珩亲自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秋,许德珩和夫人得知延安物资供应困难,即在北平买了布鞋、怀表和火腿等,托中共地下党员徐冰、张晓梅设法转送给毛泽东;1936年西安事变后,许德珩拥护中共中央的正确决策,进1步团结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围。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1945年重庆谈判前毛泽东请许德珩及其夫人劳君展赴宴之事了。在许德珩的回忆录中,他这样记述到毛泽东曾经鼓励他们成立自己的政治组织,并说:“在毛主席的关怀鼓励下,我们决心把民主科学座谈会改组成1个永久性的组织。” 与毛主席的这次谈话可以说是九三学社得以成立的最直接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九三学社成立宣言九三学社成立以后,许德珩等学社领导人仍然坚持同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并逐渐开始以政治组织的名义公开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其成立大会上,九三学社提出了自己的基本主张,基本精神与中共在战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精神是一致的;解放战争期间,九三学社对国民党片面召开“国大”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抵制;1947年2月21日,蒋介石强迫中共驻北平军调部人员撤回延安时,刑西萍到许德珩寓介绍了九三学社今后的工作要如何开展等;5月20日,国民党政府召开国民参政会,许德珩依照事先与中共地下党员协商的结果,利用合法形式,和20名参政员联名提出《停止内战恢复和平案》,在参政会上造成强大的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声势;1948年4月30日中共提出“五一”口号,在北平的九三学社总社闻讯后秘密举行会议,响应“五一”口号;北平临近和平解放的1949年1月26日,九三学社北平同人公开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1949年1月12日,九三学社的许德珩等,联合城内各大学教员,奉劝傅作义将军顺从民意,谋取和平解放之法,将军队撤出城外。
一生追求民主与科学,一生拥护中国共产党,这种执着的信念终于在1979年达到了顶峰——89岁高龄的许德珩先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自己回忆录的最后写到:我能在垂暮之年,由1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我感到无限光荣。我要永远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