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盔甲 档案揭秘:皖籍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最后时刻
在安徽省档案馆内,珍藏着一张丁汝昌的戎装照,这是丁汝昌早年作为陆军将领时的照片。一位陆军将领,带领一支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海军能否胜任?在甲午海战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丁汝昌和他的北洋水师困守刘公岛的最后阶段,因其对高科技作战的不重视,导致通信电缆被切断。最终,不知道外界战况、陷入绝境的丁汝昌,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见援兵始终未到,绝望中服鸦片自杀。随后,北洋水师向日军投降。
身着陆军盔甲的丁汝昌
丁汝昌照片反映其陆军出身
安徽省档案馆珍藏着一张丁汝昌早期从军时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丁汝昌身穿一张清代陆军盔甲。这种盔甲从清兵入关前,就已经普遍装备于清代陆军,直到清末编练新式陆军,才渐渐被淘汰。
这张拍摄于丁汝昌从军早期的照片充分说明了当年丁汝昌是陆军出身,但是作为一个属于技术密集型军种的海军,军中将会涉及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海军军人需要精通物理、航海、电讯等各种知识,特别是海军提督这一重要职务。但海军提督丁汝昌,早年是造反的太平军士兵,后来投降了湘军,又转投了淮军,在陆战中身经百战的他,渐渐成为淮军中的一名军官,并成为李鸿章的心腹将领。
最终,李鸿章选定他这个同乡为北洋水师提督,这一举动,一度被人们指责为"任人唯亲"。因此,历史上也记载丁汝昌"未涉海军门径"、"不谙管驾,亦不知水战诸法、西国文字,虽追随前教习琅提督多年,不过略识皮毛而已"。
这个陆军出身的提督对高科技不太重视
陆军将领出身的丁汝昌对于海战是否精通,能否带领刘步蟾、邓世昌这样一群留过洋的管带,在海战中一决胜负,如今历史上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在之后的战斗中,丁汝昌对于海军所必须掌握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不精通、不重视,最终导致了战败的恶果,他本人也在威海卫之战的最后阶段因此而自杀身亡。
据张兴华《信息作战史话》研究,丁汝昌在甲午海战的最后时刻,因为通信被日军切断,才被困在了刘公岛。
先不说丁汝昌作为陆军出身的将领,对于近代海战是否精通,光是他对于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各种近代科技的不了解,就足以让他的北洋水师兵败黄海。当时海军作为高科技的兵种,北洋水师丁汝昌就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但他的作战观念还是保留在10多年前与国内捻军、太平军作战的时候,通信依靠通信兵,对于发展起来的通信电报电缆并没有提到很高的重视程度。
这也导致了作为海军司令部的威海刘公岛,在战争的最后时期,电缆被切断,通信中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刘公岛对外通信的电缆全部暴露在外
在作战的最后阶段,北洋海军的通信如何被日军切断?据张兴华研究,作为军事重镇的刘公岛,当年居然没有埋设地下通信电缆,更没有一条从海底走来的电路。所有的电报通信都通过架设在暴露电线杆上的电缆对外联络,这些电线杆全部暴露在外。这就导致电线杆上的通信电缆非常容易被敌方切断。
在两军对垒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通信的中断,一旦中断,整个军队就像失聪的聋子一样,成为孤军。对于四面环水的刘公岛,在甲午战争时,刘公岛对外联络靠的是对外通信电缆,陆地电报线路是北洋海军修建的烟台通威海的线路。
直到甲午战争后的1900年9月5日,刘公岛上才建成烟台至威海刘公岛的海底电缆。但这条海底电缆由设在烟台的英商大东水线电报公司开设、运营,海底电缆的归属权则归驻威海卫的英国海军所有,与清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通信电缆被切断,困死刘公岛
1895年2月11日,是困守刘公岛军港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在此之前,黄海海战后,损失了多艘舰船的北洋水师,一直奉李鸿章之命"避战保船"。
此时的丁汝昌命令北洋水师残存的军舰停泊在威海刘公岛军港,他本人只能坐困于刘公岛这座孤岛上。而此时,他所统率的北洋舰队陷于日军的海陆包围之中。而此前,由于清廷对日军的主攻方向判断错误,造成山东半岛防御薄弱,结果日军于山东荣成登陆,开始由陆路包抄袭取威海卫。
由于刘公岛上的通信电路已经被日军切断,在甲午战争的最后阶段,被日军围困在威海卫里的北洋水师,行动动向全部被日军掌握,而北洋水师对于外界一无所知。退守不得的丁汝昌被困在刘公岛上,苦苦等待着援兵的到来。因为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外界各种小道消息不断涌来,无法判断外界形势,见援兵始终未到,绝望之际的丁汝昌最终在1895年2月11日自杀身亡。(安徽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