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叶抱一 任志刚:毛泽东的恢弘巨制!—精解三大战役(上)
这时,明白人都知道蒋介石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国民党内主张停战谈判的人渐成势力,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向蒋介石建议应当考虑谈判。可是这些人搞错了,主动权根本不在蒋介石手里了。毛泽东能答应吗?他要和平的时候,蒋介石不同意,现在蒋介石已经失败了又想阻止历史车轮前行,不可能了。
蒋介石其实也是要继续打下去的,他没有退路了,他搜刮民财,集中兵力,以求再战。经过两年的作战,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力量大增,蒋介石手里只剩下卫立煌、傅作义、刘峙、白崇禧、胡宗南五大战略集团,而且处于孤岛状态。人民已不再信任国民党,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了,旁观者都知道蒋家王朝快完了。
决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蒋介石依然在敛钱、借钱、买枪、抓壮丁,所以他又拼凑了300 多万人的兵力,这300 万兵可比不过原来的兵了。蒋介石鉴于连遭惨败的教训,已改取重兵固守、诸兵团驰援的会战方式。可是这办法救不了命。
毛泽东也在考虑怎么攻坚,怎么打援。他向全军推广徐向前以坑道爆破攻克临汾的方法来攻坚。对付蒋介石的会战方式,则是调节攻城与打援两方面的兵力,毛泽东指示将军们将重点放在打援方面。也就是说蒋介石你不救,我就挖地道炸口子攻城,蒋介石你要救,我就运动战里灭你援军,不救也是死,救也是死,无非就是先死后死的区别。
此时济南成了毛泽东的第一目标。济南是山东的省会,王耀武指挥国军十万余人守着,蒋介石为了确保济南,搞了一个从徐州派出邱清泉、黄百韬、李弥三个兵团北上增援的“会战计划”,也就是说一旦毛泽东进攻济南,就来个大兵团突击,重创共军,一雪前耻。但可能吗?
毛泽东叫粟裕指挥全军主要打援,攻打济南的领兵人物则是指派许世友。许世友是河南人,是少林和尚出身,他当时有病在身,毛泽东专门把他派到前线领兵,许世友决定采取牛刀子战术攻坚。山西作战主要用的是山西人徐向前,为什么山东战役却主用许世友这个河南人,不是毛泽东忽略了地区概念,而是因为山东早在抗日时期就不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了,守济南的并不是山东人,重用许和尚主要是表明拼命的决心,毛泽东用心之细到了这份儿上。
粟裕以二十多万人准备打援,十几万人攻击济南,只经过八天的战斗,就全歼国民党守军十万余人(其中,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部两万余人在战场上起义起了很大作用),攻克了济南。想着救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一部,因为人少害怕,就没敢临敌。蒋介石准备的另外两个兵团还没有在徐州集结完毕,济南就丢了。粟裕的大军多数没有用上,可想毛泽东集中了多大兵力开的头,这仗稳赢。
济南战役的意义,美联社评述得最明白:“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没错,这一切刚刚开始。
济南战役还有一条值得说说,就是吴化文的起义对快速打下济南起了相当作用。有人把吴化文称为五姓家奴,比吕布的三姓家奴还多两个。他曾在军阀、日本人、蒋介石之间来回打转转,其实在1949 年前的中国,许多人是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的,为了一口吃的而活着的人比比皆是,这是我中华民族的悲哀,这是积弱已久的当时中国的实际,也是我们民族遭遇沉重苦难的原因之一。
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明白毛泽东对改造国民的思想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激情,才能明白解放后的持续的高压实际上是一个必需的和相当了不起的净化过程,后来的清算也不是吃不饱发昏。当然不可否认这对少部分人,特别是对原来过得舒服的人和富人们来讲是无法愉快的过程。不过我们要问,酱缸怎样才能变成净土,不就是得靠蒸了煮了晒了吗?
周恩来后来说道:“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大决战最大的特点是蒋介石没有料到形势发展得这么快,是在蒋介石坚守还是撤退的犹豫之间就完结的大逆转;显示了毛泽东不单是在渐进过程中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且他具有制造机会和抓住突变机遇的能耐。
这场大决战,是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环紧扣一环地组成的,三大战役历时四个多月,歼灭国军154 万多人,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鸿篇巨制。
当决战开始时,国军的数量还多于解放军,装备更比解放军好,地盘依然大,人口依然多。但毛泽东看到的不是敌人的巨大势力,而是蒋介石在关键时刻还举棋不定,心存幻想难下决心实行战略退却这一点。舍不得,导致满盘皆输,毛泽东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决战。
蒋介石是一直盼着和共军决战的。毛泽东跑来跑去,拒绝硬碰硬,他在不断地消灭敌人壮大自己,他的目标一直是等待平衡后发动反攻,为此他常出奇兵,搞得蒋介石都不知道该收缩了。蒋介石觉得自己还有兵力还在寻找作战机会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兵力对比尚未分出上下时,只有毛泽东知道天平倾斜了,因为毛泽东的力量是相当隐蔽的,而蒋介石的力量是明的,这才是蒋介石不知进退的关键因素,等到局势明了的时候,毛泽东出手之快让蒋介石想撤都来不及了。
很像游戏中的大鱼吃小鱼,力量集聚到一定份上就会发生突变。
三大战役显示了毛泽东把握全局的不同能力:
辽沈战役,代表毛泽东抓住主要矛盾,独断专行的魄力;
淮海战役,则显示毛泽东放手使用部下和协调各路大军的能力;
平津战役,毛泽东则是展现出容纳天下的宏大胸怀。
南线锋芒初试,却又盘弓待发,就是为了不让蒋介石有战略收缩的可能,毛泽东把注意力转向北边,在东北开始决战。
蒋介石舍不得丢掉东北,这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综合考虑。军事上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使共军不能入关作战。不成就把东北国军撤至华中地区,加强华中防御,在他看来,迫不得已的时候再走不迟,他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会有连退都不可能的时候。
他似乎从来没有主动撤退过,这导致他快速崩溃。在当时情况下,战略决战的方向不能是华北,这样会使我军受到华北、东北敌人的夹击。决战也不能先在华东,这会使东北蒋军下决心南撤,而实现他们的战略收缩。
因此,东北就成为决战首选。因为其他地区已成相持,蒋介石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力量去援助东北。蒋介石当年能将东北丢给日本人,看来也不是什么战略,而是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就不心疼而已,该撤了,他舍不得立刻撤退到华中。后人纳闷,蒋介石为何如此不知进退,就是忽略了蒋介石自认为可以来去自由,他的兵本来就是从海上过去的。
根据上述情况,毛泽东将战略决战方向首先指向东北,这就将战略决战的初战胜利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解放战争时间大为缩短。那时候,东北蒋军共55 万人,但已经被分割和压缩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块互不联系的地区,共军已有百万之众。
长春在最东边,锦州在最西边,沈阳守军最多,先从哪里打起?毛泽东一开始征求林彪意见,毛泽东给林彪提出建议“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开始毛泽东是在征求意见,并没有下最后的命令。林彪很谨慎,平型关和四平战役后的林彪十分在意减少牺牲,这是他的优点不能抹杀。他对打锦州顾虑重重,担心久攻不下,会被敌人两头夹击,再三提议先打长春。林彪也是稳妥和渐进的打法,毛泽东复电同意先打长春,东北野战军试攻,发现攻占长春并不像预期那样容易,改用严密围困的办法。没有打下长春,林彪表示,执行南下锦州方案。
这一段历史最有趣的是毛泽东与林彪之间的你来我往,先是林彪提条件,让聂荣臻协助拖住傅作义,毛泽东部署了。可能聂荣臻协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林彪就有些犹豫,强调困难。毛泽东不愉快了,林彪又表示服从。
很快,毛泽东下了决心,要求林彪跳出自己的小圈圈,站到全国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加快战争进程,要求林彪兵指锦州。
这时,在坚守东北还是放弃的问题上,蒋介石同卫立煌掐起来了。卫立煌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自到延安见到毛泽东,卫立煌已经转变了立场,蒋介石居然重用卫立煌,实在叫喜欢蒋介石的人郁闷不已,蒋介石的军令无法下达,更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当然关键还是蒋介石举棋不定。蒋介石没有想到毛泽东的胃口突然间变得这么大,林彪都已经兵指锦州了,蒋介石才慌忙从傅作义手里调集五个师,组成援锦东进兵团,越过卫立煌,直接命令廖耀湘率兵十万直出辽西,解锦州之围。
仗打到这份上就是明棋了,毛泽东要求林彪迅速攻克锦州。林彪深恐两面受敌,转了念头,自己独自以林罗刘名义致电军委,想回师再打长春。罗荣桓知道后认为不妥,说服林彪撤回这个电报,联名打电报表示服从命令攻打锦州。
毛泽东收到林彪的前一个电报,大怒,一开始毛泽东就建议林彪先打锦州,林彪说先打长春,毛泽东同意了,长春打不下来,林彪说可以打锦州,并提出条件要聂荣臻部配合,毛泽东也做出相应部署,到了关键时候,林彪又说不打了。
这一回毛泽东不干了,他的决心已下,不容更改了,毛泽东立刻复电,要求:“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后来苏联人看了毛泽东的电报很惊讶,毛泽东的战争命令居然没有任何生硬的口吻,多数情况下都是协商式的,可是在1945 年后将军们没有不听的。
随后,毛泽东收到林罗刘第二个电报,毛泽东看后心里才踏实了。他的命令和决心得到执行。为了让林彪放手在东北发展,毛泽东给了林彪司令加政委的全权,地位高于许多政治局委员,但他的身边有罗荣桓当他的第一副政委,罗荣桓在军事上名声不像林彪那么显赫,但在政治上的建树是相当高的,几乎可以说,毛泽东的党指挥枪等建军原则就是在罗荣桓的落实下,一步一步完成的。
罗荣桓还是山东战略力量的创建者,东北的干部大部分来自山东,林彪又长时间在苏联养病,只是到了解放战争才给他大权,意在经营东北,林彪拥有谨慎的性格和战术天才,十分符合毛泽东的要求。
但毛泽东依然放了个罗荣桓在他身边,罗荣桓在没有得罪林彪的情况下,居然就扭转了林彪,让林转了向,这一方面说明罗荣桓性格极佳,策略极高明,但也说明了罗荣桓的地位和权威,以及毛泽东制定的规则和纪律。这件事非同小可,直接影响全国战局。
毛泽东的党指挥枪,他的军队的政委制,在执行毛泽东既定之决心时发挥了效用。罗荣桓在战略决战时立了大功,所以毛泽东后来有诗赞扬罗荣桓的作用: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最后一句最重,“国有疑难可问谁?”和毛泽东关系真正达到这一层面的只有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人,他的学生任弼时、肖劲光等人,在井冈山时期就追随他的罗荣桓等人。后来有无数人愿意加入到毛泽东的队列里来,但真正达到终身追随和合作的只有周恩来等少数,还有一些是只认毛泽东的悍将,这是理解毛泽东的人际关系的主线。
关门锦州之决策就是这样决定和落实的。东北野战军扫清外围后,只用了一天半,就攻克了锦州。在锦州西侧塔山进行阻援的部队,以数千人伤亡的代价,阻止了蒋介石东进兵团对锦州的增援,保障了攻锦的胜利。攻克锦州意味着关上了东北的大门,把东北战场和华北战场切割开来。
在锦州攻克后,林彪打得相当积极。长时间困守长春的郑洞国放下武器,长春和平解放。从沈阳西出后的廖耀湘兵团十万之众想从营口撤退时被全部歼灭。紧接着,林彪乘胜挥师东进,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林彪对我军的贡献很大,除了累累战功,他在战术上建树非凡,他的三人战斗小组等战法,为我军战斗力的提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他在政治上对毛泽东也有支持,所以他成为元帅第三,但在大的战略上的含糊,给他显赫的军事名声带来了影响。但我们依然要把辽沈战役的功劳记在林彪头上,他和毛泽东的争论只是渐进和跃进的差异,是战争进程时间上的差异,不是有人理解的更大的差异。
毛泽东在辽沈战役中显示出军事统帅在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上独断专行的魄力,政委制度则保障了令行禁止,即使林彪这样的军事天才也不得违抗,辽沈战役堪称军史上最艳丽的奇葩。
辽沈决战历时52 天,林彪手下百万雄师,歼灭了国军47.2 万人。辽沈决战的结果,对蒋介石是致命的一击,据说蒋介石在北平和南京两次吐血。辽沈决战的胜利,大大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解放军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战备机动部队——能入关的军队达到70 多万人,毛泽东的大军是不会用来守城的。
毛泽东非常欣慰,在给东北的贺电中写道:“东北是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最大的中心,东北解放,奠定了在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解放中国只是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开端和基础,毛泽东写得明明白白的,这才是理解后来毛泽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