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发现鲁迅 钱玄同说长道短话鲁迅

2019-03-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鲁迅称钱玄同是"我的朋友",钱玄同也说自己是鲁迅的"老朋友之一".他们之间的交往长达二十九年,这个过程被钱玄同总结为尚疏.最密.极疏三个阶段."头九年(民前四~民五)尚疏,中十年(民六~十五)最密,后十年(民十六~二十五)极疏".这种交往关系,既能使他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鲁迅,又能使他脱离亲疏关系的成见,以一种超然的心境,认识鲁迅,评论鲁迅.钱玄同发现鲁迅 钱玄同说长道短话鲁迅同是章太炎的学生钱玄同是在日本留学时认识鲁迅的,那是在1908年.他们都

鲁迅称钱玄同是“我的朋友”,钱玄同也说自己是鲁迅的“老朋友之一”。他们之间的交往长达二十九年,这个过程被钱玄同总结为尚疏、最密、极疏三个阶段。“头九年(民前四~民五)尚疏,中十年(民六~十五)最密,后十年(民十六~二十五)极疏”。这种交往关系,既能使他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鲁迅,又能使他脱离亲疏关系的成见,以一种超然的心境,认识鲁迅,评论鲁迅。

钱玄同发现鲁迅 钱玄同说长道短话鲁迅

同是章太炎的学生

钱玄同是在日本留学时认识鲁迅的,那是在1908年。他们都是章太炎的学生,每个星期都要到章太炎先生处听课,见面机会虽然有了,但却很少说话。那时,鲁迅和周作人正在翻译《域外小说集》,“志在灌输俄罗斯波兰等国之崇高的人道主义,以药我国人卑劣、阴险、自私等等龌龊心理。”钱玄同读了《域外小说集》,认为“他们思想超卓,文章渊懿,取材谨严,翻译忠实,故造句选辞,十分矜慎”。

钱玄同发现鲁迅 钱玄同说长道短话鲁迅

他印象很深,鲁迅为使翻译的文章更符合汉字的训释,特意向章太炎先生讨教,“以期用字妥帖。”这样,“《域外小说集》不仅文笔雅训,且多古言古字,与林纾所译之小说绝异。”

回国后,鲁迅在教育部供职,钱玄同则执鞭教学。1917年1月,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将《新青年》由上海带至北平,使它成为北大文科的同人刊物。陈独秀早慕鲁迅的大名,很想让他加入《新青年》行列,写写文章,以壮声色。这就是鲁迅后来所说的:“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钱玄同发现鲁迅 钱玄同说长道短话鲁迅

此时,作为“愿意给它(《新青年》,作者注)当一名摇旗呐喊小卒”的钱玄同,已在《新青年》发表了很多战斗性的文章,他的文章风格独特,如鲁迅所评:“玄同之文,即颇汪洋,而少含蓄,使读者览之了然,无所疑惑,故于表白意见,反为相宜,效力亦复很大。”文学革命是钱玄同和陈独秀所共同努力的目标,而让这个阵营壮大发展,又是他们的愿望和企求。

这一年,中国已经经历了太多的震荡,面临如此多的变故,鲁迅失望了,沉默了,用他自己话说,“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整天在绍兴会馆内抄写古碑文,把这当作“惟一的愿望。”

陈独秀想到了鲁迅,钱玄同更想到了鲁迅,因为,他对鲁迅的了解毕竟要深入的多。他说:“我认为周氏兄弟的思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所以竭力怂恿他们给《新青年》写文章。”周作人先于鲁迅,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而鲁迅还没有文章送来,钱玄同有些急了,他说:“我常常到绍兴会馆去催促,于是他的《狂人日记》小说居然做成而登在第四卷第五号了。自此以后,豫才(即鲁迅,作者注)便常有文章送来”。

我的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鲁迅在《自叙传略》中说:“初做小说是在1918年,因为我的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据周作人的记忆,钱玄同来绍兴会馆,也就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S会馆,时间当在8月,一共来了三次。这天晚上,钱玄同带着深度眼镜,夹着公文包,来到绍兴会馆,他的微胖的身躯刚一落座,脸上便沁出一滴一滴的汉珠。

钱玄同翻着鲁迅抄的古碑文,以不经意的眼光望着鲁迅,问道:“你抄这些有什么用?”又说:“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鲁迅当然清楚,这是他在邀自己“入伙”,为《新青年》写稿件。《呐喊·自序》中记下了他俩当时颇有意味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 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来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了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被说服了,再也不抄古碑文,以笔作投枪,锋芒所指,当然是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它的意义就决非是一篇白话文小说,而是周作人所说:“如众所知,这篇《狂人日记》不但是篇白话文,而且是攻击吃人的礼教的第一炮,这便是鲁迅,钱玄同所关心的思想革命问题,其重要超过于文学革命了。”

显而易见,如果不是钱玄同的催促,鲁迅的创作也许要推迟多少年,先生也许还会“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继续悠闲、隐默而颓唐着,文学革命的成果也许会是另一种表述文本。

这实在算不了什么事

多年后的一件事,使他们的关系罩上了黯淡的阴影。1926年6月,顾颉刚的《古史辩》产生轰动,其学术地位突显而上。而这恰是鲁迅、钱玄同两人关系不睦的起始。古史辩是由胡适、钱玄同、顾颉刚倡导,而顾颉刚成绩最大。顾的年龄比钱小,成名又晚,其才识为钱所赏识,且多得钱的提携。

鲁迅是不赞成古史辩观点的,且又讨厌顾颉刚,故而撰文进行抨击,显然,所抨击的就不仅仅是顾颉刚一个人,自然也包括钱玄同。他们之间也开始少于走动,关系从此罩上了黯淡的色彩。

三年后的一天,鲁迅到孔德学校拜访马隅卿,恰好钱玄同也在座,看着名片上所印“周树人”三字,钱玄同笑着问:“你的姓名不是已经改成两个字了吗?怎么还用这三字的名片?”

鲁迅不高兴了,正色而严肃地说:“我从来不用两个字的名片,也不用四个字的名片!”

这里说的四个字,钱玄同知道是在讥讽自己的笔名“疑古玄同”,顿时脸上也布满了阴云。而在这时,顾颉刚走了进来,两人都愣了。鲁迅最不喜欢顾颉刚,而钱玄同则是顾颉刚的最要好的朋友,鲁迅坐不住了,很快便起身离开,自此,两人再也没有坐在一起。

鲁迅很不愉快,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还不忘描述这次郁悒的邂逅,“途次往孔德学校,去看旧书,遇金立因(即钱玄同,作者注),胖滑有加,唠叨如故,时光可惜,默不与谈,少顷,朱山根(即顾颉刚,作者注)叩门而入,见我即踌躇不前,目光如鼠,终即退去,状极可笑也。”钱玄同在《两地书》中看到这封信,对鲁迅给自己的描述,也发了一番感慨:

“我想,‘胖滑有加’似乎不能算作罪名,他所讨厌的大概是‘唠叨如故’吧。不 错,我是爱‘唠叨’的,从(民国)二年秋天我来到北平,至(民国)十五年秋天他离开北平,这十三年之中,我与他见面总在一百次以上,我的确很爱‘唠叨’,但那时他似乎并不讨厌,因为我固‘唠叨’,而他亦‘唠叨’也。不知何以到了(民国)十八年我‘唠叨如故’,他就要讨厌而‘默不与谈’。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事,他既要讨厌,就 让他讨厌吧。”

说长道短话鲁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这时,鲁迅已成为左翼文学之魂,受到青年的爱戴和颂扬,报刊多是溢美颂扬的言论。钱玄同对此不以为然,批评说:“青年们吹得他简直是世界救主”。他写了《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文章回忆了他们之间交往,指出鲁迅有三长三短,真的是说长道短了。

他说鲁迅的三大长处是:“治学最为谨严”;“绝无好名之心”;“有极犀利的眼光”。他举例说,鲁迅“无论校勘古书或翻译外籍,都以求真为职志”。他特别推崇《中国小说史略》,是“条理明晰,论断精当,……至今还没有第二部书比他更好的,或与他同样好的”。这些著作都体现鲁迅的求真精神,“极可钦佩,青年们是应该效法他的。”

还比如:他治学和写作决非沽名钓誉,而是任凭“自己的兴趣”,这样在写作乃至成书后,“总不肯用自己的名字”,《会稽郡故书杂集》就是一例,这本杂集本是鲁迅编辑,且又作了序,可他在署名时,“不写‘周树人’而写‘周作人’”,他著书只求“精善,从无粗制滥造”,这“也是青年们所应该效法的。”

再比如:他的小说抉发的多是中国社会的痼疾,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大凡他的文章,真“如良医开脉案,作对症发药之根据,于改革社会是有极大的用处的。”

除此,他指出鲁迅的三点短处,那就是:多疑、轻信和迁怒。多疑往往使鲁迅“动了不必动的感情”;轻信往往使鲁迅在发现自己中了说“好听话”的人的圈套后,与这个曾“认为同志”的人,“决裂而至大骂”;迁怒往往使鲁迅以自己的好恶为准则,他“善甲而恶乙”,甲亦应随之而恶乙,切不可与乙善,否则,“遂迁怒于甲并恶之。”

他还担心由于鲁迅提倡“小品文”和“幽默”文学,那种深刻冷峭的文风,容易将青年引导到“冷酷”和“颓废”的路上去。

钱玄同说他对鲁迅的批评,是基于他与鲁迅交往的事实,而除此之外,“我都不敢乱说。”这就是钱玄同的独特个性,他和五四那代人中的陈独秀、胡适相似,评人论事,不挟私见,力求共允,所谓“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 作者简介 -

张家康,文史作者。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福建《党史月刊》特约作者。著有《新青年 时代巨变中的人与事》(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国家级中文类核心期刊《传记文学》和《人物》《百年潮》《炎黄春秋》《名人传记》等报刊上,发表了诸多文章。这些文章中,多篇被文摘类报刊和香港《文汇报》、美国《侨报》等转载。多篇被一些丛书收入。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