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粉的种类有哪些
母乳是妈妈给予宝宝最珍贵的礼物,但不少妈妈在面临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必须以配方奶(以牛奶或其他动物乳、植物成分为基底,添加适当营养素,做为母乳替代品)补充,而宝宝1岁换奶时,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品牌,新手爸妈该如何万中选一?或是选到「对」的奶粉呢?请来小儿科医师戴季珊、新生儿科医师吴建仪和营养师林旻桦解析。
新生儿如何选奶粉
政府提倡亲喂母乳,因此对于奶粉广告设下不少门槛,1岁以下奶粉厂商还被严禁打广告,若不是事前先做好功课,相信不少新手妈妈对于配方奶的选购多是一知半解,对此,高雄义大医院儿童医学部副部长吴建仪及台北书田诊所小儿科主治医师戴季珊皆认为,新生儿配方奶「选大牌子就对了」。
奶粉检验标准严格:
戴季珊解释,能够放在架上的婴儿奶粉(0~12个月)都必须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规范:一来,基本成分要符合标准,也就是说从热量、蛋白质、脂肪到碳水化合物都有一定的含量标准,有些厂牌可能主打某一成分,换句话说,只是表示该成分含量较多但也不会超过最高标准;二来,也不能随意添加营养素,吴建仪强调,奶粉的含量都以母乳成分为黄金标准,像是牛磺酸、DHA、β胡萝卜素等都是母乳中有的成分,虽然可以比照母乳成分适量添加,但绝不能想要添加什么就乱添营养素。
配方奶的种类
既然都有一定的标准规范,坊间为何还是有喝哪家厂牌小孩会比较聪明、哪些厂牌喝了不会过敏等传言,戴季珊表示,其实这些都是厂商对于自家产品特色成分的推销,主要还是看小孩的需求以及接受度。
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奶粉其实可大略分成一般奶粉、水解奶粉及特殊性用途奶粉(如:无乳糖奶粉、早产儿专用配方、高度水解蛋白配方等),她建议,如果没有家族过敏史或是宝宝无异位性皮肤炎、特殊肝胆肠道疾病、或顽固型便秘等特殊考量,其实都可先从一般奶粉喝起。
一般奶粉:
【适用对象】足月出生而且父母无过敏病史的宝宝。
【适用年纪】 0~12个月
水解奶粉:
【适用对象】想预防牛乳蛋白过敏、父母有过敏体质或是已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宝宝。
【适用原因】水解蛋白是运用热加工或酵素水解的技术,改变蛋白质的排列组合与立体结构,将牛奶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蛋白质,如此可以大幅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让蛋白质变得更适合宝宝的免疫系统,同时更好消化吸收。但大致而言,口味不似一般奶粉香浓且价格也略高一点。
【适用年纪】 0~12个月
选购前可与小儿科医师讨论。
特殊性用途奶粉:
包括了如无乳糖奶粉、早产儿专用配方、高度水解蛋白配方等。
【适用对象】
✔无乳糖奶粉:针对严重肠胃炎。
✔早产儿/低体重专用配方:未足月或极轻体重的宝宝。
✔高度水解蛋白配方:使用部分水解奶粉仍有过敏症状或罹患特殊肝胆肠道疾病的病童。
【适用原因】
宝宝肠道绒毛上有可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一旦发生严重肠胃炎,肠道绒毛受损造成乳糖酶不足,会发生短期乳糖不耐症而有腹泻、消化不良、腹胀等情况,这时可改喝无乳糖奶粉来减缓腹泻状况。
✔早产儿专用配方:热量较高,并针对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需求去做调整。
✔高度水解蛋白配方:将蛋白质处理成极小的分子,其他成分也是最好吸收的小分子,不会造成肝胆肠道负担。惟口感差、所费不赀。
选购前可先由小儿科医师做判断。
【适用年纪】
✔无乳糖奶粉:乳糖是宝宝糖类来源,故若没有乳糖不耐症及严重肠胃炎,服用期最久勿超过2周。
✔早产儿专用配方:待宝宝体重达到一般标准即可更换。
✔高度水解蛋白配方:0∼12个月
掌握配方奶的关键营养素
云林基督教医院营养组主任林旻桦解释,合格的配方奶一定会具备基本的5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元素(如铁、钙、磷等),而常听到的核苷酸、牛磺酸及益生菌、益菌生等则属添加物。
可以从包装上的标示知道奶粉添加的营养素。
以营养素来说,宝宝大多摄取不足的都以维生素D、铁为多,缺乏维生素D的宝宝,其软骨症风险会增高;而缺铁则会使铅浓度上升,进而有长期学习迟缓的风险。添加物部分,核苷酸则有报告指出可增加对抗金黄葡萄球菌和念珠球菌的能力,增加对疫苗抗原的反应;另一常听到的DHA,则为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由必需脂肪酸衍生而来,长期哺喂母乳的婴儿可以不需要另补充脂肪或必需脂肪酸,其作用为宝宝视网膜发育所必须,同时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营养素或添加物绝对不是愈多愈好,每个年纪都有一定的需求量,过多只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
1岁换奶有必要
吴建仪解释,1岁后之所以需要换奶最大的原因是1岁前后所需的蛋白质含量及营养素不同,加上已经接触副食品,因此奶粉成分中就多了添加物,如益菌生(促进肠道益生菌生成)、益生菌(益于肠道健康的好菌)等这些选择,因此可视宝宝状况来做选择,像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可以选择有添加益生菌的奶粉、吸收比较不好或是比较不长肉的小朋友,即可以选择水解或是高热量种类的奶粉。
应以副食品为主食:
宝宝1 岁后其实大多营养来源应该以副食品(指固体食物)为主,喝奶的次数也可从原本的5∼6次,逐渐变成每天2次或是3次,戴季珊表示,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牛奶摄取量建议在500∼1,000ml,且应以副食品为主,避免饮用过多奶类而影响固体食物的食欲。她指出,如果仔细观察,以喝奶为主、副食品为辅的宝宝,可能会有生长速度减缓的状况。美国小儿科医学会甚至提出,1岁以后的幼儿可以开始饮用鲜奶,也不必然需要配方奶的营养补充。
宝宝1 岁应该以副食品(固体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