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固精丸和六味地黄丸能一起吃吗?

2017-07-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锁固精丸和六味地黄丸两种药品大家如果不去好好研究的话,我想大家都认为它们是补肾的,其实在补肾中也有肾阳虚与肾阴虚一说,而金锁固精丸和六味地黄丸便是一个针对治疗肾阳虚,一个是针对治疗肾阴虚的,两者没有哪个更好也不建议一起吃. 金锁固精丸介绍 功能主治 :固精涩精.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 :主要有降脂和降酶,抗炎,收敛.止泻等作用. 1.降脂和降酶:沙苑子及其有效部位总黄酮

金锁固精丸和六味地黄丸两种药品大家如果不去好好研究的话,我想大家都认为它们是补肾的,其实在补肾中也有肾阳虚与肾阴虚一说,而金锁固精丸和六味地黄丸便是一个针对治疗肾阳虚,一个是针对治疗肾阴虚的,两者没有哪个更好也不建议一起吃。

金锁固精丸介绍

功能主治 :固精涩精。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 :主要有降脂和降酶,抗炎,收敛、止泻等作用。

1.降脂和降酶:沙苑子及其有效部位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血液流变学各种异常变化。沙苑子还有明显降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2.抗炎:实验结果表明,金锁固精丸中主药沙苑子能明显抑制大鼠甲醛性关节肿的产生,能抑制角叉菜胶、甲醛、组胺胶引起的关节肿和炎性肉芽肿的形成,且能直接对抗组胺兴奋离体豚鼠肠肌的作用,并能明显抑制由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但不影响去肾上腺大鼠的存活时间和幼龄小鼠胸腺和脾腺的重量。说明沙苑子的抗炎作用可能与组胺过量释放而引起的组织水肿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与垂体-肾上腺系统关系不大。沙苑子尚能提高小鼠溶菌酶量,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3.收敛、止泻:本丸中龙骨、牡蛎含有碳酸钙和磷酸钙,钙入血后能促进血液凝固,并增加血管壁的致密性,以阻止渗出,同时又有减轻骨骼肌兴奋性作用。本丸显示具有止泻、收敛的药效。

六味地黄丸介绍

【适应症/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

1.忌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3.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4.服药2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孕妇、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哪个效果好

六味地黄丸主要是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功后者主要效补是肾益精、固涩滑脱、交通心肾。精滑不禁、真元亏损、梦遗滑精、盗汗虚烦、腰痛耳鸣、四肢无力。 

从其疗效来看,六味地黄丸侧重于滋肾阴,金锁固精丸侧重于补肾阳,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选择。

有什么不同

其中以成分和功能主治最为突出。从成分来看。金锁固精丸主要成分包含沙苑子(炒)、芡实(蒸)、莲须、龙骨(煅)、牡蛎(煅)、莲子。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包含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不过细心的患者会发现,这两者都是中药制剂。

从功能主治来看。金锁固精丸功能主治固精涩精,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六味地黄丸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

能一起吃吗

六味地黄丸和金锁固精丸为什么要一起服食,其实你服食的药物,一个是治疗阴虚的,一个是治疗阳虚的,但是你这样吃,没有作用。

其实这两个药没有必要一起服用的,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是滋补肾阴,治疗遗精啊,盗汗之类,而金锁固精丸的作用也差不多,也能滋补肾阴,但是这力量会更强,不能治疗阴虚引起的盗汗之类,只注于治疗遗精或者滑精,

所以这个就看您用来治疗什么疾病了,如果专注于治疗遗精滑精之类的,那就没有必要吃六味地黄丸,如果还要兼顾其他症状的,像盗汗,五心烦热等等,那就可以两者一起吃,这两者都是中药,主治都差不多,不会有互相作用的,如果硬要有,也是协同作用,互相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