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追悼会 沈浩:构建书法的社会大教育体系
到今天沈浩还记得,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想要报考书法专业时的境况:"那时,全国范围内能够招收书法专业的大学,真的是屈指可数,而且还往往隔年,或隔若干年才招收学生"。他所考取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正是其中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开设书法专业的大学,沈浩如愿在18岁时成为了其中"凤毛麟角"的一员。
纸笔见证时代变迁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然而,书法专业在当时的高校体制中仿佛并没有因少见而变得尊贵起来。"在那个年代,社会上往往不太理解书法为什么要作为一门专业在大学教学?它到底教什么?拿着毛笔写字不就是书法了吗?"沈浩谈到自己求学时所遭遇的尴尬,有些无奈地说道。
是啊,书法曾经辉煌。它在古时受到文人、贵族青睐,作为文人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将一个人的素养和情性浓缩在纸面,以笔墨线条逶迤流转。它也是皇家科考取士的必要内容,更是大儒、学者"澄怀观道"所依凭的神秘艺事。然而,时事异换,"写字的"却将此间种种,一言以蔽之。
书法从"艺近乎道"的骄傲神坛走下,身上烙印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历程。造成其文化地位突变,是有着历史遗留的原因。"我们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破四旧’等阶段,书法成为了陈旧的一种文化现象,变得可有可无",这是从属于中国社会时代语境之下的结果。
然而,这还不是书法所仅仅遭遇的文化冲击,电脑、键盘时代的到来,全面瓦解了书法作为书写方式的生存环境。"现在,不提笔也可以生活得自由便捷。书写已经不再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必要方式了。所以大家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淡漠、越来越浅显,也是自然的了。"面对这一毛笔书写的现实情况,沈浩平静地说道。他理解时代车轮向前发展的滚动,也相信书法亘久常新的艺术魅力。
书法不再必须,意味着它在脱离了实用性束缚的同时,也走向了艺术性的一端。改革开放后,文化复苏,高校成为恢复、继承、研究、发展文化的重镇,就艺术领域而言,综合类大学、艺术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等都纷纷开设了书法专业。
2012年,教育部修订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艺术学从文学学科门类中独立成为单独的学科门类,下设中国画等33个本科专业,其中,书法学是美术学专业类下的一个特色本科专业。目前,全国有近200所高校设置了书法学专业,学历层次从专科一直到博士,培养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等各类人才。
2015年,教育部修订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设置了美术专业,并将书法方向纳入其中,很多职业院校也纷纷开始招生。
"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大家也逐渐认识到书法艺术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学科教育上说,自上世纪末以来的零星几所到如今具有一定规模,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谈到这一可喜的情况,沈浩的声音变得坚定而自信。
但是紧接着,他又说道:"速度虽然快,但是其质的提升还是相对滞后的。书法进入学科,进入高等教育,也就是几十年时间。以中国美术学院1963年建立高等书法教育为例,到目前为止也就只有50多年的时间,所以相比高等教育的整体情况而言,它还是一个‘晚辈’,存在一些问题。"
水平参差不齐的高等书法教育
沈浩所说的问题,使记者联想起一名从安徽考到北京、攻读书法实践专业的学生宋白亭(化名)。他告诉记者,今年9月将开启他和同学们在这里的最后一个学年。"我家里很担心我,他们不知道我学这个专业出来以后能做什么。"他看看天,又看看记者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能干什么"。和很多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他的眼神看起来有些迷茫,而书法专业生的身份,让这种迷茫又带有了更多的无所适从。
宋白亭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从小他的成绩中游,马马虎虎。受父亲的影响,很小的时候便拿起了毛笔和宣纸,涂涂抹抹。报过一两个培训班,也拜过一两位老师,没成想,这个无心插柳的兴趣爱好却成为了他高考时候的转折。"我英语不好,文化课也一般。要是考综合类大学和其他专业恐怕不理想。但是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低些,我又爱写字,就试了试,没想到考上了,也就来了北京。"
小宋的个案,具有多少代表性,我们不得而知。但以他所上的学校论,也确实不是"央美""国美"等老牌艺术名校,所提供的培养也不是那么全面和系统。经过几年的学习,小宋并没有在展览中取得很好的成绩,"青年艺术家"的梦似乎还很遥远。
沈浩认为,高校书法教育的发展还有待完善。"当下的高等书法教育有时候起点和要求并不高。像我们(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一些学校,自上世纪到现在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之后,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对学生资格的审查和考核要求高、把关严。
慕名来考学的学生本身也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高校的生源质量并不理想,学生专业基础较差,甚至还会有几乎‘零起点’的情况存在。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高等教育起点不高’的情况出现。"
古人自童蒙养正起便以毛笔书写,对于他们而言,是陪伴一个人的"长物";而现在,开设书法专业,面向社会招生,也反映出书法在当下更多是专门艺术教育的现实。对于以前未曾涉入或涉入不深的学生而言便成了"新鲜"的事物。"所以,你想通过短暂的四年时间,一个本科教育,让学生有一个很快的提高是非常难的,因为书法所承载的东西非常丰富,甚至是中国古老艺术门类中最具难度的一种。"
高校体制之外,放到社会的大环境去看待,也存在一个逐渐认识的阶段。"书法要能够在全社会得到推广,还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一方面,在高校书法教育建设中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提倡和培养对书法的认识。"
营造社会的大教育体系
《老友记》作为传播美式文化的经典影视剧,陪伴了笔者年幼时的诸多时光。其中的主角之一(Ross)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因而在不少的剧集里,都有老师带领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聆听讲解导览的桥段,这让坐在家中完成作业的笔者羡慕不已。后来,年纪增长,笔者的朋友有去国外游学的,亦有在他国定居的,聊起来,不约而同都会提到国外基础教育中对"美"的重视,以及在对美进行教育时,将历史、文化融于一体的授课模式。
沈浩也感慨道,有时看到外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艺术能够如数家珍,便反思国人对于中国艺术认知上的缺乏,"我们到西方的博物馆去参观,常常会看到由老师带着的外国中小学生,一张张识读他们国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名作,这里面有他们的历史,有他们的艺术。
如今,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够熟悉并说出几张乃至几十张中国画、中国书法的代表作品,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和内涵,那么自然就能够体现出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升,这种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如何弥合书法教育断层的问题,沈浩认为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不够,"我们对书法的提倡达到了一定共识,教育部也推动了中小学书法进课堂,并从教学方式上注意到要结合语文教育的内容,符合了中国书法的文化性内涵特质,这是很好的一面。
但与此同时,我觉得这个比重还是太小,一个星期几十分钟的时间,不足以改变这个情况,需要将书法融入在更多的教育过程中间"。他强调,书法不但是一种书写技能的提高,也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文化体验。
需要各方助力,不仅在校内、课本中,还要在课外、业余活动中多营造与书法亲近和提高的机会,构建书法的社会大教育体系,"中国人走出校门,还是需要一种书法的学习环境,书法作为一种自身的素养也好、文化活动也罢,需要更多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周围。
可喜的是,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书法文化的需求多了起来。国家引导、社会上也有很多力量投入进来,但这还远远不够。跟我们几千年的文明比较起来,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