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张树义 直面转型的中国行政法:张树义教授六十华诞论文集

2018-0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3年夏天,适逢我们的导师张树义教授六十华诞,学术界组织了一次规模不大不小的座谈会,研讨"转型·自治·方法"的问题.由于我目前从事的工作

2013年夏天,适逢我们的导师张树义教授六十华诞,学术界组织了一次规模不大不小的座谈会,研讨“转型·自治·方法”的问题。由于我目前从事的工作大多与具体、琐碎、细微的司法事务相关,这次研讨展示的宏阔、高远、宽广,给了我不小的震撼,也使我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行政法学研究的路径和方法问题。

以这次研讨的一些论文为主,荟集成册,形成了这本论文集。这本论文集中,反映了以张先生为代表的行政法学人对社会转型、政治理性、国家与社会、自治与他治、公众参与、私人治理等问题的深度思考,彰显了行政法学界开拓基础理论新视野的巨大勇气和责任担当。

从硕士研究生开始,我就师从张树义先生研习行政法。张先生是行政法学界为数不多的、公开倡导控权论的著名学者。

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后,先生和龚祥瑞、姜明安先生一道就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作了一个调查,并最终形成《法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这次调查成为张先生研究生涯的重大转折。张先生认为,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并没有带来理想的实施效果,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理想—理性—理论”的研究思路,走一条“实用—实践—实验”的研究之路。

如果从立法中探寻行政法的真谛,纯属舍本逐末,文本中看不到真实的中国社会。中国行政法的渊源必须从体制改革当中,从社会转型当中,从制度变迁当中,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中去寻踪觅迹。

先生讲课的内容和角度往往与其他教授有异,讲课方式慷慨激越、鞭辟入里、娓娓道来、层层剥茧,往往使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学生与先生围坐,先生与学生对谈,林间春花烂漫,窗外夏雨阵阵,缁帷秋叶婆娑,杏坛冬日暖阳,教益于斯,受惠于兹。 先生从不向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进行平等、激烈的争辩和大胆、开放的试错。

他说,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课堂讲授,而是学术训练。学术训练关注过程,关注观点的相互砥砺,关注论据的相互磨磋。无争辩即无真理。辩论言辞之激烈,不过是求实心态之体现;话语之苛刻,不过是求真理想之追索。

在先生的熏陶和带领下,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在研究生阶段就开始了著书、立说、讲学的学术生涯。时至今日,先生门下的学生,大多喜欢辩论、质疑、假设,但同样都赤诚、坦诚、真诚,蔚为一景。

陆放翁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为了给予学生规范的学术训练,先生不遗余力。先生有言,行政法的根系不在行政法,而在更广阔的宪政背景、体制变革、社会变迁和蓬勃的经济学当中。他向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这些学科的书籍,譬如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以及杨晓明和周翼虎的《中国单位制度》等,这些书籍都是摆设于世的药方。

先生说,我们要做的是为中国社会把脉,通过脉象找出中国问题的“病症”所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表达水平,先生郑重推荐周其仁的“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一文。这篇文章是周其仁最经典的作品,先生引导我们体会该文深厚的学术意蕴和洗练的文字。

我们至今仍对此文非常熟悉,并引以为重要范文,时而品读,常常回味。 先生著述往往流淌着浓浓的家国情怀。《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不惟纵论,更有忧思;《冲突与选择: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不惟立论,更有荐言;《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不惟借鉴,更有创制;《变革与重构——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法理念》不惟反思,更有重构;《追寻政治理性——转型中国的思考》不惟考问,更有呐喊。

几年前,先生游学美国,带着开放的胸怀、善于感悟的心灵,带着“中国问题意识”,一头扎进美国社会,剖拨美国的土壤,广泛研究美国的宪制、历史、自治、公产、宗教、教育等。

《旅行的意义:美国社会观察》一书中,先生提出了“但理论与经验或常识相悖时,我们需要抛弃的不是经验,而是理论”的重要观点。

实事求是在焉! 本书的作者,有的是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学生,有的是先生提点启寐破迷的同道。他们写作的论文,或多或少可见先生研究方法和路径的印迹,或多或少可见先生平生为学为人为师的影响。

先生虽罹患疾病,仍然谈笑风生,纵论鸿儒,一如平日,祝愿先生早日蠲除病魔! 脱俗谛之桎梏,启自由之思想。谨以本书致献先生。 梁凤云 甲午年丙子月辛酉日于著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