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规划行业网
我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陈的策划工作,实属偶然。2008年8月中旬,我接到夏骏先生的电话,得知他担任了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工作,中国馆的展陈概念方案正在进行紧张的设计和论证。夏骏先生说他已向世博局有关方面推荐我参加即将于8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中国国家馆展示概念方案再优化研讨会”,希望我能够出席。
我如约于8月24日抵达上海,入住虹桥迎宾馆。这一天,正是北京奥运会闭幕的日子。当晚,我在宾馆收看了奥运会闭幕电视直播,对伦敦的八分钟演出颇为赞赏,后来还写了文章,称赞这八分钟演出的道具——公共汽车、自行车、人行道,表现出伦敦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思考与主张。我认为,中国在举办了奥运会之后,在上海世博会上,应该恰当地展示自己之于人类的责任了。北京奥运会召开的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中国的城市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它将怎样在中国馆呈现呢?此前,听夏骏先生介绍,中国馆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我在想,中华智慧里,正包含着绿色、环保、低碳等当今世界城市发展共同追求的价值,对此是应该充分挖掘的。
8月25日上午9时,研讨会在虹桥迎宾馆召开。当天清晨的一场大雨,导致上海交通大拥堵,使得当地与会人员纷纷迟到,也引来大家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唏嘘感慨。
世博局陈先进副局长主持会议,同济、文联、集美、跃狮联合团队,水晶石、日林、麟德联合团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方案。我手中拿到的《中国国家馆展示概念框架内容深化研究》显示:“中国馆已经确定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中华智慧’又概括提炼为‘自强不息’、‘师法自然’、‘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十六个字。”
对两家联合团队汇报的方案,与会专家不甚满意,均感到它们受“自强不息、师法自然、和而不同、厚德载物”这十六个字的束缚过深,几乎是对十六个字的僵硬图解,与世博会的展览风格颇不搭界。我印象颇深的是,夏骏先生在发言中说,这十六个字过于抽象、笼统,在这个世界,有哪个国家是跟这十六个字反着来的呢?
我在发言中,也表示不应该以高度抽象的方式来描述“中华智慧”,因为它们在中国的城市里是可读的。比如,唐长安城的前身——隋大兴城,占地80多平方公里,一年就基本建成了。其中包含的中华智慧,即中国古人在城市规划中善用模数法。还有,中国古代造城,以院落布局,与绿化高度融合,在紧凑与舒适度之间获得最佳平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掀起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半数以上的人口进入了城市,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也应该在中国馆得到反映。此外,还应该有一个单元来展示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是如何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的城市,承担自己在21世纪的责任的。
至于如何体现“自强不息、师法自然、和而不同、厚德载物”这十六个字,我提出可以把它们作为“暗流”,蕴藏在对故事的讲述中,而不必直接宣讲出来。我还建议:应该先有一个权威的学术团队,或学术委员会,确定“中华智慧”的学术文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展陈招标,而不应该在没有学术文本的情况下进行展陈招标,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一个学术文本。
在座谈中我得知,中国馆的展陈概念方案,是以招标方式募集的。中国馆的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2007年12月确定之后,世博局即进行方案招标。在这次研讨会上汇报方案的联合团队成员,均是参与投标的单位,他们的方案经过评选,再进行综合、深化,却不令世博局满意。按照工作计划,中国馆的展陈概念方案,2008年9月中旬就要向上海市政府汇报,紧接着向北京方面汇报,***副总理亲抓此事。确定一个满意的方案已事不宜迟。
8月26日下午,会议结束前,参与研讨的陆川导演说:“你们让王军写一个本子吧!”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表示支持,陈先进副局长随后向我发出邀请,同时邀请与会的东南大学教授朱光亚先生也写一个本子,并希望一周之内完成。见我面有难色,陈副局长大声说道:“小王,张艺谋的奥运会开幕式团队,在办公室的墙上写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遂向单位请假一周待在上海。我向陈先进副局长表示,我写的将是一个学术文本,而非演绎文本,建议他组织一个学术委员会,在学术文本确定之后,再请一位导演——比如,像北京奥组委请张艺谋那样——进行展陈演绎。
之后,我从虹桥迎宾馆搬到世博局附近的格林豪泰饭店写作,这是一家青年旅馆,房间不大,设施齐全。两支联合团队的成员,也在此下榻,分别对各自的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在格林豪泰饭店的写作我至今难忘,一是深感陈先进副局长说的那句话很重,我的任务也很重;二是身边没有参考书,只能调动平时的积累写作;三是时间非常紧张。
8月30日我完成了文本的初稿,并向世博局作了陈述,许江等专家也到会。文稿约6000字,题为《寻找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分四个部分:一、中国城市化:影响世界的力量;二、老城市的启示;三、汽车改变城市;四、如何建设21世纪的城市。其中,第一、二、四部分是主干,分别表述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古代城市、中国的未来城市,第三部分作为过渡,显示功能主义城市弊端,以承上启下,引出绿色、环保等话题。
我力求对每一个单元都作出实实在在的表述,比如,在“老城市的启示”单元中,我列出的内容包括:“快速制造的城市”、“木结构之巅”、“园林城市之妙”、“统一规划的城市”、“巧用公共空间”、“一法得道、变法万千”。我尽量编织一个叙事结构以贯穿中国城市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我说明,我所表述的内容虽不是必须贴到中国馆的墙上去的,却是演绎人员应该充分理解的,这些中华智慧必须充盈在他们心中,才能产生最高的艺术表现。我也尽可能地提出了一些展陈建议,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单元,可以考虑用农民工的纪录片来展示;中国的古代城市单元,可以考虑将明代家具作为镇馆之宝;中国的未来城市单元,可以考虑置一长卷,让每一位参观者写下他对21世纪城市的企盼,并彰显公众参与精神;“汽车改变城市”单元,只需将北京或上海某一条环路的行车录像不间断重复即可。
向世博局作出陈述之后,我当天收到世博局主题演绎部毛竹晨女士发来的电子邮件,她向我通报了世博局领导、专家对文本提出的意见,并希望我在修改完善时参考。毛竹晨反馈的意见如下:
1、目前的稿子作为一个分门别类的素材稿已经初具规模。其中的“中国的城市化:影响世界的力量”、“老城市的启示”和“如何建设21世纪的城市”可作为中国馆的三个主要的内容板块。“汽车改变城市”可不与其他三部分并列。在设计中有折射即可。
2、下一步如果要和设计进行配合的话,需要对该素材稿进行深化。首先,需要由目前的素材点提炼出创意概念框架,含主线,主符号,故事,留出与视觉/空间设计之间的接口。如果是以“寻找”为主线索的话,那么就需要以“寻找”的故事来串联目前素材稿中罗列的事实、案例和观点,同时对目前大量的素材作必要的删减,达到深入浅出的传播效果,同时给视觉设计留下大量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3、此外,目前素材稿中的条目多集中在城市规划,布局,营造和建筑,对于社会政策,文化传承、能源和生态等中国城市面临的其他问题和相应的智慧、举措涉及相对较少。建议在突出重点内容的同时作适当兼顾。
我在复信中表示,“坦率地说,我感到我的工作已经完成。大家提的意见,我感到应由两个程序完成,一是继续完善脚本,二是进行展陈。我能够帮忙的是前者,而后者应该由一个核心人物来完成。我实无意成为此人”,“下一步还是需要完善程序,遵循‘学术文本——展示文本——展陈实施’三个阶段来做。我感到,世博局现在是希望三个一起都做,这个很要命”。我同时表示,愿意对文本再行完善。
根据世博局的要求,我删去了初稿中的第三个部分“汽车改变城市”,略加修改,形成了最后的文本。2008年9月8日下午,陈先进副局长带队到北京,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汇报中国馆展陈概念方案进展。我应邀在会上将新修订的文本作了陈述,贸促会的官员表示世博会的展览不是学术展览,我解释说这只是提供给演绎人员的学术文本,并非最后的演绎文本,对方还是不能理解。这次会上,朱光亚教授宣讲了他的方案,同济联合团队也陈述了他们的优化方案。会后,我向陈先进副局长提出,我的任务到此结束。陈副局长表示理解,并希望我今后继续提供咨询方面的帮助。
后来,我应邀在北京、上海参加了几次中国馆电影方案的策划咨询活动。印象颇深的是,2009年8月29日、9月18日,我两次应世博局之邀在上海参加关于中国馆电影方案的讨论,当时电影方案面临的问题,与2008年8月中国馆展陈概念方案面临的问题,惊人地相似。陈先进副局长希望我和夏骏先生为中国馆速拟一个电影脚本,我深感力不从心,未能从命。
世博会开幕后,我以记者的身份,写了9篇关于世博会的文章,在其中的《创意的发生》一文中写道:“尽管世博会不是学术展,也不是成就展,但主题演绎者只有对‘中华智慧’有了真实而全面的理解,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最伟大的艺术,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创意过程。真正的艺术应该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那样,不是拉着二胡学鸟叫,而是透过流淌自心灵的旋律,让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谁又能否认,如此境界的抵达,不是基于对大自然最深刻的理解呢?‘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样的创意流程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啊。”这段话,是我参与世博会中国馆的展陈策划,刻骨铭心的一个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