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丹安庆 让习作教学接点儿地气儿——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镇中心小学 孙丹丹
摘要:"生活是习作的唯一源泉",习作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化的道路。《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作文语文教师的我们总是走入习作教学的怪圈,要不死气沉沉,要不千篇一律。
如何走出这个怪圈,重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利用现下较便捷的交流媒介,拓展课堂习作空间,让习作教学变得更简单,更多元,更生活。
关键词:习作教学;生活化;有创意
孩子们总说写作文太难了,老师们总说上习作课太痛苦了。为什么我们会走进这样一个怪圈,为什么我们的习作课堂总是死气沉沉,又为什么孩子们的作文是那么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在当前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自身就显得特别严肃,好像作文就是习作课堂上的事情,写作文就一定要设置各种条条框框,作文一定要符合几个"标准"或者"发表"了才算是好作文。
这种脱离学生身心特点,上纲上线的习作教学是非常可怕的。习作教学应该简单点,它就像每天吃饭一样,是一种生活需要,是一种生命成长的自然体现。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状态,挣脱作文教学的种种人为束缚,走出这个怪圈?我有一些小小的想法和举措与大家分享。
一、让习作内容丰富点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写的也应该是是多元的。为什么一定要为应试而不断练写那些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呢?我们应该拓宽写作的路子,把孩子们感兴趣的题材引入到习作训练中来。
首先可以尝试把游戏、电视中的元素拿到习作中来。让学生就实际情况谈论最近比较感兴趣的人物或者故事情节,写下自己的感想。甚至可以鼓励学生颠覆性地改编其故事原型,把自己的创造融入作品当中。这样的作文课,学生们总是在热闹的讨论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在敏捷的思维变换中找到自己的习作切入点,并且乐此不疲。
记得前段时间新闻中播放了"最美司机吴斌"的新闻报道,我们就这一个故事展开了面对面的谈话,从吴斌的坚强聊到社会的正能量,从好人好事说到遇到摔倒的老奶奶到底该不该扶。
每个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到:妈妈说现在这样的好人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不那么认为,虽然现在很多人越来越自私,但是总有正义存在,当然如果换做我,我不一定会这样去做,但我还是相信的。真是的语言好过所有的"好词好句",谁说不是呢?
其次可以尝试指导学生多写儿童诗、童谣、童话。本来这些就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题材。不论是写"真实的生活"还是写"生活的真实",只要是真正反映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就是一篇可爱的文章。把起床上学编成儿歌写下来,如一生的《起床记》:被外老妈咆哮,梦梦灵魂出窍。
谁知闹钟面上,已是七点十五。一个腮鱼打滚,马上背上书包。可到美好学校,就我一人迟到——编得真是妙趣横生。还可以把心中的苦闷用童话写下来,把从小到大听到唱过的口头歌谣创编下来,成为一个小诗人、小作家。这种尝试大大激发了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当然我还比较注重加强应用文的训练。《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在习作教学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了。在我的教学中,不仅要学会写"请假条"、"寻物启事"、"招领启事"、"主持词"等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
我也会带领学生给自己的照片、图片写文字说明;为自己的小发明写解说词;为自己的小宠物写自述;为一些产品写广告词;为自己的学校写形象语等等。这些小小的练习让孩子们带进了教室的布置、个人展板的制作、综合实践成果展的设计当中,为自己的作品加了不少分。
同时五年级的语文园地中也有这方面的涉及,于是借助这些教材资源,我们不断写开去,有些孩子在我的鼓励下,已经开展撰写小品、相声、课本剧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不拘形式的小练笔,头脑风暴。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并且积累下来,那么写人记事就融会贯通了。
二、让习作方式多样点
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训练他们的求异思维。但是我们似乎又忘了自己为什么不能在习作方式上用点求异思维呢?不是"大作文",就是"周记",或许偶尔还来个"日记"。反反复复,莫过于此。几年以来孩子们已经"家常便饭",到后来能不生厌吗?
利用"QQ说说",写个电子日记。俗话说"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习作也是一样,没有字、词、句、段的积累是很难写出一篇文章的。但是"日记"、"采蜜本"都已经激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成了他们的负担。殊不知电子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这个网络畅通的时代。
何不让我们的"日记"也流行一把呢。每天一句话,写下心中的感想,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是看到的趣闻趣事;可以是瞬间的感悟,可以可是思考后的收获。只要有所感就可有所记。它不同于日记本有一般的模式,相对于比较自由。
制作"阅读书签",出版自己的"小书"。读和写在作文教学中永远是相辅相成的。读到动情处,记下自己的感受和文本对话。写来下的东西多了自然而然成了人家的读物。当然还可以利用自己做书签,然后摘录好词好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谁能说这不是孩子自己的写的小练笔呢,我还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书签装订起来,配上自己设计的图画,写上自己的"自序",俨然成了一本小书。
借助"微博日志",完成个性作文。现行网络"微博"盛行,它不仅给那些上网人群提供了阅读方便,还更大限度地为网友提供了自我展现的平台。当我第一次在班内说起自己织围脖的事情后,居然有好几个学生表示自己也有所读写微博。
这为班内读写围脖之路开了一个好头。我们把写微博作为一个作业练笔来完成,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直接明快得就可以看到学生写的东西。一起读一读,论一论,改一改,续一续,不知不觉一篇"作文"就诞生了。孩子们纷纷表示:原来作文一点也不难嘛,就是随便写写,写下来,合起来改一下就成了自己的文章。
叶圣陶老先生深刻地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满足学生的需求,唤起学生的发表欲望,这是语文教师的天职,也是学生写作的源动力。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发表自己感想的平台,我借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书签"、"QQ"、"微博"、"日志"等平台,让习作教学更简单、更轻松、更有趣。
三、让习作评价开放点
作文评价一直以来就是老师读一读学生的文章,圈几个好词,划一些好句,连带一个等级一句评语,评价完成。更有甚者,以发表登报来评价一篇习作。我听听就觉得可怕,作文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评价的手段有很多种,优秀的作文有千千万万,何须把习作评价冠以成人的色彩,使之失去小学作文的本真。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这才是作文教学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心有所感所以书写,因为书写所以心中畅达,和等级发表无关。那如何让我们的习作评价多元开放一点呢?
首先我认为要重视作文评改的途径。把老师评改这个专利取消掉,注重"师评生改"、"小组评改"和"学生讲评"相结合。所谓"师评"重在干预,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然后提出要重点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在写作前就开始考虑。文章写好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修改。最后让学生来讲评作文,方式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推荐自己认为不错的文章(包括自己的),朗读习作,再谈习作的成功之处,也可以谈改进的地方。
新课标已经指出"重视对作文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现在的我们已经注意了让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但是力度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开放作文评改的途径,让学生真正参与评改。
"生活是习作的唯一源泉",习作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化的道路,目标低一点,内容丰富点,方式多样点,评价开放点,接点儿地气。
参考文献:
[1]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9)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5)
[3]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指定,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