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杜振高 武警特警学院杜振高:中国特警的幕后英雄
武警特警学院搏击教研室主任杜振高:中国特警的幕后英雄
●徐友金、吴杰、本报记者薛仁
在武警特警学院采访,有人告诉记者,要说中国特警的发展,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就像提起中国特警人们不能不联想到闻名天下的中国女子特警队一样,因为他们的名字和中国 特警连在一起,一个是前台英雄,一个是幕后英雄。
担任特警教官18年来,他为中国特警培育出4000多名特战人才,为中国特警的发展默默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他就是中国特警学院搏击教研室主任杜振高。
18年心血凝聚成25部教科书
18年来,杜振高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25部书、100篇论文,合计700余万字,这是他呕心沥血培育特警人才的一个真实写照。杜振高走上中国特警教官的岗位时,中国特警部队刚刚诞生不久,教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于是,他开始编书写教材,1986年他试着完成了第一部书《徒手夺刀技术》,从此,一发不可收。他撰写的书多部被选作特警和公安、司法教学的教材,有的还被翻译成外文作为一些国家特种部队的辅助教材。
14岁就被选进北京体校学武术和摔跤的杜振高,实际上只有中专文化,要完成大部头的教科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语系的妻子,便成了他的帮手。
一次,杜振高加班写书到凌晨二点,苦思冥想多日要改进的一个压腕动作,突然来了灵感,就习惯地将妻子刘娟从睡梦中唤起,要她陪练压腕。搞旅游业整天东奔西忙周游世界的妻子,这几天正陪团外出刚回来,已十分疲惫,迷迷糊糊地感到老杜又要“开练”了,急忙说:“老杜,我浑身酸疼,你轻着点。”说归说,练还得练。他撰写的25部书和百余篇论文中,至少有上百个创新动作是由妻子当“陪练”完成的。
50项教改创新成果催生高素质特警人才
随着特警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素质人才,杜振高大到教学体系,小到一个沙袋的改进,完成了教学内容、方法、器材等一系列改革创新。这些年,他上高原、进沙漠,赴寒区、钻森林,经常深入到机场、车站、码头等特警执行任务的特殊地域和现场,实地调研,剖析个案,不断调整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先后完成50多项教学改革创新成果。
他创新的“取一式诱百招”的方程式教学法,根据特定任务设定特定教学内容的定向式教学法和教员与学员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瞄着基层,一切从实战出发。他通过研究实战经验,提出了由首发命中到先敌击发战术思想转变,由从强身健体型到特种战斗目的卫士型教学职能转变。为实现培养高素质特战人才目标,他编写出了30万字的反恐作战论著。他精心编排的搏击课目,300多次成功地为139个国家代表团表演。其中,利用狭窄地形进行擒拿格斗,制服罪犯一套特战反恐技术动作,展示了他全新的理念,曾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经他手培养的特战人才,个个身手不凡,90%以上成为武警特警部队的骨干。
与千余名基层主官保持联系
一个特警人才的成长成熟,光靠几年的在校学习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长时间的实战摔打磨炼。“扶上马送一程”,这是杜振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多年坚持的一个做法。
学员周连喜是一个肯钻研的小伙子,毕业分配到武警辽宁总队直属支队特警中队。他的搏击动作虽然做起来优美、漂亮,但不够准确到位,实战中容易“吃亏”。杜振高经常与他通信或在电话中切磋。“过背摔”是一个常用的关键性搏击动作,要领简单,但做起来有难点,这里面的“窍门”,小周始终没掌握好。杜振高与小周先后6次通电话切磋,小周终于悟出心法要诀,并如数将心法传授给战士,这个中队在辽宁军警比赛中获得擒拿格斗第一名。小周已离校13年,他和杜振高师生经常切磋技艺的做法一直保持到今天。经他手培养出的特警队员、学员,有千余人在武警各省总队特警队任主官,当骨干,杜振高始终保持和这些“弟子”经常切磋技艺的做法,关心他们的成长。每逢参加全国全军比赛裁判和利用假日到外地讲学的机会,杜振高都要亲自找上门,了解他们成长情况,有什么难题,就一些创新动作进行切磋。
杜振高所传授的特战搏击技术在基层越来越受欢迎,许多边远基层官兵都希望得到他的真传。然而,身为教研室主任的杜振高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每年外出机会很有限,于是《中国特警》杂志专门为杜振高开辟了《中华武术》栏目,每期教制敌6招,共6套动作,附上36张图片,基层官兵很解渴。
不当百万富翁,甘育桃李满天下
20世纪80年代,他20出头,1.80米的个头,相貌堂堂,他满身的功夫,被电影导演称为中国的高仓健,又和电影明星李连杰同为全国著名武术教练吴彬的弟子,找他拍戏的人多的推不开门,有两部电影的导演在学院附近一家宾馆一等就是半个月,影片男主角、一号人物是他,片酬更是优惠的让人眼红,可他就是不吐口。
南方一个有创意的商人,看中他身上的“无形资产”,当得知他来广州讲学,主动找上门来,与他洽谈合伙开办东南亚第一家“中国保镖学院”,开口条件是一栋别墅,并先预付给他本人200万元,请他出任“总教头”,依然被他回绝了。
其实,任何一条优惠条件对他来说,都十分需要。他一家三口住在只有40平米的学院单身宿舍公寓楼里,13岁的儿子和他两口子挤在一间房间里。学院在郊外,妻在城里上班,每天早晨六点钟就要起来赶班车,无论冬夏,风霜雪雨,老杜别的都不在乎,唯独这一点老杜很内疚。老杜是个家里家外很有责任感的人,结婚十几年还让妻子吃这份辛苦总觉得没尽到做丈夫的责任。不过就眼下的条件老杜是无能为力改变这一点的,因为夫妻俩每月工资加起来不过三四千元,除花的用的已所剩无几。
老杜心里是坦然的。他始终信守“献身特战搏击教学”的诺言,中国特警的每一步发展,都有他付出的心血和汗水,18年他亲手培养出来的特战人才已是“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