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英伦对决》:中国形象传播的一次新尝试人民日报评《英伦对决》:中国形象传播的一次新尝试

2018-0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成龙主演并担任监制的影片<英伦对决>正在国庆档上映.不同于观众印象里的成龙电影,这部影片有着颇为复杂的意味.透过故事和人物,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和西方在历史.现实.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展开的深度对话. 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的小说,讲述一名华人在英国和北爱尔兰的政治冲突中痛失爱女,屡次要求政府缉拿凶手,却被视为干扰政府秩序.危及政客安全,一再被无视.轻视.蔑视.这位身世坎坷的老人终于忍无可忍,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最终完成了复仇,也影响了这场风波. 导演马丁·坎贝尔擅长从世界政治史中,为动作类型片寻找

成龙主演并担任监制的影片《英伦对决》正在国庆档上映。不同于观众印象里的成龙电影,这部影片有着颇为复杂的意味。透过故事和人物,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和西方在历史、现实、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展开的深度对话。

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的小说,讲述一名华人在英国和北爱尔兰的政治冲突中痛失爱女,屡次要求政府缉拿凶手,却被视为干扰政府秩序、危及政客安全,一再被无视、轻视、蔑视。这位身世坎坷的老人终于忍无可忍,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最终完成了复仇,也影响了这场风波。

导演马丁·坎贝尔擅长从世界政治史中,为动作类型片寻找现实依据和人物心理支点。这次《英伦对决》走得更远,坎贝尔用冷峻阴郁的影调,解剖英国历史和现实,放在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下看耐人寻味。成龙的加盟,改变了这部影片的面相和意义。

成龙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电影人之一,2016年更成为首个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就文化传播而言,大银幕上的成龙代表了感性的中国形象和华人形象。当然,成龙形象又与他以往塑造的一系列角色,以及香港电影的气质密不可分。令人眼花缭乱的功夫和轻松滑稽的喜闹剧,是他的标签。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龙打入好莱坞,更强化这种形象。对于当时的西方而言,作为好莱坞电影工业外援的成龙是被欢迎和接受的。西方观众对成龙的喜爱,或多或少是在将东方人和东方文化视作奇观的前提之下。

在《英伦对决》里,成龙几乎完全放弃自己原有的表演模式和表演经验。他主动要求把自己化妆得比实际年龄苍老再苍老些,收起轻松嬉笑的表情,杂耍一般的动作设计也不见了,回到搏命格斗时最直接简单的样子。他用人生的积淀来表演,表现出主人公巨大的痛苦和愤怒,把一个华人的不幸遭遇转喻为华人在某些地方的处境。

在一些叙述世界历史的主流大片中,中国人的存在总被有意无意地淹没。比如,我们现在知道,1912年泰坦尼克号上是有中国人的,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和两年后中国远征军的命运有着隐秘的联系。从电影创作的立场看,这些事件不是必然需要出现在某一部影片里;但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历史取舍中流露着明显的倾向性。讲什么,不讲什么,怎么讲,这些看似创作层面的问题背后,仍然是西方主导下的话语规则。这正像《英伦对决》中成龙饰演的老年华人,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只有一心将他排除在外的权力和话语。

一个常识日渐呈现出来:愿意并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归根到底,或许只可能是中国人。再进一步,要让中国人的历史和故事不再被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遮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具备足够的实力。这也正是《英伦对决》里成龙所做的事情:当政客试图蒙骗他时,他用中国人特有的韧性与顽强抗争,让对手看到了不容忽视的存在。于是,成龙形象的转型也就成为一个隐喻,中国人不是作为奇观,而是作为更加有现实存在感的人出现,并且深深介入、影响着现实的走向。

以往的成龙,用功夫吸引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注意,今天的成龙,坦然叙述中国人的历史和生存。在《英伦对决》里,我们能感觉到成龙在表达,坎贝尔则一边观察成龙的表达,一边尝试实现自己的叙述。两人在影片里各自留下印记。作为一次合作合拍的尝试,影片也留有一些遗憾。但这毕竟迈出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努力一步。

在网络上,我不时会看到成龙的影迷们感慨,“成龙的片子也是看一部少一部,要珍惜”。莞尔之余,我想提醒他们,进入人生新阶段的成龙,反倒会尽力做到让每部片子都与以往不同。比如《英伦对决》,那不是老去,而是换一种方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