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的医德 林巧稚精神和林禾禧医德
□泉州唐文魁 林巧稚大夫是中科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今年4月22日是她逝世25周年纪念日。她曾经被彭真同志称赞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她在青少年时期就抱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向;她认为“不理解病人,不同情病人,就不算是好医生”,且一直“把病人当亲人”。
邓颖超同志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称赞“她不是一般的大夫,她对病人有一股特别的吸引力”。 林巧稚这名字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肯定不会陌生,但知道她还有一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的侄孙子在泉州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她的侄孙子林禾禧退休前系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在中医界也是很有知名度的。在林巧稚逝世纪念日之际,笔者拜访了林禾禧先生,他说:“行医四十多年来,我一直以姑婆为榜样,把病人当亲人。
”把病人当亲人?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今天,听到这话也许你会表示怀疑,但今年66岁的林禾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说:“‘把病人当亲人’这句话并不是我‘独创’的,而是我姑婆的人生格言。
但这么多年来,我心中一直记着这句话,并把它当成行医的座右铭。” 在泉州医学界,林禾禧还是个新闻人物。他退休后在泉州电视台开设过“林禾禧谈养生”专栏,现在还是东南早报健康顾问专家团成员。
因此,在泉州的电视上、报纸上屡屡可见他的身影及文章。去年,由林禾禧编著的《林禾禧谈二十四节气养生》一书,更是引来众多市民读者争相购买,在短短的四个月里,该书连续三次再版印刷。
林禾禧虽然已经办了退休手续,但他退而未休,在泉州市中医院还设有门诊。每周三个上午的胃病专家门诊时间,门诊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每每坚持到下班以后的很长时间才能把最后一名病人送走。他说:“很多时候,真的是忙得连上洗手间都没时间。
但因为不少病人是从乡下来的,我不忍心让他们白跑一趟。”一句多么淳朴的话语,却道出了林禾禧的心声。俗话说“医者父母心”,林禾禧清楚地知道,作为一名医生,在病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像病人最亲的人那样,尽自己所能给予病人最大的帮助。
说起自己的从医经历,林禾禧特别提到他的姑婆林巧稚。1961年秋天,林巧稚受刘少奇委托到厦门海军医院视察,在安排会见亲人时,林巧稚特别点名见了年仅19岁的侄孙子林禾禧。
林巧稚问高考落榜的林禾禧有何选择时,林禾禧毅然回答:“想学中医!”林巧稚听了他的想法后,马上鼓励说:“选择学医,我很赞成,但学医要有过硬的医术,这是至关重要的。
”林巧稚的一番话,不仅让林禾禧立志从医,而且也让他在行医的道路上一直以姑婆为榜样,不断勇攀高峰。在40多年的行医过程中,林禾禧对工作认真负责,处处为病人着想。正如他常说的,当一个医生,只有让病人愿意选择你,这才是成功的。
近年来,他一心想着在老人健康方面发挥余热,为老人做一些事。于是,他利用休息时间,为我市多所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的数千名老人传授养生知识。林禾禧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大家都把他当成健康长寿的指路人。但他却淡淡地说:“全社会即将面临老龄化社会问题,能带给老年人健康就是我的最大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