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撕逼 没有抄袭 这档《儿行千里》将是今年最佳综艺

2017-08-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假结束,有多少人又要提起行李开始朝着家的反方向出发. 临出门时父母的百般叮嘱似乎依然在耳畔回荡,家的余温让人无比眷恋. 中国人对家的眷恋,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

长假结束,有多少人又要提起行李开始朝着家的反方向出发。

临出门时父母的百般叮嘱似乎依然在耳畔回荡,家的余温让人无比眷恋。

中国人对家的眷恋,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

如果说起家,能让堂堂七尺男儿红了眼眶。

儿行千里母担忧

说到最近爆红的国产综艺,似乎总会陷入各种各样的争议话题,有抄袭,有质疑,有撕逼...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国产综艺,没有撕逼,没有抄袭——

豆瓣评分9.1。

已经有人预订今年最佳综艺

「家」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中国流动人口有2.5亿,每6人中就有一个游子。

从浩瀚无垠的中国南海到险象环生的中东战地,每一个游子背后都有着一个默默支持他们的「家」。

而《儿行千里》正是聚焦在这样一个个普通的游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从他们身上,我们真的感受到了值得国人骄傲的精髓。

在现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个牌子,上面有着自己和家的距离

在第一期节目中,请来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何江

在网上流传着一段他曾在2016年作为优秀毕业生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这也是哈佛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当时与他同台演讲的,还有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随着节目的播出,次日,这个从湖南宁乡小山村走出的哈佛毕业生何江,以及何江家庭“乐观”“陪伴”的教育理念在社交平台刷屏。

无数观众通过这档节目看到了何江2016年的演讲片段,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有趣的是,在美国求学的十几年里,何江坚持每天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通话。

对于父母,你吃了什么,高兴不高兴,同事怎么样,天气冷不冷,这一切琐碎都是他们最关心的事。

突然想到几年前的一个调查,“你还能陪伴父母多久?”

有人在计算后发现,除去睡觉,工作,陪孩子,节假日应酬等,余生能陪伴父母竟只有几十天.....

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每位嘉宾会读一封信。

这封信不是给父母的,而是给自己下一代的

当他们站在舞台中央读信,他们的父母站在身后。

就这样被爱的目光包裹着,生命传承的仪式感让人动容

在节目里,这些象征“猎猎国风”的故事被挖掘了出来,就如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所点评的那样,“国风”的背后,其实都是温暖的“家风”,这也是节目最鼓舞人心的地方。

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哗众取宠,没有任何的虚假和卖弄;

有的只是每个家庭静静的讲述着回忆,感受团聚的幸福。

第二集讲述的是一位新华社战地记者的故事

29岁的战地记者陈序2011年开始在中东常驻。

6年来,辗转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在战乱地区前后度过1306个日夜的他,参与过上百次巴以冲突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

面对常年居住生活的地方,这个勇敢的男人给大家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去

如果去的话,不要在大堂停留 ,因为恐怖分子可能会扫射。

不要住临街的房间,最好住在四楼或者五楼,避免汽车爆炸。

何炅问他,“你的家人不担心吗?”

他说,我的父亲鼓励我选择不一样的人生,父亲和我很像,他知道我想要什么。

“有勇敢行千里的家人,就有勇敢守候的家人。”

面对年迈的奶奶,将要去中东的陈序只是告诉他,要出国。

“奶奶高兴的说,出国好啊,出国高兴。”

一直到奶奶意外看见报纸上的报道,他才知道自己孙子的工作是多么的危险。

在读信的环节中,陈序朗读了一封写给自己年幼女儿的信。

那一刻,陈序的父亲正站在身后望着他,听着自己曾想对儿子说的话,由儿子说给了孙女。

那画面,就像永恒

对大多数人来说,爱的模样,温暖而简单。

父母默默地守护在身后。

可能有很多的话根本不用说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心里有数。

面对镜头,父母的一个眼神,就蕴含了所有的关爱。

也许有时候父母说的话会有点千篇一律。

但我们都知道,这些话的背后,承载的是多少份牵挂。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因此,当“家风”和“国风”在《儿行千里》中统一,观众并不会觉得突兀。

节目中,虽然请来的只是普通的家庭,聊的也只是和所有家庭一样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

但每一个父母,却都是无可取代的。

守护和传承的力量是最能让人感到震撼的。

那力量不剧烈,却深厚。

看过这些孩子在和父母交流的场景,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节目的主题是「儿行千里,家风随行」

可以看出,一家之风绝不仅仅是影响了子女的教养,更是渗透到他们生命中的爱。

不同的人生故事背后,可能具有同一抹亮色。而这抹亮色,正是家风类节目《儿行千里》力图抓住的、一个家庭“幸福向上的密码”。

要记住。

不管我们走得再远,依然有人会在远方惦记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