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山水画大图 龚贤山水画的清寂之美
摘要:龚贤的山水画清幽苍润,意境深邃,令人感觉到一种孤寂凄清之感。龚贤生逢乱世,作为遗民画家,他选择了孤独与寂寞。他创造了“积墨”画法,表现内心的无奈孤寂,折射出清寂幽远的清寂之美。本文对龚贤的身世经历、笔墨和意境作一探究,对他的山水画的清寂之美作一赏析。
关键词:龚贤 笔墨 意境 清寂
中国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清初的龚贤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以“积墨”山水画享盛名,创作出了浑厚苍润的山水画,他的积墨山水画意境宁静深邃,实现了精神与自然山川的和谐统一,拓展了明清山水画的精神境界。
一、身世:孤寂 寥落 漂泊
龚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号柴丈人,祖籍江苏昆山。他1618年出生在苏州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随家迁居南京。十三岁学画,二十一岁左右在奉淮河畔参加了复社的活动,其时正值明崇祯末年,复社成员在这里结社赋诗,讲学论艺,挽救民族的危机。
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龚贤怀着悲愤的心情,举家离开了南京。迫于生活的压力,第二年,龚贤一家到北方苦寒之地垦荒,“觅食不毛地,冰霜坏衣襟”,由于不善经营,最后破产负债而归,几经辛苦才回到了南京。
1664年前后,龚贤的妻子和其他亲人相继八人去世,使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再次返回南京居住时,已年届五十,战乱洗劫后的家园,残垣断壁,往昔繁华地,今为苇蒲墟,其状甚惨,其景可悲。龚贤几经漂泊搬迁,最后在金陵清凉山暂息安生。
他在屋前小块空地上,刨土筑园,栽花种竹,自喻为“半亩园”。他将自画像悬于正堂,身穿僧服,手持扫帚,作扫叶状,坚守遗民气节,以示与清朝统治者格格不入,所谓“扫叶楼”由此而来。在这里他靠卖画课徒为生,清贫度日。直到1689年,龚贤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他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朝代更迭变迁,既遭遇了明末黑暗的社会和腐败的政治,又恰逢清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资本主义萌芽思想遭到压制的年代,南明皇朝的土崩瓦解,清兵的屠杀洗劫,国家惨遭厄运,使他萌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
龚贤的母亲在他10岁前就已经离世,弱冠时又失父爱,这对其精神上的严重创伤是永难愈合的。龚贤痛苦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客居他乡的浪迹漂泊的生涯中渡过的,在清军入侵的动乱岁月,可见其生存环境的恶劣,这些人生变故对龚贤内心挫伤是难以弥补的。
但是,龚贤没有因此而失去对希望的期待,依然对人生抱有热情,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著文课徒,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培养出像王概(《芥子园画传》的编纂者之一)那样优秀的学生。
他坚持数十年,在经济困窘、靠借债度日的情况下,仍以极大的毅力坚持着无利可图的诗文收编、绘画语言探索的事情。尽管颠沛愁苦的生活使龚贤悲观厌世的情绪难以抹去,但他更多的表现出的是对社会的抗争和对人生的留恋。
龚贤生活的是极其黑暗腐败、混乱倾轧的明末时期,其后满人如同摧枯拉朽式的入关,更加动荡了业已愁苦的生活。面对社会大动荡、政局混乱,他内心的无奈、迷惘与孤独可想而知,既有洁身自好、隐逸求志的情怀,也有报效家国的理想抱负,游离于隐逸与入仕的两极矛盾之间。
作为明朝遗民,他最终采取的是与新朝廷不合作的态度,因此他选择了逃避的策略,选择了孤独与寂寞。在这昏天黑地的岁月里,龚贤跟许多文人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的磨难,强烈的民族意识将他们许多人冲向了孤寂的荒岸,而他们则在无奈的沉默中去寻找心灵的慰藉。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书画作为维系龚贤精神世界的最终依托,而逃逸于乱世之外,作为真实心境的写照,其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淡淡的高旷情怀,在孤寂的氛围中沉吟着内心深处难以名状的纠结情绪,孤舟、草亭、屋宇、桥梁,寂然无人;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