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田志刚 中国科技大学PNAS发表免疫学新成果

2017-09-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Natural killer cells prom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Natural killer cells promote immune tolerance by regulating inflammatory TH17 cells at the human maternal–fetal interface ”的研究论文,解析了自然杀伤(NK)细胞在胚胎耐受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魏海明(Haiming Wei)教授和田志刚( Zhigang Tia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的主要研究兴趣是NK细胞亚群与重要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基于天然免疫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后者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重要疾病机理及其相关生物治疗技术与产品的应用基础研究。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从免疫学角度看类似于器官移植。带有父方异体抗原成分的胚胎,对于母体来说是一个移植物,母体免疫系统对此进行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但就其结局而言又与器官移植不同,正常状态下,母体对于胎儿并不产生排斥,而是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NK 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分布于外周各淋巴器官及血液循环系统。不同与T、B细胞,NK细胞无需抗原的预先刺激与活化即可发挥细胞毒效应,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具有杀伤微生物及招募免疫系统中其他细胞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从而在抗击感染,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功能。

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K细胞除杀伤肿瘤的能力外,更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和维持免疫平衡的功能。尤其是在妊娠早期,超过80%的母胎界面淋巴细胞均为NK细胞,而其免疫学功能至今不为人知。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妊娠过程中,母-胎界面存在炎性TH17细胞,并出现了局部炎症。蜕膜NK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炎性TH17细胞,维持母胎耐受和免疫平衡,并且这一过程是通过CD56brightCD27 NK细胞所分泌的IFN-γ和IL-1RA等细胞因子实现的。

这种NK细胞介导的调控性反应在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中丧失,促进了TH17细胞极化,导致炎症加剧;这一局部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了NK细胞的调控功能,导致母胎耐受平衡被打破,造成妊娠失败。

新研究证实NK细胞作为调节性细胞抑制了TH17介导的炎性反应,维持了耐受平衡,从而保障了妊娠正常进行。这对更好的理解NK细胞的调节功能,深入研究胚胎耐受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作者简介:

魏海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安徽。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主任,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编辑部主任。

中国免疫学会终身会员、理事,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2002年以来为首承担参加了9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1项(国内负责人)。

近5年在J Immunol,Plos Pathoge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Hepatology,PNAS,J Hepat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5篇。

《介导肝脏免疫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分别于2007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主要研究兴趣: 1. NK细胞亚群与重要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组织居留NK细胞(ThNK)与肝炎、哮喘、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ThNK与肿瘤免疫逃逸及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 2. 基于天然免疫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研究以“预存免疫”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化疗”方案及抗肿瘤药物白细胞介素12的研制。

田志刚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成就及荣誉 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近年来共发表论文250余篇,英文刊物发表论文23篇,17篇收入SCI。在国内最先(1989年)综合系统地引入肿瘤生物治疗学。1989年创建国内第一家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机构(山东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并发起创建"中国免疫学会肿瘤生物治疗分会"并任副主任委员。

建成国家卫生部批准的首批"细胞治疗实验室",探索出三套肿瘤生物治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先后研制四类10余种单抗和PCR试剂盒。

自1990年起开展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先后研制了IL-2、IL-6、IL-10、IL-12、IL-15、IL-18、SCF、leptin等重组产品,部分转让中试工艺。被称为“中国免疫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