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发一家人合影 “忙碌一年后 一家人到照相馆合影”

2018-03-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张和谐美满的"全家福",或是辞旧迎新一刻最美的注释.昨天是除夕,羊城晚报记者试图在广州城内寻找曾经兴盛.如今日渐式微的老式照相馆,掀起那些

一张和谐美满的“全家福”,或是辞旧迎新一刻最美的注释。昨天是除夕,羊城晚报记者试图在广州城内寻找曾经兴盛、如今日渐式微的老式照相馆,掀起那些尘封的老广习俗,发掘市民拍摄“全家福”的故事。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时间长河里,老照片上的笑容证明那是“全家的幸福”。

艳芳照相馆于1912年在广州中山五路成立,并经营至今,它存藏着许多老广州人的“全家福”回忆。

我在艳芳工作40多年,见证了广州人拍“全家福”从热变冷。虽然,近几年,多多少少还是有街坊会在过年的时候来拍全家福,但和过去相比,变化还是很大的。比如,现在来拍照的很多都是两口子或者三口之家,以前都是一大家子人,几排人,上影楼,一个布景,有坐有站。而且,以前的人都是排着队来照相,队都排到楼梯上了,还要拿号才能上照相室,要开四五个影楼才忙得过来。

在那个数码时代还没来临的时候,街坊的老传统就是在忙碌一年后,一家人到照相馆合影留念。“全家福”是家庭记忆,以前那帮老街坊,每年都过来,我就会看到这个家庭添了个孙子,去年有了什么变化,今年又有了什么变化……这算是有趣的地方吧。不知不觉间,岁月不同了,自己变老了,后生也长大了。

现在已经过了“全家福”兴盛的时候了,就算有人来拍,也只用一个影楼就够了。所以,生意差了是必然的。

当然,这个习惯改变是很容易理解的,毕竟科技进步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相机,甚至手机、ipad都可以拍照,拍完了就在屏幕里慢慢挑,存成电子产品就可以了,连冲洗相片都省了。现在的年轻人,观念跟老一辈不同,习惯自然有变化。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家庭:那家人每年都来抢头位,我们大年初一一开门,他们一家就站在最前面,一定要第一个照,照第一张。后来我才知道,这家人的长辈是解放广州的师长。

“微微笑,不不,再笑开点……”昨日上午,在广州工作的郭先生携妻带子,到艳芳照相馆拍照。在灯光之下,摄影师对他们进行老式的“笑容指导”。

我们一家人从七年前开始,每年的1月30日都会来艳芳照“全家福”。因为我们的小孩是1月30日出生的,儿子出生后,夫妇俩就想每年在儿子生日的那天,三人一起照一张“全家福”,这也是记录儿子成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从他出世100天拍到他18岁,到时做成相簿作为成人礼物送给他。

为何七年都在艳芳拍照?主要是因为这里还有黑白照片,而这在广州已经不好找了。

我们的手机都能拍彩照,但彩照经不起摆放,感觉没那么好。自己小时候拍的黑白照片,几十年来都保存得很好,很清晰,就想拉儿子来照黑白相。

不过,我们很害怕这种“一直照下去”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广州只剩极少量能照黑白片的相馆。我们打电话到东山口那家老照相馆,他们说已经关门了。传统的好东西很多都日渐式微了啊。不知艳芳能撑多久,我们希望是越久越好。

每年来这里,我们都先拍一张小朋友的单人照,再拍一张三人“全家福”。有时候,家里的老人能赶上时间过来广州一起过节,也会一起再照一张。通常,我们不会特地赶在大年三十来照全家福,今年是例外,1月30日刚好撞上除夕,特别凑巧,也是一种特别的留念。

为了重温那些日渐远去的老习惯,腾讯近日主办了“这一年,用心拍张全家福”活动,走进全国各地多个家庭,为大众拍摄久违的“全家福”。

自述主角:吴女士、林女士

吴女士:

我看到腾讯的这个活动,感觉挺有趣的,就参加了。虽然,自己以前也不时会和家人拍“全家福”,但没有很坚持,现在主要想记录下自己孩子的成长变化,想一直拍下去。今年我们参加了活动,拍照的时候都很开心很快乐。不要说以后再看照片会感慨万千,就是拍摄“全家福”的过程本身就很温馨。

平时因为工作忙,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宝贵,因此更加珍惜这样的时光,记录下家庭点点滴滴的变化。

我参加了这个活动,但因为临时有事,没能拍成,不过我相信,有机会还是会和家人一起拍全家福。由于家中人口比较多,要协调时间也不是很容易,所以,不一定要过年才拍。

我家里一直有拍“全家福”的传统,这几年都是自己拍,对穿着打扮也不是特别讲究。不像我小时候,大概是上世纪80、90年代,物资不足,生活环境也不太好,过年拍“全家福”时,会特地穿得很漂亮,去影楼照的话,还会换上影楼的衣服。现在大家都有照相机,可以随时拍,也不会特地打扮了。

不过,这不代表不重视,最近我做了一个照片输出,把以往与家人的合照和自己的照片整理在一起,配上文字,也算是一个温馨的纪念。

何裕华、张琬晶

(原标题:“忙碌一年后,一家人到照相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