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震四大 王燕生:提炼生命——序商震诗集《大漠孤烟》

2017-10-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商震的诗集<大漠孤烟>磨了二十四年.在不乏浮躁的诗坛和社会,耐得住寂寞,不刻意追求,是一种不易达到的境界.逃避诱惑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商震的诗集《大漠孤烟》磨了二十四年。在不乏浮躁的诗坛和社会,耐得住寂寞,不刻意追求,是一种不易达到的境界。逃避诱惑,把浓化谈,是一门哲学,也是艺术。

    如今,由于外因促成,他把写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诗汇集出版,总是件让人高兴的好事,可以当作一次检阅,审视来路;可以当作一次奠基,面向未来;何况还可以为飘泊的诗魂寻到一处栖身之地呢!

    商震是抚顺诸多诗人中我认识最晚的一位。几次到这座名存实亡的“煤都”,他都奔波于故乡和大连之间,失之交臂。直到1993年秋,于盘锦一次诗会上才得以相见。

当时,他已是北京一家诗刊的副主编。精灵,豪爽,重感情,是那类为朋友敢两肋插刀的人。而且爱岗敬业,热心诗歌事业,扶植了不少新人。对自己的写作,他看得不重,不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就是遗忘在替他人做嫁衣裳中。

    能够专心致志地写诗,是种让人肃然起敬的修为。然而,商震不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民以食为天”,他还有比写诗更重要的事要做。不把写诗当作任务,当作敲门砖、铺路石,这样反倒让他拥有了心灵自由的空间。

当夜有所思、心有所动、情有所钟,这时他才赶赴缪斯的约会。意切情深中更显现出一个“真”字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诗写得不很成功,但它们都会让我想到一些人,一些事,一段时间……”诗是他的心路。

     经过月积年累,时间跨度大,题材宽泛,风格有变,是这部诗集的表层现象,确实可以看出商震在艺术追求中的一些轨迹。不过,往深处看,诗核中可以发芽,可以破土的,是对一种命运的呈示和拷问,是陷入困顿时的突围与抗争。

这和他多年来居无定所,为生存奔波的境遇不无关系。但是,它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体验,它反映的恰恰是现代生活中人类普遍的情状。

    工业文明也好,市场经济也罢,从物质到精神,都夹杂着不和谐的音响。你可以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但无法逃脱丑陋和污秽对你的包围和袭扰;你明知不能改变一切,却不能不做出最原始的本能反应。

这种主观与客观的脱轨,情感与理智的背离,造成社会和心灵的巨大创伤。当你试图打开通往世界大门的时候,猛然发现已丢失了钥匙。在一系列对社会、人生思考的作品中,我以为《墙》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这种困境。

这是井底下的墙,很坚固,很冷,没有眼泪,没有爱情,“每一块砖缝都呲着滴血的牙齿”。这并不可怕,其悲剧性在于无论你如何“用血去贿赂太阳”,“我惟一的路是走在墙上”。在不断地挤压中,尽管“我的身体四面漏风”,“我敲敲自己的身体/已发出空空的响声”,但这既不是悲观厌世的哀叹,更不表明世界末日来临。

它恰恰是一种警醒。是一座新建造的出发营地。环视宇宙人寰,诗人点亮心中的圣火,一方面期待“下一场雪多好/让我的梦也洁白清凉”,另一方面又喊出了“妈妈,我要回家”!

“雪”,“妈妈”和“家”所涵盖的象征力量,犹如一只巨鼎的三足,足以支撑起人类的精神家园。     商震还有不少寄情于天风海韵,神游于绿野大漠,浸沉于友情亲情的诗篇,也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它们往往在平凡之中闪现哲思的灵光,展示诗人的襟怀和气度,以及现实生活中逐渐消隐的那份率真;这些都是他对他个体生命的提炼。     商震不断用火种点燃别人的炉膛,且无怨无悔。我只提醒一句:不要让你的诗歌小鸟受冷挨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