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伟力合创投 力合创投董事长冯冠平:创业板是科技企业福音
冯冠平认为,创业板即将推出,对于科技成长型企业来说是一个福音。在他看来,创业板和科技界的关系非常密切,创业板为这些高速成长企业建立了一个交易市场,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创业板的启动跟科技界、创业企业、风险投资都密切相关。
他认为,创投机构在这一产业链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创业板的财富效应有利于科技界推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市场效益的项目,而创投就是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扶植,提供各方面支持,减少企业的“死亡率”,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创投也会因此获得更好的回报,促使创投去投资更多的科技企业。这个机制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整个产业链不断优化。
长期困扰我国科技界的问题之一,是如何使大批科技成果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冯冠平认为,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选题。科技人员应该深化对中国产业的了解,应该知道该研究成果在生产实际中是否有用途;二是转化。通常来讲,如果科研项目投入是1,转化中一定要投资到10,在商品转化中一定要投资到100。
但我国一些企业还没有快速地发展起来,还没有实力大量在成果转化方面投入,所以要强调大学、风险投资,与产业界一起做好转化工作。
冯冠平介绍,十几年来,力合创投共投了70多家企业,其中自己创立的企业大概有48家,投资的企业有23家,大多是创业初期的投资项目。他认为,做创投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能够和这些优秀创业企业一起成长,而不单单是赚了多少钱。
为创业企业服务
冯冠平认为,本土投资机构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中国的情况比较了解。他强调不干预创业企业的经营,但是要做好服务工作。他认为,力合创投有一个很大优势,就是他们所投资的很多项目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孵化出来的,所以比较了解这些企业,知道他们的需要,知道如何一步步扶植企业的发展。
冯冠平说,国外创投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本土创投学习,但他们的一些做法主要是为了保护创投企业自身的利益,例如对赌条款、回购条款、一票否决制等。他认为除了对赌条款可以实施外,其他的做不好可能会加速企业的死亡,所以力合创投对于初创型企业不设回购条款和一票否决制。
谈到力合创投退出企业的标准时,冯冠平称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价格问题,另一个则是考虑对企业发展是否有利。研究院孵化的第一家企业叫深讯公司,几年以后微软公司非常看好这家企业,想收购这家企业的股权。冯冠平考虑到微软公司开出了很好的价码,并且把股权转让给微软对这家企业也非常有利,从而进行了股权转让,企业与研究院实现了双赢。
“三不投”与“四不像”
在冯冠平眼里,没有不好的行业,关键是要选择好行业里的好企业。冯冠平表示,力合创投的投资理念就是投一些早期项目。他有一个“三不投”理论:大家一致赞成的项目不投;大家一致反对的项目不投;太超前或不超前的项目不投。
冯冠平解释道,他强调风险投资,大家一致同意的项目就没什么风险了,没有风险说明这个项目别人已经做过或没有太大发展前途;项目太超前在短期内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在短期内不产生经济效益,仅仅靠股东维持是很困难的。
在被问及如何复制深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孵化器的模式时,冯冠平讲起了他们的“四不象”理念:既是一个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文化不一样;既是一个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目标不一样;既是一个研究院所又不完全像研究院所,功能不一样;既是一个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机制不一样。
据他介绍,目前深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孵化器模式影响力不断扩大,部分高校、地方政府在学习考察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后,建立了自己的孵化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认为,这些研究院对促进地方经济会发挥很好的作用,但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机制体制的创新;二是注重科技与企业相结合;三是科技和金融相结合。
成长期企业PE高于8倍不投
冯冠平把企业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创期、成长期和收获期。力合创投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没有市盈率要求,但对于成长期的企业会有。冯冠平表示,成长期企业PE高于8倍一般不会投,成长期阶段PE在6至8倍是比较合理的。
一般来讲,估值在大家看好时给的PE就高,2000年时给的PE就达到10倍甚至更高,2008年有的PE更给到10倍、15倍。给出那么高的PE,上市后PE就会高达20倍甚至30倍,所投企业也不一定成功,不成功便无法赚钱。他说,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尽相同,主要看投入时间,投得晚PE自然高,这是合理的,因为风险相对少了。
冯冠平认为,对创业板的企业只看PE还很难说明问题,投资者还要对创业板企业进行充分的调查,对企业发展的想象力进行评估。
本土创投将超越外资创投
冯冠平表示,外资创投通常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资金方面的优势,二是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但本土创投也有其自身优势,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现在“不差钱”,金融危机以后国外创投要筹集资金有一定困难,所以在资金方面外资创投并不一定有太大的优势,国内创投也能筹集到比较多的资金。
管理经验方面,国内创投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已出现很多比较成功的企业与案例,不只是力合创投,还有很多成功的本土创投,像深圳市创新投等就已投资了很多企业。他希望本土创投加强与创新型企业管理团队的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他认为,今后五到十年,本土创投一定会超过外资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