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年作家葛亮来渝开聊:下部作品是悬疑风知名青年作家葛亮来渝开聊:下部作品是悬疑风
19日,葛亮作客方所重庆店。
长篇小说《朱雀》、《北鸢》的推出,不仅让葛亮的名字一时间炙手可热了起来,也让这个青年作家的“家世”成了书迷们阅读之余津津乐道的话题:书中主人公之一毛克俞的原型、著名艺术史学者葛康俞就是葛亮的祖父。
抗战烽烟中,葛康俞曾来到重庆江津,并在此写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艺术史巨著《据几曾看》。19日,葛亮回到祖父生活过的的重庆,作客方所重庆店开讲并接受了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很感恩家族给自己写作留下的那些烙印。
如果在网上搜葛亮的名字,除了作品,还有一个标签:“写二代”。这主要就是指他的家族里出过在整个文化界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著名艺术史学者葛康俞。上世纪40年代,葛康俞来到重庆江津,并写下了艺术史巨作《据几曾看》。王世襄都盛赞为“不下黄宾虹”。
“确实这段在重庆的经历对我祖父的影响很大。”19日下午,葛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据几曾看》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纯艺术论著,这也可以看出他在重庆江津的这段生活是非常重要、对他影响蛮大的。”
葛亮从来都不避讳在自己去年推出的小说《北鸢》中的主人公毛克俞原型就是自己的祖父。“因为写作的初衷我就是想写一部和家里有关的非虚构作品的。”葛亮说,祖父那一辈的过往刚好交叠于1930年代中国的历史。葛亮说,尽管最后自己觉得通过虚构小说(即《北鸢》)来呈现这些故事是更有温度的一种处理,但自己仍在动笔前就做了非常多基于事实的访谈。
当记者问起接下来还有什么创作计划时,葛亮说:“明年初应该就有一部新作品和大家见面。这次是悬疑风。”葛亮说,这是自己喜欢的风格,“在一个非常状态下去拷问人性,同时也融合了我自己的审美的因子在其中,这很有趣。”
葛亮目前在香港浸会大学任中文系副教授,他创作方面的时间安排自然也和平时的教学息息相关。“平时的教学时间安排还是很紧的,所以我的长篇写作一般都只放在暑假。”葛亮说,这也是自己写作一向的习惯,“我觉得写长篇是需要贯通的气韵的。”
作者简介
葛亮,1978年生于南京。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已出版有小说集《七声》、《谜鸦》、《浣熊》、《戏年》、《相忘江湖的鱼》,长篇小说《朱雀》、《北鸢》等。作品先后获得过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