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如何养生保健
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从8日开始,进入了“三九天”,也就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段。相信怕冷的女性早已经感觉到了,天气的寒冷让人不觉心寒。三九天如何养生呢?
在寒冬,由于干冷的气候,人体的表皮层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造成皮肤层血液循环减慢,皮脂腺与汗腺功能降低,导致皮表的水分与脂肪含量大减,若再加上冷风吹拂,更大大减弱了皮肤的抵抗力,因此,冬天的皮肤容易变干糙、敏感、甚至皲裂。在饮食方面,可多服用含黏液质的食品,如蜂蜜、海参、木耳、水梨、蹄筋等,以提高血液中胶质含量,增加细胞内水分的保存。
饮水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还是一种理想的保健手段,尤其是在一早一晚──
冬季,因气候寒冷,活动量相对减少,机体失水量较少,一些老年人便少饮甚至不饮水,有的只是感到口渴时才饮水,这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一旦出现渴感就表明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出现轻度脱水,对身体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冬季,老年人应保持经常饮水的良好习惯,每天有规律地分段定时饮足适量的水,尤其是要饮好“两头水”──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应各饮一大杯水,这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水在人体内起“润滑”作用。缺水会使关节、脏器及组织细胞相互间的“摩擦”增大,诱发相关疾病。呼吸需要水的作用。肺只有在湿润的情况下,方能顺利地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体内“供水”不足,呼吸就要受影响。
水有助于代谢体内毒素。人体各脏器细胞内的水每隔几天就得更新一次,如果摄入的水量不足 ,不能及时进行水更新,会致使代谢产物不能排出而影响细胞水的洁净。代谢毒物淤积在体内的相关组织中,就会造成细胞的水“污染” ,进而损害细胞并导致疾病发生,甚至会产生癌变。
不少老年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发生或症状的加重,都与体内水分不足有关。这主要是老年人因为机体自然衰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呈退化之势,如果体内缺水,不仅会加速衰老进程,还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如皮肤皱缩,肌肉变得软弱无力,体内代谢产生滞留,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机体不适,如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乏力等,并能诱发各种病变。
人在一夜的睡眠中,由于出汗和尿液的排放,早晨起床时,体内缺乏水分;睡眠时由于血流量不足,血管会变得细小。早晨胃肠道已被排空,此时喝上一大杯水,能很快被吸收进血液循环,对血液起到稀释作用,从而对体内各器官组织进行一次“内部洗涤” ,增强肝脏的排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另外,血液浓度降低,又可促进血液正常循环,有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死。
冬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由于体质较弱,尤其要注意保养。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详细记载:“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段话阐述了冬季生活起居及精神调摄的原则。
强调在生机潜伏、万物闭藏的冬季里,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具体的方法是“早睡晚起” ,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阳气外泄。所以,提醒平时习惯早起外出运动的老年朋友,在隆冬季节里,应待阳光出现,并做好保暖防护再出门,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受寒,或发生高血压、中风、冠心病发作等意外。
由于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温度本来就比较低,而且四肢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温度,使关节僵硬,血液循环差,因而疼痛不止。因此,关节炎患者在寒冬须加强保暖。若能在冬季临睡前温水泡足,不但可以活血通络有益关节,并可安神宁志,促进睡眠。
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开门开窗,加之现在家庭安装的空调越来越多。在空调房间内,往往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良。同时,室内外温差较大,还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