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五百年前佛祖释迦牟尼遗物

2017-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都宝光寺东方丈是二十五代方丈意寂大和尚居住之地,环境清幽,禅机深藏,平时大门紧闭一般游人无缘进入,因为这里供奉着宝光寺"镇寺之宝",二千五

新都宝光寺东方丈是二十五代方丈意寂大和尚居住之地,环境清幽,禅机深藏,平时大门紧闭一般游人无缘进入,因为这里供奉着宝光寺“镇寺之宝”,二千五百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圆寂遗存——佛门圣宝舍利子。

舍利,梵语的音译,佛教指佛陀圆寂后身骨、头发、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珠状结晶体,圆明晶莹,坚固不碎。对佛教来说,舍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圣物,常见有三种: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发舍利,红色的肉舍利。只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有五色光泽。

佛祖释迦牟尼,名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迦毗罗卫国王之子,今位于尼泊尔边界附近的印度东北部。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大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同代。公元前486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佛陀在拘尸那枷城附近的菩提树下涅槃,时年80岁。

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遗留下佛指、佛牙、骨、发等舍利,佛教《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有舍利八斛四斗。”。弟子们将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细心收殓保存,安葬于圣地王舍城,并起塔供养。

当佛教徒再也无法向佛祖本人顶礼膜拜的时候,便把其虔诚之心转向了佛祖遗存的舍利。这样,舍利便被赋予了神圣无比的涵义,扮演了至高无上的角色。当时古印度摩揭陀国、迦毗罗卫国等八个国王为争夺佛舍利,率领大军前去索取。为避免战争,一位僧侣贵族婆罗门从中调解,于是舍利被分为八份,各国把分到的舍利带回国建塔安葬供养,这次历史事件佛教称为“八王分舍利”。

二百多年之后的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国王阿育王皈依佛教宣布佛教为国教,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立石柱、开石壁,刊刻其有关诏令。召集全国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并派出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国家和地区传播佛教。

佛教《大正藏·阿育王經》說,阿育王役使鬼神一夜间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同時挖掘当年八國修建的塔,取出舍利重分为八万四千份以宝匣盛裝,在世界各地建造世尊舍利塔供养,及供世人瞻礼膜拜。

据古碑文记载,阿育王塔在中国有十九座,而宝光寺塔为其中一座。唐代中和元年(881),唐僖宗李儇入蜀,见宝光寺地下霞光涌聚,挖掘得阿育王石函宝匣,藏有佛舍利十三粒,因此建造了十三级宝光舍利塔。

清代光绪三十年,宝光寺高僧真修和尚到印度朝拜释迦牟尼圣迹,来到锡兰国的楞伽山。他见到寺塔内的舍利子连续十二天绕塔不止,锡兰国王被中国和尚的虔诚所感动,便赐与佛舍利十五粒。真修归国后赠送给宝光寺黑、白两粒舍利子,寺僧将两粒佛舍利安放水晶球中罩以精美的小金塔,题曰:“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张德全 谭书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