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祖昌故居观后感 钱钟书故居观后感
据说钱钟书在16岁时被父亲在此责打,才知开窍,此后便一鸣惊人。他在19岁时,因优异的中英文水平,被清华大学破格录龋此后他更加努力,扬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还是忏悔在书上写下心得体会,被清华学子称为“钱批”。钱钟书过目不忘的本领与十足的干劲被外文系教授吴宓所看好,将他称为“人中之龙”。
春天繁忙的播种,预示着秋天丰硕的收成。经过几年的深造,钱钟书在文学与外文方面有了大大的提高,不仅获得了牛津大学学位与文学学士学位,还凭借出色的外文与中国文学而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1978年有着超强语言功底的钱钟书,在外国用多种语言进行讲学,引起了国内外不小的轰动,一些外国人士认为诺贝尔奖唯钱钟书所有。这不仅让外国人对钱钟书有了新的了解,也让他们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钱钟书不因有才华而到处炫耀,而是低调做人,辅仁中学想将一座楼取名为“中书楼”,却被钱钟书婉言拒绝。钱钟书过世后,他妻子杨绛也应他要求,未开追悼会。体现了他崇高的人格精神。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能像钱中书一样掌握多国语言;有多少学者能像钱中书一样默默奉献。我们要学习他朴素的作风,刻苦的精神,低调的做人。为学校争光,为无锡添彩!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有诗评价:管窥锥指自成编 烟海苍茫罩九天 。直面沉浮犹戏谑 恣情臧否恁狂癫。中西交错通幽径今古相承赏妙椽。可叹中书君去后 不知学问只知钱。
作为21世纪新青年,我们应该向钱钟书这样的老前辈学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即使没有大师的才华,我们也应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到无锡时,在地图上众多名胜景区,我一眼便看见了钱钟书故居,瞬时仿佛一缕书香飘来,立觉幽明清爽。也许是因为在众多景区中,只有钱钟书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比较熟悉,又或者在这日益趋同的都市中,正是这一缕书香飘逸,使无锡更有内涵。
之后的一些日子,随着对无锡的一点点了解,突然就有了这么个机会,我站在了钱钟书故居的大木门前。有点不知所措,有些措手不及,我该以怎样的心情,揣带怎样的感慨,踏入这镌刻着时代陈迹、文化深蕴的江南小院,该以怎样的表情面对这即将映入眼帘的文学大师的旧年风采,以及后辈们对他的瞻仰与敬佩?有一丝胆怯,我怕我看到的一切将颠覆这位文学大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有一丝期盼,因为我对他的了解毕竟肤浅。
而当我终于踏入这扇与周围都市风格格格不入的古典雅致的木门,我感到一阵欣慰,它的一切和我料想的一样,它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位大师的品格没错,幽雅、宁静、恬淡,一缕书香从堂屋中犹如闲情漫步一般靠近我们,直让我们这些读了十二年书的所谓学子感到羞愧。
精致的江南小院里涌出的却是一股豪情大气,一种我们无法企及的至尚的书香气,一种让人不禁伫足的清幽气息。
远离喧嚣主街的巷落深处,我们走入这小小的庭院。四周静悄悄的,没有其它游客,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安静地在办公室看报纸,似乎也被书香气感染了一般,宁静淡泊。虽已入秋,但庭院绿荫依旧,路砖上爬满青苔,似乎也想沾些大师的文学豪气。
院落一角一方褐釉老缸,几尾纯红的鲤鱼慢悠悠地摆着尾,悠然自得。偶然风过,叶起沙沙,彷徨间,时光如飘落。清末时的建筑,古色古香,窗板镂空的雕纹,厅堂规矩的布置,还有扁额——绳武堂。一切的一切,好像进入了某部电影的拍摄现场,仿佛一会儿就会有穿着青蓝长袍的青年绅士坐于堂上,穿着精美旗袍,头挽花髻的年轻女子莞尔一笑奉上茶来。那是只属于他的时代的怀旧色,可望而不可即的忧伤与感叹。
按顺序游览毕钱钟书故居的每一个房间,对于这位学贯古今中西的大学者,我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据说他名字的来源是因为抓周时抓了一本书,由此“钟书”。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另一位大文豪——沈从文先生,据说也是因为相同的原因而就此“从文”。
两位带着书香降临这浑浊人世的先生无独有偶的共同选择了这条从前无意识选择的路,并无独有偶的一起看清了人世的污浊;然而这时他们选择了各自不同的方向:沈从文先生选择了回避,他极力歌颂真善美,不理会现实黑暗;而钱钟书先生选择直面这黑暗的世界,尽其所能抨击这吃人不眨眼的腐烂的社会。而最终两人的目的又汇在了一起,那便是对新世界的希望,也是我们应继承的希望。
最后即将离开时,我伫立回望,蓦得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纪念馆,也是一样的冷清。但也许对一生淡泊的二位文学大师来说,这份冷清更是他们所希望的宁静吧?我不敢再多打扰,跨出这江南小院的门槛,手中滑过一缕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