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涛刘小华刘小龙】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称“五年崛起看湛江”
省委、省政府近期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下称《决定》)中,给湛江未来发展设定了2017年奔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就湛江现在的发展情况,要达到这个目标会不会有压力?如何解决?
刘小华:湛江的情况是“人口大市、经济小市”,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00亿元,排全省第九位,这样乍一看来还可以;不过人均生产总值算下来只有26763元,排全省第十五位,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9%、广东平均水平的49%,这样看就不行了,不到全省的一半。目前来说,发展不足是湛江的最大问题,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加速发展,用加速发展来做大做优经济“蛋糕”,解决湛江其它问题。
这两年,(湛江)某些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还不够理想,但我们(现在)是在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湛江将在未来三四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宝钢、中科炼化等重点项目克难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顺利建设,城市扩容提质拉开新格局,县域经济普遍提速等,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动湛江五年崛起、2017年人均G D 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信心和决心。
湛江中科炼化2016年要建成,南方报业:谈到湛江的大项目,社会上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和猜测,说湛江宝钢项目工地实际上没有开工,中科炼化项目还没有完全落实,你能否透露下这两个大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刘小华:湛江宝钢项目今年5月份已全面开工,按照时间进度,2015年要竣工,2016年要投产。中科炼化项目,计划2016年建成1500万吨原油加工项目和100万吨乙烯项目,也就是说2016年底,整个项目要建成。
南方报业:除了上面两大项目,湛江近年来还引进了其它许多的大项目,提出了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怎么才能落实这些大项目和实现提出的口号?
刘小华:的确,湛江提出“豪情满怀创大业,五年崛起看湛江”的口号。不怕没有口号,就怕空喊口号。我常说的抓工作就是六个字:“项目,项目,项目”,而要抓好好项目就需要“亲力亲为,亲力亲为,亲力亲为”。湛江的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宝钢、中科炼化两大龙头将于2016年投产,届时湛江工业总产值达5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850亿元,工业占G D P的比重达46%以上。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累计完成2000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5%以上。打造年产值超千亿元企业2家,超百亿元企业或企业集群10家(个),超十亿元企业30家;培育1个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10个超100亿元的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湛江宝钢项目要让结果去说话。
南方报业:湛江宝钢项目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议论也比较多。
刘小华:宝钢钢铁项目落户湛江,我们的理解是,这首先是市场资源配置科学的选择,它省掉了两个2000公里,一是项目距离矿石市场近,拉近了一千多公里;另外是离钢材工业市场近,辐射整个珠三角以及环珠三角钢材市场大区域。宝钢自己曾测算过,在湛江建钢铁项目,每吨钢材可节省成本160元左右,有巨大竞争力,目前钢铁厂利润在2.5%左右,光这个就省出160元,那肯定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同时这也是减量置换的一个产物。是在淘汰1500万吨钢铁企业落后产能后,换了这1000万吨的先进钢铁企业,它不是重复建设,也不是在增加产量。2008年,我在河源当市长时,就淘汰了370万吨落后的钢铁厂产能。
它又是一个循环经济的示范项目,它和中科炼化项目是隔墙建设,很多资源可以共享,包括气、热、渣都可以共同处理循环使用。我们知道,这个项目上,大家吵吵闹闹,有些议论,我们湛江不想参与这个讨论,我们就是干,国家批准了这个项目,我们就干,让实践去证明,让结果去说话。1370亿打造海陆空立体交通。
南方报业:交通瓶颈是制约粤东西北发展的重要环节,湛江在突破这一难题上会有哪些举措?
刘小华:未来三到五年,湛江市要安排1370亿元的总投资,打造46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到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方面,其中如湛江国际机场、深湛高铁茂湛段、湛江港30万吨级双向航道、汕湛高速公路湛江段等着力要推进的项目。力争到2016年,湛江市能够初步实现市区成环、湾区成环、半岛成环,市外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快速、村村通公路,建成连接周边市区特别是珠三角的“两小时生活圈”的海陆空并举的现代化快速交通运输体系。
这些项目里,像大家比较关心的茂湛高铁,今年7月29日已经动工开始建设了,争取年底建成通车;湛江国际机场,现在选址初步定在湛江吴川市,靠近茂名,辐射茂名,为将来周边2千万人口服务。
海东新区要建成南海战略重大平台
南方报业:湛江在城市扩容提质方面有哪些举措?
刘小华:在城市扩容发展方面,我们突出抓好海东新区的规划建设。海东新区被省列为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的四个重点建设新区之一,远景规划总面积为228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到2016年开发建设起步区16.8平方公里,加上部分核心区共22平方公里。
我们的目标思路是: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把海东新区建设成为南海战略的重大平台、国际合作的重要门户、都市经济的新兴载体和宜居宜业的海湾新城。
在城市强芯提质方面,实施大街大路“白改黑”、小街小巷“旧改新”工程,加快建成湛江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水上运动中心、霞山“法式风情街”、赤坎“民国风情街”等项目,并于今年内在调顺岛启动建设湛江大剧院(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广场等系列骨干文化设施。同时积极推进城镇群建设,把5个县城规划建设成为30万到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把部分有条件的中心镇规划建设成为10万到30万人口的小城市。
五城同创今年冲刺国家卫生城市。
南方报业:《决定》中说到发展经济要守住社会不能乱,环境不能坏这两条底线,湛江市如何做到“既要崛起,又要蓝天碧水”?
刘小华: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但乱发展就是一条绝路。湛江是美丽的北热带滨海城市,三面临海,四季花香,城市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前三位,近海水质全国最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湛江人民引以为傲的巨大优势,也是湛江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对工业项目实行入园集聚发展,并加快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利用钢铁、炼化两大项目“隔墙建设”优势,努力把东海岛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先后对非法采矿、非法抽沙、非法排污、违规规模养猪场等进行专项整治,去年投入近3亿元开展湛江湾清障行动,今年又开展城市饮用水源保护行动,对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以及市区备用水源赤坎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有序推进“五城同创”,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冲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14年至2016年陆续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南方报业联合采访团
南方都市报记者周松柏实习生邢玉超特约通讯员汪良波
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杂志、南方网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