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指南为你分析病状 8大主要治疗措施
概述
肺动脉高压是指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3.33kPa(25mmHg)或运动时>4kPa(30mmHg)者。由于肺血管阻力为肺动脉平均压和肺静脉平均压之差与肺血流量之比,即肺动脉平均压为肺静脉平均压加上肺血管阻力与肺血流量乘积之和,因此凡引起肺静脉压、肺血流量和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因素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肺动脉高压病因:
一、肺动脉血流量增加
1、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异常: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永久性动脉干。
2、后天获得性心内分流:主动脉瘤破裂或主动脉Valsalva动脉瘤破入右心室或右心房,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缺损)。
二、肺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1、肺血管床缩小: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栓塞。
2、肺动脉管壁病变:
(1)肺动脉炎:雷诺综合征、硬皮病、局限性皮肤内钙质沉着、雷诺现象、指(趾)硬皮病及毛细管扩张综合征(CREST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神经炎、皮肌炎、肉芽肿动脉炎、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大动脉炎。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丛性肺血管病、微血栓形成、肺静脉堵塞病。
(3)肺动脉先天性狭窄。
3、肺纤维化或肺间质肉芽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放射性肺纤维化、粟粒性肺结核、尘肺、肺癌、肺囊性纤维化、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4、低氧血症致肺血管痉挛:
(1)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2)呼吸运动障碍:胸膜病、胸廓畸形、多发性脊髓灰质炎、肌萎缩、肥胖症。
(3)高原缺氧。
5、血黏度改变:血浆黏度增加、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积聚性增加、红细胞硬度增加。
三、肺静脉压增高
1、肺静脉堵塞:纵隔肿瘤或肉芽肿病、纵隔障炎、先天性肺静脉狭窄。
2、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二尖瓣狭窄或闭锁不全、二尖瓣环钙化、左房黏液瘤、三房心。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包括:
1、适当调整日常体力活动。目前尚不清楚体力活动能否延缓肺动脉高压的发展,但患者体力活动强度应以不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晕厥和胸痛)为宜,活动应避免在餐后、气温过高及过低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调整日常活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症状发生。
2、避免到高海拔地区。低氧能够加重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收缩,海拔1500米到2000米为轻度低压性低氧区,因此,应建议患者避免到此类地区。商业飞机上的环境类似于海拔1500米到2500米的状态,应建议患者乘坐时吸氧。
3、预防感染。肺动脉高压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且耐受性差,肺炎占总死亡原因的7%,因此应及早诊断、积极治疗。推荐使用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采用静脉导管持续给予前列环素的患者,若出现持续发热,应警惕导管途径的感染。
4、育龄妇女应采取适宜方法避孕。尽管有IPAH患者成功怀孕、分娩的报道,但通常怀孕和分娩会使患者病情恶化、导致死亡,其中重度肺血管病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0%~50%,故指南强烈推荐,育龄期妇女都应采取适宜的方法避孕,若怀孕应及时终止妊娠。对于何种避孕方法是最佳选择,目前尚无确切定论,若采用激素药物避孕,应考虑到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绝经期妇女是否应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尚不明确。指南建议仅在症状无法耐受的情况下使用激素,并考虑加用抗凝剂。
5、血红蛋白水平。肺动脉高压患者对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耐受性很差,即使轻度贫血也应及时处理。另一方面,长期处于低氧血症患者(如存在右向左分流)往往出现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比积升高。当患者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伴有红细胞比积超过65%时,可考虑放血疗法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向组织释放氧的能力。
6、心理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年龄中位数为40岁),因体力活动受限而打乱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而且常受到一些来自非专业人员有关此病不正确信息的影响,所以许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因此应为患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与家属配合积极治疗,必要时建议患者接受心理医师的治疗。
7、药物治疗包括有口服抗凝剂、利尿剂、吸氧、洋地黄类药物、多巴胺、钙通道阻滞剂、合成的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联合治疗等。
8、择期手术包括房间隔球囊造口术(介入手术)和肺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