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三版黄达 黄达《金融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17-08-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企业而言,利率是决定企业交易货币需求和储备需求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企业自有资金率较低,借入资金占很大比重,如果借入资金利率很高,会直接增加企

对企业而言,利率是决定企业交易货币需求和储备需求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企业自有资金率较低,借入资金占很大比重,如果借入资金利率很高,会直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那么,企业就会压缩用于增加存货的投资,从而持有相对多的货币余额。

同时,也会增加满足储备动机的货币需求。利率对企业投资性货币需求的影响是,也在存款利率较高时,特别是高于金融资产收益率和预期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企业投资欲望会受到抑制,使存款货币余额上升,投资性货币需求增加。

5.为什么应该将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结合起来考察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

答: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就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将机会成本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或函数,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问题的典型表现。其目的在于说明利率和价格变动这类因素对货币持有主体可能造成的潜在收益或损失,以及这种潜在收益或损失对微观主体货币需求行为的影响。

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是货币当局决策者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而判断总体货币需求的变动是决定货币供给的关键。从宏观角度估算货币需求,需要利用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宏观模型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反映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不考察各种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主要是关心市场供给、收入这类指标的变化。

对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其着力点在于建立可以更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据以剖析货币需求变化的原因;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则在于根据可以解释货币需求的变量(其中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和一些重要的机会成本变量)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这两者是不能偏废的。

在看到微观货币需求模型的优点时,也必须注意不能轻视宏观分析。抽象推论,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其总和就是总体的货币需求,似乎通过估算微观主体货币需求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即可。事实上这是行不通的。假如要这样估算,那就必须:(1)区分微观主体的各种类型,如企业、事业、个人,个人还要分工人、农民等;(2)每一种类型又要区分为多少组,然后是抽样调查、分析计量、逐层汇总。

姑且不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能否承担得起,也不说所需的时间可能使得计算出来的结果已大大失去时效,就是难以避免的误差累积也无法令人相信计量出来的结果有实用价值。

这就是说,无论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分析有多大进展,有如何重要的意义,也不能排斥宏观角度分析的作用及其独立地位。

所以,重要的是研究中两者的相互推动,实践中两者的相互配合。

6.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有哪些是应该考虑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内的,有哪些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用以判别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答:(1)现代货币理论侧重于从微观主体的行为考察货币需求,探讨微观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货币需求量的决定。以凯恩斯作为先导的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认为,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则认为,经济中的许多变量,如价格、股息、债券利息、恒久性收入等都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货币学派继承并强调了凯恩斯关于货币是一种资产的观点,如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息”。

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中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需求的数量决定着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过多或过少,而无论过多或过少,又会引致经济活动的过度扩张(过热)或是经济水平的降低(衰退)。

(2)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哪些是应该考虑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内的,有哪些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判别的决定界限可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因素的持续稳定性,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存在并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并保持稳定,一个易变和不稳定的变量是很难纳入模型的;二是相关因素的普遍性,因素对人们资产选择行为和货币需求要具有普遍的影响,对单个个体的影响不能随意扩大而纳入模型,变成影响整体的变量。

(3)基于此,利率、财富、流动性、收入等影响微观需求的因素应该考虑在货币需求模型以内,而暂时性收入、风险偏好程度等因素不应该进入模型。

7.是否需要构筑一个全球货币需求函数?

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其他国家,甚至出现世界性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从全球角度考虑货币需求,从而也要从全球角度控制货币供应量,即控制“世界货币供应量”,寻求世界货币需求与世界货币供给的平衡。

但是,构建全球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对不同国家发挥作用的途径、产生的效果等差别很大,不能简单地将各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加权平均。而且对这一问题考虑的进展取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各国对风险控制的能力,以及国际协调努力的程度等诸方面。当考虑到世界问题时,显然,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了。

8.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使货币需求发生变化的文字颇多,有的是严肃的学术探讨,有的则属于一般的联想。你看到过这方面的议论吗?从中形成了怎样的认识?

答:(1)信息技术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已经和即将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信息技术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货币需求的结构将发生变化。由于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以前经常使用现金进行支付的交易将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现金需求的增长应相对减缓。

②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增强。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既具有交易功能又具有投资功能的新型账户。而投资性货币需求受利率、汇率等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造成整个货币需求量的不稳定。

③货币流通速度将发生变化。由于电子货币便捷的支付功能,货币媒介商品和服务交易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从而某些口径的货币的流通速度将显著改变。

(2)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使对货币需求的管理和预测复杂化,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应该积极应对这种变化,提高货币供给的可控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

1.研究货币供给,首先必须弄清楚货币所包含的范围,这是题中之意。然而,现在区分货币与非货币成为一个难题。为什么?

答:(1)金融创新的影响。货币当局对不同口径货币的监测和控制,会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相应地做出反应。银行的金融创新就是典型的例子。比如,定期存款到期前不便于流动,于是创造易于变现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定期存款不能开支票,于是创造了自动转账制度;储蓄存款不能开支票,于是创造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等等。

这些都使得流动性加强了,并大大突破了原有货币层次的界限。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区分货币与非货币也就越来越困难,以致各国货币统计口径过一段时期就不得不进行调整。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繁荣,使得许多具有支付手段职能的工具曾出不穷,这些支付工具是否应该列入货币的范围;如果列入,应该如何监管、如何监测,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经济生活的参与者涉及整个社会,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工具错综复杂,如何区分其是否属于货币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在中国,由于金融管理比较严格,金融工具不仅种类少而且也较少变动,从而各层次货币供给间的界限也比较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更便于中央银行的监测和调控。但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这样的状况是不会一直维持下去的。

2.为什么要把货币供给划分为几个统计层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1)所谓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随着货币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从而使流通中货币形式多种多样,货币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

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其“货币性”是有差别的。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给,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

(2)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供给口径的具体层次划分上有许多不同观点,但在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这点上,看法却是一致的。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定期存款则需要经过提现或者说转成活期支票存款才有现实购买力,故流动性较弱。因此,“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现实购买力强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

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3.可翻阅几个国家中央银行的公报,对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货币供给口径有何异同点作些分析,并印证层次划分的依据。

答:(1)我国的货币主要做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 活期存款

M2=M1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其中,M1,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为广义货币量;M2-M1是准货币。

(2)美国现行货币供给各层次的定义为(已加以简化):

M1=处于国库、联邦储备系统和存款机构之外的通货 非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不包括存款机构、美国政府、外国银行和官方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其他各种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性质相近的存款(如NOW、ATS等)。

M2=M1 存款机构发行的隔夜回购协议和美国银行在世界上的分支机构向美国居民发行的隔夜欧洲美元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 储蓄和小额定期存款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金额(MMMFs)等。 M3=M2 大额定期存款 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等。

L=M3 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 短期国库券 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等。

(3)日本,现行的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则为:

M1=现金 活期存款(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M2 CD =M1 准货币 可转让存单

其中,“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CD是指可转让存单。

“M3 CD =M2 CD” 邮政、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放信托存款

广义流动性=M3 CD 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4)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货币供给口径,其中没有M1:

M0=银行发出的钞票和硬辅币 银行在英格兰银行中储备存款余额

M2=私人部门(指非金融业的工商企业和居民)中流通的钞票和硬辅币 私人部门在银行的无息即期存款 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中的小额英镑存款

M4=M2中的前两项 私人部门的有息英镑即期存款 私人部门在银行的定期英镑存款(包括英镑存单) 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互助协会的股份和存款(包括英镑存单)

M4c=M4 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的外币存款

M5=M4 私人部门持有的金融债券、国库券、地方当局存款、纳税存单和国民储蓄

以上几个国家具体的货币供给层次都验证了本章课后习题详解中题2关于货币流动性是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的基本依据。

4.在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供给调控机制中,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哪些工具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乘数?

答:(1)货币当局通常运用众所周知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并进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①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或出售债券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使基础货币或增或减。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可随之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亦随之减少。不过,是增减通货,还是增减准备金,还是两者在增减过程中的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从而货币供给量增减的规模也有所不同。

②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

基础货币量的政策。

再贴现率变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机制是: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会相应减少贷款数量;贴现率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则会产生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的作用。

③法定准备率也是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准备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会扩大货币供应量。

(2)公开市场操作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率可以作用于货币乘数。

5.能否根据本章所学原理分析一下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答:(1)一般情况下,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靠两种行为:一是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二是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

银行的准备金是基础货币,其中超过中央银行法定准备率规定的金额,是银行还没有依据它发放贷款的部分,因而没有存款货币的创造。在准备金总额不变时,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乘数就越小,相应地,货币供应量也越小;如果银行减少了超额准备金的保有数量,货币乘数会变大,货币供给也相应增加。

任何体制下的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均有超法定比率部分,问题只是为什么有时要增加超额准备金,有时却要减少超额准备金。在市场经济中,主要动机有两个:一个是成本和收益动机;另一个是风险规避动机。

保存超额准备的行为,不论起于何种动机,均意味着对准备存款比例的制约。在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准备存款,也即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业银行增加中央银行借款会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动机也是成本收益动机,而决定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则主要是市场利息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的贴现率。显然,市场利率的高低,正相关地影响从银行借款的多少;而中央银行贴现率的高低,对于商业银行借款数量的多少,则是负相关的。

(2)我国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目前,我国央行向各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一定的利率,但这一利率低于市场的贷款利率,这使各个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有一定的收益的。

如果考虑到呆坏账对银行贷款收益的侵蚀,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甚至优于银行贷款。因此目前大多商业银行持有一定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意味着货币创造乘数的减小,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央行票据来调整自己的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再贷款从中央银行获取准备金。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贷款增加存款准备金时,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扩大货币供给量;反之,则减少货币供应量。

6.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否有所变化?

答:(1)一般来讲,决定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影响的,是它们对资本的需求,从而对贷款的需求。这主要来自两方面:

①经营的扩大或收缩。经营扩大要求补充资本,补充资本的投入一般要求从补充货币资本开始。如果企业对货币资本的投入靠的是自身的积累,这不需要补充贷款;反之,则需要追加贷款。追加贷款,就不能不影响货币供给。至于企业是否要扩大经营,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是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发展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等等。

假设缺乏经营积极性成为某一时期企业行为的普遍特点,那么,再低的利息率也往往不能刺激对贷款的需求,货币供给也就缺乏扩大的基础。

②经营效益的高低。一般说来,不管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还是整个经济比例、结构有问题,都会造成资金周转率降低。信贷资金占用时间延长,在相同的产出水平下会相对增加对贷款的需求并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则会减小对于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压力。经营效益不好,以致出现亏损,企业不得不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