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豆腐的“黄金搭档” 这样吃效果不止翻倍!
豆腐不仅价格低廉,营养价值也极其丰富。每100克结实的豆腐中,水分占69.8%,含蛋白质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纤维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热量。
豆腐中所含的植物性蛋白质比肉类还要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对龋齿或胃肠能力降低的人,豆腐是最理想的食品。豆腐中所含的脂肪是植物性的,不含胆固醇,也是动脉硬化和心脏病患者的美食。另外,豆腐含碳水化合物极少,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以及妇女保健美容食用。对于脑力工作者和经常加夜班的人也非常适用。
但食物在烹饪过程中总会有营养流失,怎么做豆腐才能把营养最大化呢?
供图/视觉中国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鱼和豆腐各有特点:鱼是“密集型”营养物,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7.3%,磷、钙、铁、脂肪、维生素D等营养素含量也很丰富。豆腐具有益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而且,钙含量相当高。研究证明,每100克豆腐含钙140-160毫克。
研究发现,二者搭配吃,不仅具有营养互补的作用,还有一定的防病、治病功效。
首先,鱼和豆腐中的蛋白质都是不完全的。豆腐的蛋白质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这两种成分在鱼肉中却较为丰富;鱼肉的蛋白质苯丙氨酸含量较少,但豆腐中含量较多。二者搭配可取长补短。
其次,鱼和豆腐一起吃,对于人体吸收豆腐中的钙能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豆腐中虽然含钙多,但单独吃并不利于人体吸收,鱼中丰富的维生素D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将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易患佝偻病的儿童及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和老年人多吃鱼和豆腐有好处。
另外,鱼肉内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豆腐蛋白中含有大量大豆异黄酮,两者都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一起吃对于冠心病和脑梗塞的防治很有帮助。
豆腐和鱼搭配吃法很多,其中,鱼头豆腐汤比较常见,做起来也方便:下锅时先把鱼头煎好,再加水放入豆腐一起炖。熟时汤汁为乳白色,浓似鲜奶;豆腐滑嫩,吃起来不油腻。如果是女性,可以选择鲫鱼和豆腐搭配,还能起到养颜作用;红烧的话,则可选鲤鱼。
豆腐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缺少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如果单独烧菜,蛋白质的利用率则很低。如果将豆腐和其他的肉类、蛋类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提高豆腐中蛋白质的营养利用率。如肉末烧豆腐、咸鸭蛋拌豆腐等,都能让豆腐中的蛋白质更好地被吸收。
豆腐搭配鱼肉降低胆固醇作用增强。鱼肉中含有的牛磺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豆腐和鱼搭配着吃,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大为增强。豆腐蛋氨酸含量较少,而鱼类含量却非常丰富,两者合起来吃,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营养价值更高。
豆腐搭配鸡蛋补钙,强壮骨骼。豆腐中含有的钙质比较高,尤其是北豆腐,钙的含量要高于同等重量牛奶中的钙含量;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而鸡蛋是补钙的必选食物。鸡蛋还是除了海鲜食物之外,维生素D含量比较高的一种食物。两者搭配在一起食用,能够提高豆腐中钙的吸收率,起到强壮骨骼的作用。
在豆腐中加入各种肉末,或用鸡蛋裹豆腐油煎,便能更充分利用其中所含的丰富蛋白质,提高其营养档次。
豆腐及其大豆制品,营养丰富,价格便宜,能补充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质、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B1、维生素E、钙、铁等。豆腐中还含有多种皂角甙,能阻止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抑制脂肪吸收,促进脂肪分解;但皂角甙又可促进碘的排泄,如果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碘缺乏。
海带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蛋白质和脂肪。海带与菠菜、油菜相比,除含维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至几十倍,同时海带是一种含碘量很高的海藻。
将豆腐与海带一起烹调,能够有效防止能引起动脉硬化的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是十分合理的搭配,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食材:豆腐200克,海带50克,食盐、食用油适量,姜、葱适量。
做法:将海带用水泡发,洗净后切成菱形片;将豆腐切成大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捞出晾凉,切成丁;葱切段、姜拍碎待用;锅中放入油烧热,放入葱花、姜末煸香,再放入豆腐、海带,加入清水烧开,再改为小火烧,加入食盐,炖至海带、豆腐入味,出锅装盘即成。
豆腐属植物蛋白,多食会引起消化不良。萝卜,特别是白萝卜的消化功能强,若与豆腐拌食,有利于豆腐的吸收,人也就不会受消化不良的困扰;另外,豆腐含有丰富的钙,白萝卜不含草酸,不会阻碍钙的吸收。
豆腐软滑适口,入口即化,富含优质蛋白、不含胆固醇、钙含量也很丰富。但是,豆腐在营养上也存在一点小缺憾,其中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硫氨酸含量不足,因此不能被人体完全利用。不过,豆腐的这个缺陷可以通过吃玉米来弥补。玉米中硫氨酸含量丰富,但缺乏豆腐中的赖氨酸和丝氨酸,两者一起吃,营养吸收率可以大大提高。
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面粉的5-10倍,还含有7种“抗衰剂”:钙、谷胱甘肽、纤维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因此,用玉米当主食,再加上一道豆腐菜,就是很不错的就餐选择。
本文综合:家庭医生在线、当代健康报(济南)、金陵晚报、天气网、39健康网、城市晚报(长春)等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