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民创业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日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举行2017年人才工作会议.大会全面总结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2016年的人才工作和成效,兑现第二批"十百

日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举行2017年人才工作会议。大会全面总结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2016年的人才工作和成效,兑现第二批“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三批“天山火炬之星”经费资助,表彰一批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规划部署新区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据介绍,2016年以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坚持人才工作“一把手”工程。在园区及重点企业设立10家人才联络站,延伸人才工作触角,形成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人才联络站 人才联席会议”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继续将每年财政收入的1.5%作为人才专项经费,并设立中小企业扶持资金5000万元,科技计划专项资金5000万元。

此外,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出台“人才新政五条”,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从引进行业领军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培育企业现有人才、评选“双创”优秀人才、留住用好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研究制定了五项措施及优惠政策。

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大力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围绕打造“高层次创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四支队伍,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组织驻区企业积极参加中国海创周、广州留交会等全国性人才交流活动,累计与342名专家、海外归国人才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涉及智慧安防、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

新评选第二批“十百千”人才工程113名,其中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专家“十”类人才3名,青年专家、博士后和海外归国留学创业人员“百”类人才20名,紧缺高技能“千”类人才90名,目前已累计引进“十百千”人才230名,其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名,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48名。

截至目前,推荐“西部之光”访问学者5名,中科院新疆博士研究生班5名,少数民族特培计划11名,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14名。大力实施“2050”党政人才引进工程。与国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引进32名优秀毕业生到新区机关工作,累计人数达112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102名,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名校毕业生29名。

此外,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加强“两站”平台建设。全区现建有院士服务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3个,引进院士8名;新建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分站3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现有博士后工作站14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累计进站博士后30名。

随着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三级财政共建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大厦的建成,正县级管理机构“乌鲁木齐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获批,与上海杨浦科创中心出资1000万元组建新疆高新人才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确定了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为实现“精准服务”,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大厦建成两个“一站式”服务大厅。购买并装修77套人才专家公寓,目前,共有人才专家公寓约1000套。积极开展“天山火炬之星”金奖、银奖、人才开发奖评选工作,在2016年人才工作会议上兑现人才奖励及配套支持资金143万元,累计达1645.4万元,有力激发企业引才育才积极性。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尚军表示,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将继续以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总抓手,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先行先试,大胆实践,主动适应人才工作新常态,改革创新人才机制体制,致力于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各环节的创新突破,依托“互联网 ”、“大数据 ”,努力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发展“松绑”。

启用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大厦,建好人才集聚“蓄水池”。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拓宽渠道引来“金凤凰”。积极构建以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大厦为“中心”,以创业服务中心(乌鲁木齐留学人员创业园)、新疆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两翼”,以百花村(600721,股吧)软件园、新疆大学信息技术创新园等各类国有、民营孵化平台为“节点”,打造“一心两翼多节点”的孵化格局,实现更多“高新智造”。

实施重才工程,打造人才发展“强磁场”。提高人才服务水平,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郝建民表示,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高新区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郝建民表示,今后要做到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坚持突出重点,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力推动人才大区向人才强区迈进。

紧紧围绕总目标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全力打造全疆的高端人才汇聚高地和各类人才储备、输送基地,以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推动新区在建设创新驱动引领区和全面小康社会示范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具活力、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区的实践中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