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荣的座驾 文化长廊《沈文荣的钢铁梦》连载:《“沙钢之路“的思考》中
沙钢成功的最关键、最根本的原因是领导班子的长期稳定,几十年如一日地延续稳定。几十年来,这个领导班子只有不断充实,不断加强,没有大起大落,大变大动;只有团结奋进、相互配合,没有拉帮结派、你争我斗;只有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没有自由散漫、以权谋私。这样好的班子的形成,全靠好的领头人沈文荣??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家。
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家要具备哪些条件?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家是怎样形成的?回顾沈文荣的成长历程,或许能寻找出引人深思的答案。
无私心的奉献精神。毛主席在对德高望重的吴玉章六十寿辰时的祝词中,有个遐迩闻名的评价:“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沈文荣无愧于这样“最难最难之人”的称号,他每年除了大年夜与父母全家、年初二与岳父母全家相聚一次外,几乎天天都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天天都是黎明即起、深夜方息。他奋力拼搏,殚精竭虑,损伤了健康,拼出了一身病痛。几十年如一日。
1989 年以前,沈文荣身体的健康与强壮在沙钢无人比得上。他身材高挑,体型伟岸,风度翩翩。在引进75 吨电炉连铸连轧生产线的690 多个日日夜夜以后,过度的操劳,致使疾病缠身。这时正是“永新”投产、“润忠”破土时际,他说什么也不肯外出看病。直到1994 年病情加剧,才到最近的一江之隔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一下子戴上三顶“帽子”:高血压、痛风、冠心病合并房颤,已过了电击修正的时限。专家嘱咐无论如何要治疗休息。但他只是稍稍休息了几天,又投入到更繁重的工作中去。
这样,病情自然越来越严重,又出现了脑部的轻度缺氧,晚上睡觉不能长时间平躺,往往因缺氧而突然跳起来,脸色发紫,只能靠在床上坐着睡。几年中,夫人陈红华就这样伴随着他一起度过了一千多个半睡半醒的夜晚。而他出差在外,则是驾驶员陆志忠伴随着睡一个房间。小陆对笔者说:和沈总睡一个房间,等于没睡一样。我白天还好在车子停歇时睡一睡,沈总却是从早忙到晚,他怎么不困的呢?
其实他同样也乏困。有时在部下向他汇报工作时,甚至在接待来宾,对方长篇叙述时,他会打起瞌睡。有时坐在主席台上开会时(这期间他先后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也常常会打起呼噜。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以抓会风严格而闻名,被称为“秦始皇”。哪位科局长迟到,他会让他站在会场中央反省而毫不留情。然而,每逢沈文荣在主席台上打呼噜,他却用爱怜的眼光看一看后说:“他是有病啊,让他休息一会吧!”麦克风传出了“秦始皇”如此话语,令人意外,也使沈文荣“拼命干事业”的精神震慑了大家的心。
直到1999 年实在拖不下去了,这时候“再创一个新沙钢”也尘埃落定,他才“被逼”到上海治疗,进行咽喉气道扩容手术。他不许陪同的厂医务所副主任施建智告知市委和厂领导,包括亲属。他让施医师在手术单上签字,施建智只得照办,手发着抖将字签好。施医师对笔者说:“这个手术虽说不大,但最怕咳嗽,手术中一咳嗽就会出危险,而且时有这种手术失败的病案。万一出了事,我怎么向沙钢五千职工交代。”手术中果然发生了两次危险,幸而都及时抢救过来。手术成功后,沈文荣终于睡上了正常人那样的睡眠。
然而,好景不长,这时,他又瞄上了多特蒙德市的蒂森克虏伯公司的凤凰钢厂,拉开了沙钢发展史上“淮海战役”的序幕。他把医嘱丢到脑后,投入了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中去。于是,南通医院戴上的三顶“帽子”越来越重,在高血压高血脂后面又加上了一个高血糖。他一面大把地吃药,一面仍然大步地迈向会场、工作现场和机场,坚持不下“火线”。“这么重病的人还能挑这么重的担子,大概是坚强的毅力在支撑吧!”施建智医师感叹地说。
如此相安无事了几年。2006 年初,沈文荣因为长期服用痛风药而损伤了胃壁,突患胃出血,出了三天血,他脚软得如踏在棉花上,一点劲也没有。此时正逢“凤凰东飞”项目尘埃落定,他才放心地又“被逼”到上海治病,医院专家们对他进行了全身检查诊治后对他说:痛风药可以调整,胃出血也可以治好,与“三高”相比,这些只是次要问题。他们要沈文荣一定重视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以及冠心病,一定要认真服药,降低工作强度,注意饮食结构。
沈文荣也真是个“福将”,两次在关键时候治病,都是在两个决定沙钢命运的“大战役”尘埃落定之后。这一次他老老实实地住了一个月,也认认真真地回顾总结了自身的疾病,以及思考以后对疾病的态度。出院后他立即调整工作部署,摆脱以往繁重的具体管理事项,成立董事局,专职董事局主席,只抓财务审核、干部培训、资本资产运作三项工作。
虽说摆脱了纷繁的事务性工作,可是家大业大,新课题层出不穷,这“三大任务”也忙得够呛。沈文荣一面认真地按时大把地服药,一面仍然坚决地夜以继日地忙于多项重大事务。“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淮钢、安钢、永钢等的成功兼并,钢铁研究院的高速而有效的筹办,国内外原料基地的扩大,200 万吨宽厚板项目的热调试成功……一个又一个的漂亮成果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涌现出来,而他脸上的病色却在逐渐褪去,精神也越来越足。这期间厂医务室已扩展为医务所,密切跟踪他身体状况的厂医务所所长杨浩初感到奇怪:难道人的精神真能治病?
确实,精神能影响病情的走向。这期间沈文荣的心情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因为沙钢已经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跻身中国五百强、世界五百强;沈文荣在业界从常被挤兑和“整肃”的对象,转为公认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从在厂内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转变为到北京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上,向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面汇报的企业家。这期间的沈文荣心情愉悦,神采飞扬。
然而,精神并不能治病。沈文荣身上新的疾病又接踵而至。因为沈文荣并没有稍稍懈怠,他仍然七时上班,深夜方寐,他仍然没有节假日。因为形势变化不测,问题既多又新,不仅是国内的,还有国际的;不仅是钢铁的,还有金融的。沈文荣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透支体力,又一次损伤了他年逾六旬的身体,他患上了背部疼痛的疾病,且日益加重,日不能安,夜难以寝。
经过多方辗转求医,终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这一疑难杂症,西医不能根治,一般的中医也收效甚微。笔者获悉,国内有三位国医大师能克此病,北京中医院的王为兰老与焦树德老虽寿过九旬,却在不久前先后驾鹤西去,只有南通中医院的朱良春老还健在。朱老当年九十四岁,诊治过数百名该病患者,却没有像沈文荣这样年龄的。排除了遗传原因,他感叹沈文荣的这一病痛,是长期透支体力而导致的免疫力紊乱所致。所幸国外又研制成功新的生物药剂。中西医合作终于治愈了这一疑难杂症。沈文荣的高强度工作节奏依然如旧。其实,他在患病治病期间,也是强忍病痛,没有中止这一节奏。
这种牺牲、奉献精神,往往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才会出现,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只有铁人王进喜这样的少数工人典型。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在厂长、企业家尤其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家中,像沈文荣这样拼命的可能为数不多。是什么样的动力始终这样强有力地推动他?笔者似乎逐步明显地感受到,他是为了中国成为钢铁强国的钢铁梦早日到来,而如此不遗余力地竭尽全力!
无止境的好学上进。优秀的企业家不但要奋力拼搏,更要拼搏在点子上,这就要求企业家具有较强的把握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的能力。近三十年来,沈文荣做出的每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无一失败,堪称业界的奇迹。
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位第一学历是厂办中技学校的毕业生,最多为中专学历,则更是令人惊讶。可是,在如今,无论是职称评委还是专家学者,对沈文荣拥有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的职称,都认为是无可置疑的。这是因为,他们不仅看中的是沈文荣撰写的那些重量级的论文,更看重的是他那具有神来之笔的领导艺术和宏伟的业绩。这一切源自于沈文荣孜孜不倦的好学上进,如饥似渴地汲取各方营养,从而使自己的学识、水平、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为什么沈文荣的学习效果有如此之大呢?细析下来,似乎有这样三个原因。
一是有一个自感不足而又永不满足的强烈意识。
沈文荣深感自己知识不足,求知若渴地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专家学者学、向他碰到的有一己之长的人学。因而,他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老师”,每天都能吸取有益的营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促使他成了一个知识面广、专业知识精湛的优秀企业家。
尤其可贵的是,在他已有相当成就、相当水平时,仍然保持着这种自感不足的“危机感”,越朝前走,这种意识越强烈。
2004 年3 月,沈文荣率领部分厂级领导及骨干,先后到宝钢、武钢、鞍钢、马钢等国有钢铁企业参观学习,在他们眼前展现的国有钢铁企业,早已不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不景气的景象,许多主要设备也都鸟枪换炮,焕然一新,生产蒸蒸日上,指标日趋先进,而且连厂区车间也都清洁整齐。沈文荣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除了投入成本低,还有什么比得过人家的?”
2006 年6 月,沈文荣率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冶金业商会的工作组到河北、山西、浙江、广东等地的多家民营钢铁企业察看,他看到每个企业都有熠熠生辉的闪光点,使他十分震撼。回来后,他多次在班子会议上说:“不要总以为我们是民营钢铁企业的老大,其实,除了规模、产能比人家多以外,我们担当不起这个老大的称号!”
在进入钢铁业第一方阵后,沈文荣近年又提出了“内学宝钢、外学浦项”的口号,而且脚踏实地地找差距、抓落实。
二是有一套学中用、用中学的科学方法。
儒家的始祖孔子早在2500 年前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倡导人们在学习中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这是一种将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无限的学习方式,将有限知识的作用发挥到极佳的学习方式。沈文荣在实践中摸索到一套学中用、用中学的方法,体现了孔子倡导的这一精神。拿现在的话来说,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学以致用。
建厂前期,国内涌现了许多企业管理的新理念,诸如:“‘包先生’进厂”、“一包就灵”,还有从日本传进的“松下经验”等,以及步鑫生、马胜利等典型。沈文荣觉得,这些理念和经验确实有其道理和长处,但不能照搬照套。因而,他取其内核,为己所用,根据沙钢的实际,创立出一整套“岗位责任制”,定额、定量、定收入,一用几十年不变,所变的是“额”、“量”的考核标准与内容,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充实、完善。这一“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产物,成了沙钢发展中的一条基本经验。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一些企业改革的一个普遍做法是使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大幅度提高,还有理论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沈文荣对此不以为然。他从沙钢不断发展,也就是“理论”上的“扩大再生产”出发,从沙钢没有国家拨款、缺少银行贷款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他认为,只有掌握好其中的“度”,才能可持续地“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否则,工厂因发展不好而倒闭,就只能满足工人一时的“需求”。这一“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产物,成了沙钢发展中的又一条基本经验。
再如从钢窗料开始的专业化、集约化之路,从“永新”开始的“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之路,也都是从当时的市场经济理论,与国内外钢铁市场的形势出发,结合沙钢的实际走出的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
学中用、用中学的最高境界应是“融会贯通”了。沙钢率先实施的“国家863 重点成果推广项目??CIMS 计算集成系统工程”,热装铁水电炉炼钢新工艺,将购买世界二流水平的长流程旧钢厂,改造成一流水平的综合钢厂,这一综合钢厂中大高炉??大转炉实行“一包到底”的界面技术等丰硕成果,都是沈文荣对钢铁行业知识的学习达到“融会贯通”后,拍板决策,率领沙钢人苦干、巧干的杰作。
无畏惧地开拓前进。沙钢在向千万吨级挺进的四次战略性技改的时间,有三次正逢国家宏观调控。众所周知,这“迎控而上”的风险和压力是相当巨大的。他所以能无畏惧地开拓前进,除了无私外,是因为他深刻地领悟了中央的战略决策大政方针的精神,吃透了国内外钢铁行业和市场的“行情”。
沈文荣认为,中央的大政方针是“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发展方面来”,是要以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促进经济加快发展,是要将我国建设成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发展是硬道理”!
沈文荣认为,宏观调控是国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得已而采取的协调手段,以此避免产生投资过度、速度过快的负面效应。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是让发展的步伐迈得稳健、健康,即更好地发展。因此,“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