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诗歌 叶嘉莹:吟诵的声音里 有诗歌一半的生命
去年9月,叶嘉莹先生出版了《给孩子的古诗词》,亲自编选了218首适合孩子读诵的古典诗词。叶先生的吟诵广受欢迎,但有一些读者不明白为什么叶先生在读诵一些古诗词时,要把一些字的声音声调予以改变,不按现在普通话的读音来读。叶先生在百忙之中特地为本报撰文,解释了她眼中的诗歌的音律。
最近有人问我:“汉语之所以伟大,主要在于书写方式的统一,而不在于读音如何,你这样一味强调读音的重要性是否舍本求末?”这样的看法,其实很有代表性。很有一些读者认为,为什么我们要读出那么奇怪的、跟我们讲话不一样的声音,把一些字不按照普通话的声音来读呢?
这是一个很基本也很重要的问题。中国的诗词格律自南北朝以来形成,比如绝句或者律诗: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其中包含着声调之美,这些声调里有一些字,在中国古代是入声字。
入声字广东现在还保留了一些,比如我姓“叶”,广东人念yip,加一个短促的闭口音,成为一个入声字。
所以,很多人认为我读的是古音,但并非如此。只是作为一个北京人,在没有入声声调的情况下,我在读有平仄入声的格律诗时,想尽量把它读得合乎格律。
减去声调,等于抽空了诗歌一半的生命
中国的古音,从 《诗经》、《楚辞》 开始,那些真正的古音,有很多讲究。古人作诗时,那些平仄的格律,声音的美,是需要吟诵来表达的。因为感情一定是跟声音结合在一起,如果声音读得不正确,这首诗的感情、感动的力量就会减少。
但是,唐朝有唐朝的音,宋朝有宋朝的音,周朝有周朝的音,古音也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我读的未必是杜甫当时的声音,也不一定是李白当时的声音,而是读出他们的平仄和格律,并通过格律传达出他们想表达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