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赵震宇 清华大学博士赵震宇高考经验谈:风雨过后才见彩虹

2017-08-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下了成铁,我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走出站台,取出了自行车棚里的那个"老伙计",缓慢地向学校的东门移行.这已经是寒假实习的第五天了,还有一个礼拜就

下了成铁,我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走出站台,取出了自行车棚里的那个“老伙计”,缓慢地向学校的东门移行。这已经是寒假实习的第五天了,还有一个礼拜就过年了,街道上经常能看见大人小孩裹着厚厚的羽绒,手拿“猴头”的剪纸,匆匆忙忙地从各个方向聚拢,又消失在各个街角的尽头,北京的年过得很实在,尤其从一个家在异乡却不能回去的清华学子来说,这里的年多少缺了些温馨和暖意。

寒假留在学校的大概有三类人:第一,考研或者出国一族。对于他们来说,四季的变迁和花鸟鱼虫都是海市蜃楼,难得有时间去亲身体验,时间对于他们是宝贵的,不管逢年过节都能有毅力每日都留守在旧图书馆,一页一页地啃着那些红宝书、黑宝书以及浩如烟海的考研题库,前方的路幽远而漫长,但只要有一丝星光,他们都会摸索着向哪个方向挪动;第二,像我这样利用假期实习的人。

能在寒假留下来主动找公司实习的例子并不多见,一方面很多公司年底各个项目已经结清,并没有多少事情可做;二来清华的学生也跟普通人一样,没几个不想家的,尤其是那些刚刚进来还不适应大学里面独立生活的新生们,对于寒假回家更是趋之若鹜,早在头一年的年底就通过学校统一订好了返乡的火车票。

我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寒假的实习机会比暑假要好,很多单位员工过年回家很缺人,可以派上用场,再者就是面临日趋理性化的就业市场,没有良好的工作经历和背景,而只凭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文书,就算那是北大清华也照样无人问津。

第三种人则是迷茫与徘徊的清华学人。通常是一些研究生,枯燥的研究生活已经让他们放弃了最初的想法,睡觉和游戏是一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论文遭遇瓶颈,毕业遥遥无期,这样的挫败感让他们通过PS和网络来麻醉自己。

当然,这些人的存在并不奇怪,“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应该说,能来到清华这个英才会聚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局外人听起来都是莫大的荣耀和亢奋,这里充斥着无数的文理科状元、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少年班的一群理科精英,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很多值得品味的故事。

然而,竞争更是激烈和火星四溅的,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跟周围的伙伴暗暗较劲,谁不不愿意落在后面,不仅在学习成绩上比,社会工作、与人交际、体育运动、科研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来自身边无形的压力,清华的学生之所以能创造出很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文化群体(近200个),就是因为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在驱动他们建立自己的文化部落。

早先参加国旗仪仗队和学生会工作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到这里的氛围中,结交更多的好友,为了共同的理念和目标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