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在易: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
陆在易,著名作曲家,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196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留校执教,1972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1997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其音乐创作涉及多种体裁,著有作品500余首(部),代表作有《雨后彩虹》、《祖国,慈祥的母亲》等。
记者 曹婷婷
初秋的午后,淡淡的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路面上。走过一段静谧街区,在上海建国西路一栋闹中取静的公寓楼里,记者拜访了素有“音乐诗人”之称的著名作曲家陆在易。
“这么远的路特地赶过来,你们辛苦了。”按响门铃后,陆在易热情相迎,亲切地招呼记者。
采访在陆在易的书房进行。书房的左侧靠墙摆放着一架钢琴,一尘不染,想必是主人时常在弹奏,另一边整整一面墙的书柜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与音乐相关的书籍。
“随便坐,先喝口茶。”陆在易话声清亮,带着浓浓的乡音,平易、亲和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落座,抿了一口茶,陆在易开始讲述他与音乐的故事。
从小接受音乐熏陶
1943年1月,陆在易出生在余姚县马家路乡弄口庵村(今属慈溪市宗汉街道)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5人,他排行最小。
“我从小就喜欢音乐,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陆在易家里,几乎人人都喜欢音乐,“其中有一个人对我影响最深,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说起自己的音乐启蒙,不得不提到陆在易的二哥。
“我二哥名叫陆申,当时在家乡也是小有名气,他是一名专职的音乐老师,有一副好嗓子,唱歌唱得挺不错,又会一些乐器,尤其在二胡的演奏上有一定的水准。”陆在易脸上流露出对二哥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因为有这样一个二哥,从小就经常给我讲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故事,比如说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莫扎特创作曲子的故事等等。”也许是这些故事,无形之中在幼年陆在易的心中埋下了音乐梦想的种子,想着将来自己或许也能成为像他们那样的音乐家。
“小时候痴迷音乐,那时候经常会有戏班子下乡,我会跟着戏班子看他们唱戏。”对于故乡的戏曲艺术,陆在易沉迷其中,“我们余姚戏曲艺术发达,有姚剧、绍剧、越剧,当时我尤其喜欢绍剧。”
小学五年级时,陆在易一家搬到了余姚县城,陆在易转学至余姚阳明二小。
“每天最开心的就是晚饭后,当时的舜江楼有个高音喇叭,晚饭后都会有广播,经常播放音乐。我每次一听到播放‘绍兴大班’,就特别兴奋,从江南的家里一路狂奔而去,在舜江楼下听。”儿时对音乐的痴迷,陆在易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两封改变命运的信
当时,除了戏曲,在乡下还流行江南丝竹乐,“街坊邻居有不少像我大哥、二哥那样会些乐器的人,每到夏天,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梅花三弄》之类的曲子就会响起来,我就在边上听。”
江南丝竹主要是二胡、琵琶、三弦、笛子、笙、箫等乐器组成,在二哥的指导下,陆在易学会了二胡和笛子的演奏。
“我的二胡是二哥教的,当时我会演奏刘天华的《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等。”陆在易说。
十岁左右的时候,陆在易的二胡已经拉得很不错了。“大概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在余姚阳明二小读书,音乐老师很赏识我,推荐我去余姚有线广播电台表演独奏,当时我就拉了一首《光明行》。”
“我二哥看我那么喜欢音乐,就给我出主意了。那时候,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马思聪。”在二哥的建议下,陆在易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马院长写了一封信,信中介绍了自己如何酷爱音乐,如何渴望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言辞恳切。
没过多久,陆在易便收到了回信,马院长建议他与上海音乐学院联系。
“当时上海音乐学院的院长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我就给贺院长写信。后来,贺院长回了信。”在贺绿汀的回信中,附了一张投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报名单,“贺院长很负责任,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很重视,他的这封信改变了我的命运。”
只身前往上海求学
“我能走上专业音乐的道路,两封信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两位乐坛举足轻重的恩师的指点,陆在易心存感激,“如果不是这两封信,也许我也不会来到上海,更没有之后的故事了。”
得到了贺绿汀的指点,1955年夏天,陆在易小学毕业的那个暑期,他前往上海,准备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一起从余姚到上海报考上海音乐学院的有不少考生,但陆在易是同一批考生中唯一一个被录取的。“考音乐学院附中的时候,我其实很自卑,上海本市的考生,有不少人是拿着小提琴、带着好多乐谱来的,一看就知道学了好多年,受过专业训练,而我就拿了一把二胡。”陆在易说。
然而,通过初试、复试后,陆在易最终就是凭着二胡曲《光明行》和《良宵》,被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录取了。
暑假过后,陆在易只身前往上海求学。
开学伊始,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导主任的汪颐年先生,给陆在易指了一条音乐道路。
“她让我学钢琴,其实就相当于定了我的终身,假如让我学二胡的话,也许就不会学作曲了。”陆在易说。
在汪颐年先生的指点下,陆在易开始学习钢琴。
开学初始,从小县城来的陆在易在专业课方面明显比不上上海本地有音乐基础的同学,初一时他的各类专业课只是刚好及格。
为了尽快赶上同学,陆在易很努力,空余时间只要看到哪边的琴房空了就见缝插针进去练钢琴。天道酬勤,初三时陆在易的各类专业课已经能拿满分了。
到了高中之后,作曲开始成为陆在易的第一主课。高中四年,凭着勤奋刻苦地学习以及对音乐的天赋,陆在易的每门课都是高分。
1962年,陆在易因成绩优异,直升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67年毕业后,留校执教。1972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再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
“上海之春”见证音乐成长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创办于196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办最早、持续最久、曾经是国内影响最大的音乐舞蹈节。
从1961年第二届“上海之春”开始,当时作为“新人”的陆在易便有作品登台亮相;从1982年起,几乎每届“上海之春”都收录了他的作品,有时甚至达到演出节目的半数以上。陆在易感言,没有“上海之春”就没有他的作品,没有“上海之春”就没有他的今天。
鉴于陆在易所取得的艺术成就,1993年曾由多家单位联合,为他举办了“上海之春”音乐节历史上第一个个人作品音乐会,被誉为“国内最高水平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之一”。
2013年9月5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陆在易作品音乐会”获得了空前成功。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合唱指挥系主任加里宁听《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时潸然泪下,两次与陆在易热情会见,他称在中国听到了真正的古典合唱作品,这些作品能够触及人的心灵,使人产生“余音绕梁”之感,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不少专业人士称赞,音乐会实在太震撼了,同时代具有这样高度和深度的作品在中国乐坛凤毛麟角,可谓当今交响合唱的巅峰之作。
其中,混声合唱《雨后彩虹》,充满抒情浪漫意境,和声色彩瑰丽,旋律清新优美,让观众深深陶醉。该作品自1984年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首演以来,一直受到众多合唱团的青睐,成为广泛传唱的合唱曲目,并在1993年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评选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
《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是陆在易在上世纪90年代初满怀激情献给当代青年的一首单乐章混声合唱曲,曲调流畅而潇洒,感情炽热而奔放,充满了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该作品曾获第十四届“上海之春”优秀作品奖,并在2010年5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创办50周年庆典音乐会”上演出。
从学习者,到参与者,再到如今的组织者,陆在易很感谢“上海之春”为作曲家搭建的良好平台。
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
陆在易投身音乐创作事业60载,在合唱和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成就尤为卓著,其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浓郁的歌唱和抒情气质,被音乐界誉为“音乐诗人”。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持之以恒的深情关注和哲理审视,成为他为之不倦的歌唱主题,其创作风格也完成了由充满青春浪漫气息的阳光歌者,向着具有深沉悲剧意识的忧患诗人的历史性转型;作为对艺术歌曲和合唱创作矢志不移的孤独行者,他在各种世俗诱惑面前始终保持高洁心态和执著精神,默默而顽强地走着自己寂寞的路。
在陆在易看来,音乐创作是一项艰苦的个体精神劳动,需要完全沉下心来,不受任何干扰或诱惑,全身心地投入。
在艺术创作面前,陆在易始终将真诚放在第一位,容不得半点虚假。他认为有质量的音乐创作,从本质上说,即是一个音乐家长期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对现实生活深刻感悟化为自己艺术语言的体现。
在这些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以方志敏的遗作《可爱的中国》进行谱曲的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的自白形式写成的交响合唱作品,也是陆在易创作情感最为投入、写作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作品,仅是完成初稿就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其后又花数月时间进行修改加工。
“我在创作之初,把方志敏的照片放到钢琴架上,每天看,感觉他的精神,甚至有半个月,一度处于情绪不能自控的状态。”在创作过程中,陆在易曾多次情不自禁地流泪、嚎啕,经常处于心灵和情感的颤抖中而不能自拔,这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也是很罕见的。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陆在易始终处于这样一个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我感觉自己的心灵完全融到作品中去了”。一个乐句、半个乐句,一个音、一个和声,他都要花无数时日反复斟酌、推敲、修改;感觉可以了,过了几天数月,又推翻重来,成为陆在易创作的常态。
“艺术上,我是完美主义者。”《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整个创作历时三年,作品通过方志敏在狱中、在就义前等特定时空下的心灵独白,典型地概括了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充满崇高的思想、壮美的情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音乐作品硕果累累
陆在易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体裁,迄今著有作品500余首(部)。他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形式规范和艺术特征,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的特点,创作出了一些令人难忘的中国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等早已流传海内外,并被各音乐院校选入声乐教材;其它如《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上海市文学艺术界高荣誉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大奖;《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队与乐队而作》曾获全国第五届音乐创作评比(合唱)大型作品二等奖;艺术歌曲《桥·家·盼》、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艺术歌曲《望乡词》及艺术化通俗歌曲《故乡雨》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获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连续三届获得金钟奖,在全国陆在易是唯一一人。
陆在易希望创作出真正反映民族精神的大作,更多地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他期待打动人心的力量。
德国作曲家亨德尔曾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感到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要人们高尚起来。”陆在易在很多地方引述过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
“我希望创造高尚的音乐,对‘新颖’或者某种客观现实的迁就,是音乐创作的大敌。”反观国内音乐院校的创作,“花鸟虫草太多了,与社会结合的作品太少了”。陆在易认为,音乐创作应该创造并发扬自己的鲜明个性,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头脑和主见。
如今,陆在易已是古稀之年,对于作曲家来说,这是一个成熟之年、丰收之年,然而他心中依然怀揣着另一个梦想——歌剧创作。他透露,无论《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的歌剧场景还是《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中的宣叙调,都蕴含着磨练创作歌剧的意识。陆在易说,如果在身体及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的下一步计划将是创作一部真正的歌剧作品。
2013年,陆在易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作品音乐会之后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