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方光华 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 西北大学校长 方光华

2018-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 西北大学校长  方光华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国民政府同时决策组建的两个大学共同体."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

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 西北大学校长  方光华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国民政府同时决策组建的两个大学共同体。"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6696号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

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 其中长沙临时大学不久转徙云南,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而西安临时大学复迁陕南汉中,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十分遗憾的是,目前有关西北联大的文献研究极为薄弱,其史实很少为世人所知。 事实上,西北联合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推动作用,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西北联大是西北高等教育生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组成西北联大的几个高校到来之前,西北虽然有一些高等教育的萌芽,但根基相对薄弱,且时断时续。

例如,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立的陕西大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改名为省立西北大学,20年代升格为国立西北大学,旋更名为国立西安中山大学,但在1931年被改为西安高中。而西北联大的主体都有比较好的基础,有较强的实力。

例如北平大学,1927年由北洋政府下令将北京九所国立大学合并而成,包括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法商学院、女子文理学院五个学院,各院均有各自的历史。北洋工学院创建于1895年10月,原名天津西学堂,后用过北洋大学堂(1903)、北洋大学校(1912)、国立北洋大学(1914)等校名,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1912年改名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3年7月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 1931年7月,与被改名为"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的女师大合并,成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

北平研究院1929年9月9日成立,以北平大学的研究机构为基础,有物理、化学、镭学(后改为原子学)、药物、生理、动物、植物、地质、历史等9个研究所。

这些院校和研究机构迁徙来到西北,组成一个高等教育联合体,大大提高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实力。

在西安期间,西安临时大学分为第一院、第二院、第三院三大院,包括文理、法商、教育、农、工、医6大学院,24个系。其中校本部为第一院,在西安城隍庙后街四号(含国文系、外语系、历史系、家政系);第二院在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有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体育学系,以及工学院6系);第三院在北大街通济坊,有法商学院三系(法律学系、政治经济学系、商学系)、农学院三系(农学系、林学系、农业化学系)、医学院(不分系)和教育系、生物系、地理系。

西安临时大学教授计有106名,包括文理学院的黎锦熙、许寿裳、陆懋德、赵进义、傅种孙、曾炯、张贻惠、岳劼恒、刘拓、张贻侗、金树章、黄国璋、殷祖英等35人,法商学院的沈志远、寸树声等12人,教育学院的李建勋、马师儒、袁敦礼、董守义、齐壁亭、王非曼等15人,农学院的周建侯、汪厥明、虞宏正等16人,工学院的李书田、周宗莲、李仪祉(兼)、魏寿昆、张伯声、潘承孝等22人,医学院的吴祥凤、严镜清等6人。

西安临时大学于11月15日开学上课,据1938年2月10日的统计,全校学生总计1472人(含借读生151人)。学生以文理学院(439人)、工学院(386人)、法商学院(279人)居多。

太原失守后,日寇沿同蒲铁路南下,窜抵山陕交界的黄河风陵渡一带,西安东大门告急。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命西安临大再迁汉中。1938年3月6日,西安临大正式迁离西安。全校千余师生编为1个参谋团,1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