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14年度十件大事

2018-0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山东大学章程>获教育部核准颁布,学校综合改革及"三定"工作启动 6月17日,教育部核准<山东大学章程>并予以颁布,为113年以前就按章

一、《山东大学章程》获教育部核准颁布,学校综合改革及“三定”工作启动 6月17日,教育部核准《山东大学章程》并予以颁布,为113年以前就按章程办学的山东大学在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校、科学发展提供了准则和依据,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遵循和指南。

《山东大学章程》包括序言部分和主体部分,共八章、七十六条,计9000余字。章程明确了举办者、办学者、教职工、学生四个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规范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地位,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要求。

学校成立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综合改革方案,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工作,先后顺利完成二批共七个单位的“三定”工作;启动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工作;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二、学校获三项国家科学技术奖,973计划项目获得新突破,2013年度SCIE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8位,自然科学研究实力再上新台阶 学校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项,其中数学学院刘建亚教授等完成的“自守形式与素数分布的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土建与水利学院李术才教授等完成的“隧道与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齐鲁医院胡三元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的“肝胆胰腹腔镜手术技术体系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宝权教授和赵显教授分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项目获973计划批准立项,周传恩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成为山大首个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立项;张承慧教授任首席专家的863计划项目获批立项。

刘建亚教授为负责人的“数论及其应用创新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张波教授领衔的流域治污科研团队为南水北调作出重要贡献。

七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两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数全面提升,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10位,其中立项经费居全国高校第10位,面上项目经费列全国第8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列全国第10位;2013年SCIE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8位。

三、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在山东大学举办,学校获4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年度项目,立项数量全国高校排名第二,人文社科研究取得新进展 5月20日至23日,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

论坛围绕着主题“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集中探讨了儒家伦理与人类共同伦理之间的关系,举办各种学术演讲和文化对话交流活动达30余场,知名学者400余人出席,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听众达1.

2万人次。学校大力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计划,全年共获得4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年度项目,立项数量全国高校排名第二;获2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

《杜甫全集校注》、《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出版发行,《中国慈善捐赠机制研究》和《宋代三衙管军制度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刘大钧、张可礼两位教授获省社科突出贡献奖,《文史哲》英文版首发。

82项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获得表彰,三项目获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补助。 四、举行纪念登州文会馆150周年系列活动,山大办学传统得到进一步确认和传承 学校先后主办“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源——登州文会馆15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暨登州文会馆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登州文会馆150周年教职工书画展、纪念登州文会馆150周年图片展等系列活动,制作推出登州文会馆专题片《登州文会馆——中国现代第一所大学》。

学校开展纪念登州文会馆创办150周年系列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领域关于“现代高等教育之源”的热烈讨论。

通过研讨,学者一致认为,登州文会馆在办学体制、课程设置等方面引领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登州文会馆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发掘和传承登州文会馆的文化精髓,对于推动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是登州文会馆主要传承者,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

五、校友企业家、知名学者、校友班级等纷纷捐资助学,捐赠文化呈现新态势 医学系1980级校友王晨在2010年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基础上,于今年9月和12月,先后两次分别向学校捐赠2000万元和1050万元人民币,支持趵突泉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并设立齐鲁医学奖学基金。

学校与唐仲英基金会共同签署“美国唐仲英基金会捐赠建设唐仲英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实验室协议书”,根据协议,唐仲英基金会将在三年内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山东大学考古领域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系1963届校友薛禹胜捐赠积蓄300万元,设立“山东大学薛禹胜教育基金”。文学院钱曾怡教授按照其丈夫董治安先生遗愿专门拿出两人多年积蓄,设立董治安奖,面向全国,授予对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及相关研究有贡献的青年学人。

机械工程学院88级一校友匿名捐资10万元资助机械学院品学兼优贫困学生,土建与水利学院建筑学1999班级捐赠3.5万元设立“筑梦”基金,经济学院2004级校友井强一家自2014年10月开始每月捐赠200元用于青岛校区校园景观建设。

六、青岛校区首批学科布局和科研机构设置确定,启动运行进入实质阶段  10月7日,学校召开第十三届党委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确定青岛校区首批学科布局以及搬迁学院和相关科研机构,标志青岛校区的启动运行进入实质性阶段。

首批学科设置方案按照“统筹布局、一体发展”方针和“错位、占位、升位”原则,在青岛校区规划建设重点规划建设海洋、信息、生命、环境、社会科学等学科板块。

学校成立青岛校区启动运行部门,按照学校总体部署,系统有序推进青岛校区启动运行工作;出台《关于安排好青岛校区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对青岛校区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作出安排。

青岛校区教学楼E区竣工验收,教职工住宅一期、学生公寓、食堂等完成封顶,基本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七、威海校区建设三十周年,校区发展稳步推进 威海校区以“文化与学术,梦想与责任”为主题,组织开展庆典大会、“百场学术报告”、校庆书法展、科研成果展、音乐会、话剧演出、校友返校等多种活动,庆祝建设30周年,积极梳理办学思路,展示办学成果,树立良好形象。

2014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创造该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

3种9本教材成功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波茨坦地球科学中心(GFZ)资深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千人专家许国昌,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程特聘教授金柄珉受聘威海校区特聘教授。

八、七名专家入选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张东鲁、张友明、许长补、丁一、杜林、白明义、马连良七名专家入选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张荣、杨其峰、吴臻、刘建亚、孙康宁、徐向艺、李术才七名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刘战强、马春红、张澄、胡锡俊新增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82人获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王学典、马新、谭好哲等三名教授入选首批齐鲁文化名家;齐延平教授获评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刘陆鹏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李齐云教授获第八届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

九、山大参与的AMS太空粒子实验取得重要进展,学校与世界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对外合作进入新阶段 山东大学参与并负责热系统管理的AMS太空粒子实验取得重要进展,再次获得暗物质探测的重大发现,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委托,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程林教授公布了最新的实验结果,这成为人类探测暗物质又一重要里程碑。

年内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校:中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勒克莱齐奥先生做客第三期文学大讲堂进行精彩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yron S.

Scholes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丁肇中教授来校访问并积极推动与山大的科研合作。学校与两欧洲国家图书馆签约推进“全球汉籍合璧与传播工程”,与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德国亥姆霍兹学会等世界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建实验室等,积极开展深入合作。

学校分别授予著名数学家彼得·萨奈克教授、香港大紫荆勋贤饶宗颐教授、法国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先生名誉博士学位,授予泰国公主诗琳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原董事长江丙坤名誉教授。

学校再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奖,至此山大孔子学院共获得全球孔子学院先进集体与个人荣誉14项。 十、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部巡视整改落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学校坚持标本兼治和问题导向,强化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巡视整改工作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学校党委统筹综合改革,结合巡视整改,实行销号管理,持续用力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整改。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提高;端正了学风教风、改进了文风会风、大幅缩减三公经费、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改善师生条件保障,“四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构建了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整改落实工作总体取得阶段性成效,促进了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到山东大学调研,进行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