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起义林遵 策动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起义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8年2月,国民党海军重组"海防第二舰队".配合陆军担负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500多公里的长江防务.虽然该舰队都是些破旧的小舰只―

1948年2月,国民党海军重组“海防第二舰队”。配合陆军担负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500多公里的长江防务。虽然该舰队都是些破旧的小舰只――“惠安”、“吉安”、“营口”三艘护航驱逐舰和“安东”、“永绥”、“江犀”三艘炮舰以及两个炮艇队,但其部署在长江一线阻挡人民解放军渡江,确是一患。

为避免渡江部队不必要的伤亡,我地下党开展了一场秘密策反…… 1948年初,神州大地天翻地覆,国民党政权已在风雨飘摇之中……上海中共地下情报系统负责人吴克坚找到林亨元,指示他秘密开展策反工作,重点对象是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

林亨元肩负重任 四十岁出头的林亨元干练真诚,是吴克坚情报系统的风云人物。早些年,那还是在1942年的雾都重庆,林亨元跟沈钧儒、沙千里等一起合办了一个“平正法律事务所”,当起了律师。

当时由重庆办事处的周力行同他们联系,周力行名义上是在《新华日报》社工作,其实是我党情报工作人员。约在1944年,周力行就介绍吴克坚同林亨元见过面,当时林亨元还不是党员。

1946~-6月,林亨元随律师事务所转到上海,吴克坚经多次和他谈话,认为是一位可信任的同志,介绍林亨元加入中国共产党,董必武予以批准。

因为工作需要,林亨元虽然同吴克坚多次联系,但不知道吴克坚的住址。林亨元当时住在陕西路,吴克坚指示林亨元要多接触国民党方面的人,要同国民党方面的人做朋友,目前不要急着去做什么工作,到一定的时候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吴克坚说他以后不能经常来,怕暴露,同时也怕人家注意林亨元。平时吴克坚就派另外一个人来联系,此人叫祁式潜(即徐大可,是居正的女婿),林亨元有什么情报就告诉他,有时吴克坚自己来。 1947年7月,吴克坚通知林亨元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以后林亨元就转入秘密工作,仍住在上海,住址、身份证全换了…… 1948年的一天,吴克坚交给林亨元一个特殊任务,要他去找郭寿生,郭时任国民党《海军月刊》社社长,据了解此人还不错,要林亨元想办法同他交朋友。

郭寿生,福州人,20年代毕业于烟台海校,同林遵是校友,两人友情甚笃。他曾经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在周恩来的领导之下组织过上海武装起义。“四一二”之后脱党。目前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新闻处海军上校专员。

林亨元找到在海军的朋友张汝砺,他在中国纺织公司当专员,林亨元和他很熟,他过去入过党,后来脱党。张汝砺认识郭寿生,他就带林亨元去郭家玩,郭住上海虹口公园附近江湾路,林亨元就请郭及夫人到海宁路凯福饭店吃饭、跳舞、交朋友。

林亨元看他的思想倾向还不错,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向吴克坚汇报,认为此人对革命有热情。吴指示林亨元向他表明共产党员的身份,并说周恩来请他归队。林亨元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任务。

归队后的郭寿生通过他在海军的关系,提供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情报,经过实际考验,上海党终于决定让郭寿生去做林遵的工作。郭寿生专程去镇江访林遵,二人同游金山寺。老朋友见面,交谈对当前形势的看法,林遵也谈了桂永清排除异己、自己进退维谷的处境。

郭寿生趁机转达了组织的指示,希望他在适当时机。率领部队起义,早日回到人民的队伍中。 林遵深受排挤 林遵是福州人,1905年生,早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后派往英国留学。

抗日战争时期,在新四军皖南防地活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根据同美国签订的“租借法案”,接收了美国的八艘军舰,包括一艘约1400吨的运输舰“峨眉”号,号称“中华民国驻美舰队”。

1946年初,林遵教临时调任国民党“驻美舰队”指挥官,率领这8艘军舰回国。由中国的海军军官指挥一支舰队横渡太平洋,这在旧中国海军史上不能不说是一次创举。1946年10月,林遵又受命率领“太平”等四舰,前往南沙群岛,树立起象征中国主权的石碑,举行升旗典礼。

这两次任务的完成,使林遵在国民党海军中赢得了声誉。照常理,林遵应该得到重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就把海军元老中属于“马尾系”的陈绍宽弄下台,由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对海军一无所知的桂永清当海军总司令。

林遵属“马尾系”,只被安排了一个有职无权的海军点验委员会副主任的闲缺。这在林遵的宦途上投下了一个阴影。 1948年2月,桂永清突然宣告提升林遵为“海防第二舰队”海军代司令,且以不久将提升为海军少将相许。

林遵被这突如其来的任命怔住了。林遵知道:历史上曾有过“第二舰队”,一向是在长江一线担任沿江防务,用于打内战的。抗日战争后已撤销,如今重建,说是担任长江以南海防,其实当时美、英、法的军舰可以在长江及其他内河自由进出,可见防的不是他们,而是共产党。

第二舰队都是些破旧的小舰只,这明明是桂永清为了保存实力,准备随时逃到台湾,而将“第二舰队”充作炮灰打内战。

这不能不使林遵对他的政治前途有所考虑。 踯躅再三后,林遵终于下定决心,不能再继续为国民党“卖命”,早日改弦易辙才是出路。从此,林遵“认真”地当起“第二舰队”司令,又趁安庆告急之际,要求桂永清派舰增援,桂永清只好调三艘“永”字号军舰开进长江,归“二舰队”指挥。

同时,林遵物色亲信,秘密筹划起义,并积极寻找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吴克坚的情报系统通过郭寿生同林遵建立联系之后,林遵便派第二舰队的中校轮机长阙晓钟与郭寿生联系,并确定以阙晓钟上海的住宅为联络点。

1948年底,林遵决定派阙晓钟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与林亨元直接联系,并将有关起义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起义时机、可能掌握的舰艇数量等问题,告知林亨元,还要求人民解放军派军事代表。

吴克坚立即报告中共中央社会部,中央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派代表协助林遵组织起义。 孙克骥、杨进协同作战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部队在苏北淮阴以西的吴集一线休整。

2月间,突然接到命令,要孙克骥立即到兵团报到,接受新任务。孙克骥匆匆赶到兵团司令部所在地淮安。 孙克骥便是组织选定的协助林遵起义的党代表,他当时是第11纵队3l旅政洽委员。

第二天,三野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召见孙克骥,在座的还有十兵团政委韦国清,原苏北兵团副政委吉洛(姬鹏飞),以及同时被召见的华中(指苏北)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杨进。 钟副主任详细分析了渡江前的形势,以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旋即转入正题,他说:“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已向我们表示在适当时机率部起义。

中央军委决定由三野派人前去协助,野战军前委已研究决定派你作为陈毅司令的代表。”钟还说孙克骥有执行任务的方便条件,因为和林遵同是福建人,可利用同乡关系进行工 作;可以在政治上、军事上协助林遵组织起义……钟还告诉他:京沪一带你不熟悉,决定派杨进同志作你的助手。

杨进是老情报人员,经验丰富,江浙一带很熟悉,社会关系也多,上海党已同林遵商定,你们直接到镇江,以李治平的名义,写一封信,到镇江迎江路82号找林遵,就可以接上关系。

随后,他又提出起义的时机,最理想的是在渡江战役开始之时,直接配合我军渡江。

孙克骥和杨进化了装,动身赴扬州。扬州地委书记陈光责成江都县委联络部安排他们渡江。 江都县委联络部的秘密机关设在曹王寺南边一个村庄里。部长向孙克骥、杨进介绍了江南敌情和镇江一带的情况。当时长江南北各口岸都有小商轮来往,乘客很多,混在里面,不容易被发觉。

联络部替孙克骥找到了一张朱永桦的“国民身份证”,职业是理发员。 联络部长亲自送孙克骥、杨进过江。孙克骥、杨进等三人装着互不相识,混在人群中,手持“国民身份证”走向关卡。

关卡并不严,联络部长护送孙克骥、杨进过关卡后便和他们分手了。 孙克骥、杨进按原定地点去找林遵,但途中从镇江当天的报纸上得知,“丁治磐主席与林遵司令联袂赴前线巡视沿江防务”,林遵不在镇江。

孙克骥、杨进在马路上边走边商量,认为此时在镇江等他很不安全,还是暂且到上海去住几天,等林遵返镇江后再来。 林遵回镇江的当天,孙克骥同杨进便乘夜车到镇江,在车站附近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孙克骥打算去惠安舰访林遵,要杨进在旅馆里等,如果规定时间过后不回来,那就是发生意外,杨进应速回苏北报告。

舰上相约 林遵拒见 这一天天气阴沉,江上雾气迷漫,孙克骥来到海军码头。 交通艇把孙克骥送上惠安舰,惠安舰是一艘1200吨的轻型驱逐舰,是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建造的,国民党接收后,编人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是舰队的旗舰。

出来接待孙克骥的是一位英俊的国民党海军军官,少校军衔。后来,孙克骥知道他名叫戴熙瑜,福州人,是舰队的参谋,林遵的亲信。

孙克骥把以李治平名义写的一封信交他转达林遵,他要孙克骥在甲板上等候,自己就进船舱里去了。 等了好一会,戴出来对孙克骥说:“林司令说,不认识李治平,很对不起,他不能接见你。

”随即叫交通艇送孙克骥上岸。下令逐客,但是态度很和善友好,没有恶意。孙克骥只好默然告别。 一上岸,孙克骥立即雇三轮车赶回旅馆找到杨进,告诉他碰了个软钉子,此处久留无益,赶快返江北。 那时,国民党还没封江,镇江与扬州每天都有小商轮来往。

孙克骥、杨进第二天赶到扬州,将详情电报兵团部转报三野总部,暂时在扬州待命。 在扬州待命数日后,接到兵团部电报,要孙克骥立即去淮安面商。在淮安,孙克骥、杨进向姬鹏飞作了详细报告,提出先到上海,在上海党组织领导之下进行工作。

吴克坚密晤孙克骥、杨进 到上海之后,孙克骥、杨进先在扬帆安排的一个社会关系陆悦庭家住下。而后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暗号,同上海地下党接上关系。吴克坚派来同孙克骥接关系的是林亨元,人到中年的林亨元像一位大学教授,他对孙克骥、杨进非常热情,向他们详尽地介绍了有关林遵的情况,研究今后策反的方针和步骤。

同时,约定了今后经常联系的时间和地点。 几天之后,上海党组织由吴克坚约见孙克骥、杨进。

经过商谈后,决定由林亨元、杨进和孙克骥三人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负责进行策反林遵的工作。林亨元向孙克骥、杨进详细介绍了林遵的历史和上海党组织对他的策反经过。 林亨元告诉孙克骥、杨进:吴克坚得知孙克骥在镇江遭拒后,曾派他专程去镇江询问林遵,林说:舰上人多口杂,怕有不测,又不便解释,只好礼送下舰,并表示歉意。

此后,林派出了亲信阙晓钟赴上海同地下党组织联系。 阙晓钟通过组织找到了孙克骥和林亨元。

在商谈中,阙一再表明林遵的起义决心,但起义的时机始终不明确,只是说在“适当时机”。我方提出最适当时机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之时,调转炮口,火力支援,配合渡江。阙晓钟转达了林遵的想法:决不能调转炮口向江南开火,因为江南老百姓多,容易误伤,只能按兵不动,这就是协助人民解放军渡江;至于军事代表安排在第二舰队内的要求,林遵认为不可能,因为海军人员复杂,桂永清又派特务进行监视,万一被怀疑,反而误事。

1949年3月底,国民党李宗仁政府准备派代表团去北平谈判,沪、宁的报纸透露了同民党的意图――幻想通过淡判,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 孙克骥、林亨元又提出同林遵当面商淡,但林遵处境困难,婉言谢绝。

孙克骥、林亨元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林遵虽然表示决心起义。但对划江而治可能存在幻想,因而采取观望态度,还有待进一步做工作,促使他丢掉幻想 为了加强对林遵的影响,除了通过阙晓钟、郭寿生对林遵继续做工作外,当时,孙克骥还意外地得到另一条粱道 孙克骥有一位姑表兄邵仑,20年代想福州马尾海军学校学习,以后留学英国,抗战以前在国民党海军服役,同他已多年不见。

孙克骥向阙晓钟打听,不料邵正是第二舰队下属永绥舰的中校舰长,而且是策划林遵起义的核心人物。

邵仑同林遵的私交也很密切。于是孙克骥计划,通过邵仑对林遵施加影响。 孙克骥在南京见到邵仑,阔别20多年,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孙克骥此后便以中学教员的身份,住到永绥舰上,同邵仑先后作过几次长谈,从各个角度巩同他起义的决心和信心:经邵仑间接同林遵商谈,起义的时机选择在我军渡江之时,并约定日夜联络讯号:为安全起见,军事代表待起义时再上舰来协助。

孙克骥同到上海,将商谈结果向吴克坚报告, 4月18日,孙克骥再次到南京,在永绥舰上又住了两晚:这时,中共双方代表经过半个月的谈判,已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商定于4月20日共同签字。如果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那就意味着渡江战役的开始。

孙克骥住在永绥舰上,渡江一开始,孙克骥就可以通过邵仑的关系登上惠安号,协助林遵指挥起义。20日,邵仑一早去开会,孙克骥独自在邵仑的卧室里翻阅报纸。永绥舰的副舰长陈水章却进来找孙克骥聊天,劝说孙离开永绥舰。

此人身材矮小,面孔尖瘦,一口浙江官腔,有点鬼头鬼脑,有故意盘问的意思。孙克骥只好顺水推舟,留了一张条子给邵仑,先回上海,当时孙克骥不知道渡江的具体日期,打算等明确后再去南京。

谁知,回到上海的那一天,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了。 这时,京沪路上一片混乱,交通已经断绝,孙克骥要再去南京已不可能,上海党组织由吴克坚同志告知他:必须安全隐蔽,等待解放。

林遵率部起义成功 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在南京宣布起义。参加起义的有永绥、楚同、惠安、江犀、吉安、美盛、联光、安东、太原等军舰和第五巡防艇队、第一机动艇队所属的40多艘(编者注:一说3(1艘)炮艇,4月30日,由林遵领衔以及参加起义的舰、艇长邵仑、李宝英、吴建安、张家宝、宋继宏、易元方、郭秉衡、韩运枫、陈务笃、林微琛、张汝檩等人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致敬电。

5月18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致林遵等人复电指出:“中国爱国人民建设自己的海军和海防的伟大意志,不是任何反动残余所能阻止的”,鼓励他们“团结一致,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和工作制度,并继续学习海军技术,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光明前途而奋斗”。

4月23日以后看到上海的报纸,孙克骥得知林遵已率部起义的消息,内心大喜,找到林亨元和杨进,三人在南京路冠生同楼上痛饮了一番。笑谈间,马路上同民党的飞行堡垒还呼啸而过,发出凄厉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