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田全 豫剧《秦香莲·抱琵琶》崔兰田“接过来这杯茶”“三江水”【全剧精选】

2018-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朋友圈看到今日是崔兰田大师忌日,特意制作发布非常喜欢的<秦香莲>"接过来这杯茶""三江水" 崔兰田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

在朋友圈看到今日是崔兰田大师忌日,特意制作发布非常喜欢的《秦香莲》“接过来这杯茶”“三江水” 崔兰田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行家总结为“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朴实,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静”而实动。

多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网络资源】 崔兰田嗓音宽宏清亮, 纯净圆润, 吐字讲究, 功力非凡, 唱腔质朴坚实, 韵味淳厚。

“三天不吃盐, 也要看看崔兰田”, 成为观众对她的盛赞。 她对旧社会受压迫妇女有深切的感受和精细的观察, 尤其擅演悲剧, 其唱腔哀怨深沉, 缠绵委婉, 感人肺腑。

《桃花庵》、《卖苗郎》、《秦香莲》、《三上轿》是她的悲剧代表作。她所塑造的窦氏、柳迎春、秦香莲等不同身分、不同悲情、性格迥异的女性悲剧形象, 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网络资源】 《秦香莲》是崔兰田大师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我50年前我接触到她的第一出剧目。闲来无事又找来她的《秦香莲》部分唱段聆听一遍,还是那样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令人陶醉。

于她不紧不慢、不温不燥,甚至有些慢条斯理的唱腔中,让我总有余音未尽、绕梁三日之感,从她的唱腔欣赏中得到难于忘怀满足,这可能正是崔派艺术的魅力。【唐小宝说戏·网易博客】 崔大师生前曾说过:“过去一般观众总是喜欢演员用高调门唱高腔,以为这样才是卖力气。

有些演员也“恨戏”,拼命一个劲儿的唱高腔,甚至用脚踩着台板唱,这是使傻劲儿的办法。因为这样不但对演员的嗓子有害,就是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性格来讲,也不是很恰当的。

”还说:“决定送远和听得清楚,主要在于用气和咬字。如果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锻炼,那就是较低的声音,仍然可以送远。如果只是唱高调门,而用气不足,吐字不清,仍然不能达到送远和使观众听清楚的目的。”可能正是她的戏曲演唱的这种认识,才形成了“崔派”唱腔行腔委腕,韵味醇厚的底蕴。

【唐小宝说戏·网易博客】 在她的唱腔里,既没有花里胡哨的拖腔,也没有拉大嗓门的高腔,更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叫。她的唱腔平白如话,咬字清晰,腔随字转,鼻音悲咽,丝丝入扣,缠绵悱恻,内紧外松,一切都显得如此平静,这正是“崔派”韵味之所在,也是豫剧界被人奉为“大青衣”之原因。

【唐小宝说戏·网易博客】 也正像我过去盛赞崔大师的博文中所写的那样:我喜欢崔大师的唱法,一位戏剧专家曾用十五个字(即“气不暴,声不拖,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来对她的声腔加以概括,我认为这再妥贴不过,从气(气息)、声(发声)、字(吐字)、音(音调)、形(形体)五个方面,把崔派艺术特点讲得再清楚不过了。

她的戏不显山漏水,不卖弄技巧,不过分张扬,正像兰花一样,本真而幽香,慧中而内敛。也像饮一杯陈年老酒,清醇浓烈,回味无穷。【唐小宝说戏·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