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吴简介 关于冯建吴的介绍

2017-1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冯建吴(1910-1989),四川仁寿人;字太虞,别字游,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冯建吴先生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是

冯建吴(1910—1989),四川仁寿人;字太虞,别字游,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冯建吴先生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是百年来川渝地区少有的艺术大师;师从王一亭、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等名师;1932年在成都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山水、书法、篆刻、诗词教学,一生桃李满天下;生前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顾问、四川省政协常委等;

1人物简介

冯建吴先生冯建吴(1910—1989),四川仁寿人。字太虞[1] ,别字游,斋名蔗境堂、小徘徊楼;中国著名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生前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顾问、杭州西泠印社社员[1] 、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等。

冯建吴先生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是百年来川渝地区少有的艺术大师之一;他1910年生于四川仁寿,17岁考入四川艺专,后赴上海师从王一亭、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等名师;1932年在成都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开始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山水、书法、篆刻、诗词教学,一生桃李满天下,1982年举办个人书画展览,有《冯建吴画集》、《山水技法基础》行世;四川省高教电教中心和四川美院曾联合摄制教学片《老骥出枥,志在万里——访画家冯建吴》。

半个多世纪以来,太虞艺术,成就斐然,山川之雄浑,阳刚之壮美,浩瀚之云海,耸峙之峰峦,危乎高哉,浑茫无际,沉稳、刚健的线条,浓烈鲜艳的色彩在他的画作中表现得酣畅淋漓,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冯先生的画作更是意境悠远,诗画相融。

“几穿云界上层巅,漫倚高寒览大千。雪岭峥嵘天忍破,银潮浩瀚海无边。”“我收图画稿,奇观豁五脏。登临一俯仰,旅思如春涨。”都是随境所生的诗情。

万里长空得纵眸,冷风吹散古今愁——冯建吴的一生坎坷而艰辛,但是致力于探索创作和美术教育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他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人物经历编辑

冯建吴1910年生于四川省仁县松林湾一祖父、父亲都善诗文书画的书香世家,从他刻的一方印章里,知道他有一位“有万卷藏书,十亩花园之父”,幼时随族叔学诗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少年就读于四川美专,像方旭、刘咸荥等人学习 。三年后乘舟东下,到上海考入由吴昌硕后人创办的昌明艺专。在昌明艺专他师秉王一亭、潘天寿、诸乐三等诸家称为吴门再传弟子。他与友人在成都创办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任国画系主任、校长等职,曾聘黄宾虹先生入川讲学,抗战期间因经费紧张学校解散,他便以卖画为生。

小他十岁的胞弟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冯雅珩)受它影响,就读该校,走上了学画之路,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他的命运和画艺总和石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冯建吴,石鲁不可能成为画家,而没有石鲁,冯建吴也许将在传统中终其一生。

抗战时期,冯建吴在办学期间曾以买画办学,浪迹巴蜀。有诗所云:“蹄迹纷纷四寨途,万人海里寂藏驱。绸僇怀单酣哀乐,摩荡江山润画图。却辅金魂尊几榻,风摇尘梦舞氍毹。侵胸冷暖多伤体,一舸闲思泛五湖”表现了他当时的行迹与心迹。

解放前的时光,除在家习诗学文外,是“学画十年,买画十年”他用20年时光学习传统,探寻艺术真谛。他上朔殷商,下至明清,学习研究马远、夏圭、李思训、王维、董源、巨然的技法特点,在诗书画印的长河里探源索流。

建国后,他即成为成都美协会员,有作品《青山魂》《奔腾》参加成都第一届美展,1954年他的工笔画《蔬菜丰收》参加全国第一届美展。此画后来为外文秀收购送日本展出。1956年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聘他任教,看重的正是他深厚的传统学识功力。在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