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你不得不看的童话大王 郑渊洁的30个经典作品推荐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人身为老郑的忠实读者,比童话大王这本杂志略大一岁,从1990年开始购买童话大王,几乎一期不落,一直坚持到2002年老郑不再在杂志上连载中长

本人身为老郑的忠实读者,比童话大王这本杂志略大一岁,从1990年开始购买童话大王,几乎一期不落,一直坚持到2002年老郑不再在杂志上连载中长篇的新作品为止,期间也买了众多单行本并收集了80年代的一些童话大王杂志(包括创刊号),对老郑的童话作品可以说是烂熟于胸,爱之极深。

早就想写一个类似的读后感,一直又懒得写。最近老郑又因为作家收入排行榜的原因成为了网上的焦点,我不仅想出来倚老卖老一下,和众多老郑的读者一起回味一下他的经典作品,也可以为感兴趣的朋友推荐一下,顺便也回忆一下我的童年,唏嘘一下我的青春——原来我已经这么老了。

推荐的原则是尽量推荐结局圆满的作品,有些老郑作品尽管也相当精彩,又具有社会性、思想性,但结局为或大或小的杯具,在此不予推荐。还有些作品,虽然算不上巅峰之作,但是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也特别在此推荐。

1.舒克贝塔历险记1-350

老郑的头号代表作,提到它,连任何的皮皮鲁鲁西西相关作品恐怕都要靠边站了,它甚至超越了童话大王本身,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童话史上如果要评选第一名的童话,它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当然张老的《大林和小林》也是)。全年龄适读,必读之作!

舒克贝塔的创作时间之长,字数之多,堪为童话界第一,不止于此,看完整部童话,你就几乎了解了老郑,他的思想,他的写作风格的变化过程。现在来看,也许故事中的风格变化让人感觉突兀,但你如果是一名从小到大一直看杂志连载走过来的读者,你会觉得变化的很自然,厚厚的舒克贝塔就是你的童年,你还会挑它的缺点吗?是的,曾经多次宣布完结,又多次续写,难免会有败笔,但老郑是为谁续写的?他是在为我们续写,我们在走向成年之前需要舒克贝塔一直活下去。

也许是老郑厌倦了继续写舒克贝塔,在350集的时候老郑给了我们一个仓促的强制性结局。虽然后来又续写到366集,但那最后一次续写已经无法再激起老郑的热情,也无法再挽回读者的心了,于是就那样不了了之。不可不提的:

《舒克和贝塔》应该是老郑作品动画版中最著名的一部,动画版偏低龄化,童话大王某期中一读者对该动画评价为六个字“甜甜的,酸酸的”,恰如其分。

以舒克贝塔历险记1-100为主打的《童话大王精选本》是老郑作品的第一本精选本,销量应该相当不错。

应读者强烈要求,1994年老郑暂时取消了其他作品的创作,专注于舒克贝塔的连载,当年的童话大王可称为舒克贝塔专刊。

短篇,老郑的超早期作品,收于某国内童话精选书中,文章情节平平,但情感渲染已显出老郑的功力,幼儿教育时值得一读。相比《黑黑在诚实岛》,《大侦探荞麦皮》,此文更好些。该文中应该是郑亚旗初次登场。不可不提的:后有姐妹篇《亚旗进山》。

相当优秀的作品,有动画版及小人书版,强烈推荐给家里的儿童看,想象丰富,放在当今仍不落伍。

4.皮皮鲁全传/外传/鲁西西全传

分别为单行本,由于年代太过遥远,印象已经不太清晰,皮皮鲁全传是童话节的系列故事?皮皮鲁外传讲的是拨快地球转速后的世界,鲁西西全传是进入课桌世界的故事。水平均属上乘,推荐儿童阅读。

不可不提的:当时运用了相当强大的宣传销售手法,《鲁西西全传》的封面写着“写给女孩子看的童话,男孩子请自觉自觉再自觉”,结果我是很久以后才从我姐那看到的……

老郑的早期代表作,最初为《大灰狼画报》的封面人物和封底连环漫画,后成为系列超短篇童话的主人公,在童话大王上连载。系列超短篇类似小品文,水平参差不齐,仅因为罗克的资历比较老在此推荐。至此,老郑的五大主角: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罗克都已出场,下面推荐的是老郑的杀手锏《童话大王》杂志上刊登过的经典之作。

6.牛魔王新传(童话大王1985)

童话大王创刊号的主打,可谓相当有实力的作品,要不怎敢承此大任?也是皮皮鲁在童话大王中初次登场吧。全年龄推荐。不可不提的:有连环画单行本,画的很好。

7.草垛恩仇记(童话大王1986)

老郑早期典型的超人系作品,主人公具有某种超能力(该作中是皮皮鲁),与坏蛋对决的故事。此后老郑以超人系主角为题材屡试不爽,经典作品层出不穷,我们这些忠实读者则乐此不疲……全年龄推荐。

8.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罐头小人(童话大王1986始)

毫无疑问,这也是老郑划时代的一部作品,该作中提出的’后进生‘概念及其教育方法已经完全超越了童话作品的高度。如果说推理小说领域分为社会派和本格派的话,那么老郑此作可称为童话中的社会派作品。强烈建议每一个小学生阅读!

该书的意义在于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小学中的存在的以分数将学生分为优等和差等并分别对待的问题,该问题不仅使差等生的身心成长受到影响,更严重的在于使优等生本身对差等生也产生了一种不应有的歧视。令人讽刺的是,当时在主流的各种少年杂志上我们所看到的文章,并不比老郑的这篇‘童话’更直接,更深刻,更令人不安的是,该现象至今仍未解决,孩子们的小学时代正在变得越来越沉重。不可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