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 读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
记得刚看到这本书时,我只觉得有些无语——白银、生活、中医、陈存仁(之前没听说过这个人),这些元素让我觉得很乏味。
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时,看着看着才发现其中的趣味。一直以来,或许不单是我,都有一些轻视社会生活史,即使是名人的花边新闻,也不那么对口味,然而只有涵泳其中,才可领略其中的奥妙。曾看到,某名牌大学教师看到学生阅读他推荐的《花随人圣庵摭忆》时感叹道:"孺子可教也!
",现在想一想,《花随人圣庵摭忆》不也曾是我不愿意花时间看的么(其实现在也没时间看~)? 回到这本书,陈存仁,民国时期著名中医。
他这个人我以前没听说过,初看时发现他认识章太炎,我吓了一跳,后来又发现他认识林森、蒋介石、李承晚等人,我就说不出什么来了。除开他的专业著述,他还写过许多文史方面书籍。
单论这一本书,正如阿城、雷颐等人点评的一样,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大上海的人情世故,还让我们看多了其他方面的许多东西:民国政要"鲜为人知的故事";与抗战相关的史事;民国各地、日本的风物;民国经济;传统文化……而这本书我想有两条主线:中医(医学)和银元。
于我自己的体会,则是中国在转型时期的缩影。 对于作者的总体写作,我感到不适应的是该书各个章节独立成章,单纯叙事,无时间先后顺序之分,且在章节中出现的时间点也比较少,因此我无法理清楚一些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感到有些混乱。
而对于作者的取材以及细节之处,我想或许有一些取舍。
对于一些负面人物,主要是上海滩的地痞无赖,他介绍的全都是很早就已死于非命对他当时写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人,而有些地方牵涉他人不光彩一面则语焉不详,说是不记得了。 中国转型 在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之前,中国自上而下维持着一种相对平静的社会秩序,在部分地区确实是民风淳朴、秩序井然,有着传统的自治体系。
从作者字里行间饱含的感情来说,似乎也有着对过去生活的眷恋。
用某人的话来说则是四大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然而随着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一切也就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畸形的产物。在这本书中,集中体现在经济、文化上。
1.夷场(租界)—番饼(墨西哥鹰洋)—洋火。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可见中国的转型程度。 2."那时治安良好";"那时治安好";"从前上海连租界在内,盗窃案件甚少,一年之中不过几宗;至于杀人案,好像几十年来不过三五件……一件案事发生出来,全市的人都惊为大事,于是新闻连刊不已,舞台上编成戏剧演出,比之香港,差以千里"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这种差异的存在,不能排除中国原有宗教迷信对道德的引导作用,"补法律所不及"。
(这一点迥异于后来人们在意识形态驱使下对上海极少数阴暗面的夸大)从前治安的良好,恰恰反衬出工业文明入侵后导致的道德沦丧等社会现象。 3.
作者幼时家族企业破产,很难说与外国资本的介入没有关系。 4.太虚法师参与经商,体现出了一部分佛教徒面对转型时进行的抉择转向了变通的一方。 5.为了提倡文化,对报纸计算的邮费有优惠。 6.当时上海流行的理财妙法即为购买地产,这反映出经济发展对地价的提升,也表现出了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在城市中的的现实必要性。
7.国民政府时期就有了拆除潜建房屋相关的冲突,而至今尚未解决,由此可见中国转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8."现在的妓院江河日下,妓女的品流远不如上一代,已找不到这一流诗妓了" 9.随着中国转型的推进,民族主义浪潮也汹涌而起。在书中体现为国民政府继收回莫干山后开始向上海租界施加压力。在这里,不得不说作者也是一个代表,且不说他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对于时局的关注以及为国家尽到微薄之力,单论他在很久以后仍认为港九的蜡像馆有一个缠脚女子的蜡像,是"自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