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积慧降职 广东东莞小镇试行干部能上能下 不称职者被降职

2018-0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由于工作被评定为不称职,他从东莞黄江镇经贸部门的副主任兼下属食品公司经理的岗位上,调整为黄江某公园的办公室副主任,承受了从副科级干部到普通工

由于工作被评定为不称职,他从东莞黄江镇经贸部门的副主任兼下属食品公司经理的岗位上,调整为黄江某公园的办公室副主任,承受了从副科级干部到普通工作岗位的巨大落差。

去年7月以来,黄江镇出台了《黄江镇公职人员离退职制度(试行)》、《黄江镇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调整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新规定,使得该镇党员干部调动升迁有了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更令外界关注的是,新规定还对工作不称职的干部处以调岗降级的惩罚。

在黄江镇,这场干部“能上能下”的“冲击波”还在延续。由于工作不到位等原因,黄江村原支书被降为黄江水务运营中心办事员,黄京坑村原书记一度被降为社会事务办事员,旧村村原支书被降为武装部干事……这在当地干部中引起震动。从四处打听谁被“拿下”、关心调整原因,到对照岗位调整办法“照镜子”,干部考核新机制效应不断显现。

在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授竹立家看来,东莞黄江的“试验”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真抓实干的积极性,这一探索具有典型意义。

工作不称职,干部被降职

在东莞市黄江镇,领益精密制造、太阳神总部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东莞南、深圳北”的新定位下,黄江迎来产业高速发展的新机遇。今年一季度,黄江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长势头迅猛。

怎样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把握发展机遇?这是黄江镇委书记叶锦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以来,黄江先后出台一系列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考核新机制。

2015年7月13日,黄江镇政府发布《黄江镇公职人员离退职制度(试行)》,其中规定:公职人员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完成单位交办的工作,且经过2次以上岗位调整,仍然无法胜任工作,或是年度考核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称职”的,经研究讨论,可直接对当事人做辞退、劝退处理。一个月后,黄江镇又出台《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调整办法》等一系列干部考核管理新机制,其中规定未完成相关岗位职责要求者,给予“降职使用”。

何明没想到,自己成为被降职使用的干部中的一员。他在担任黄江镇经贸部门下属食品公司经理期间,黄江镇生猪屠宰量每天直线下滑,上级主管部门经过调查后发现,何明为人老实,在平常工作中因循守旧,未做好与屠宰场等相关单位的对接沟通,生猪屠宰量从一天600头下降到300头左右,食品公司收入锐减,仅够支持基本运营。

黄江镇领导班子充分考虑后认为:食品公司关乎民生,长此以往,可能带来更大影响,根据干部管理新规,对其“降职使用”。

即使不出事,不干事不成事也会被“拿下”——这给当地的干部带来了强烈的震撼。黄江镇党委书记叶锦锐说,当时有班子成员提出,何明作为黄江一个重要局办的副职,又兼着食品公司“一把手”,这样被降职到公园办公室,落差太大,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党员干部在岗位上,做得不好也能一样享受职务待遇和提拔机会,那让用心干活并做出成绩的干部情何以堪,又如何将最优秀的干部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来!”叶锦锐一席话,最终获得大家一致认同。

向基层懒政、怠政叫板

何明被降职事件,在黄江的干部队伍中掀起一股“冲击波”。

“这样的力度从来没有过。”不少当地干部说,解决“为官不为”顽疾,黄江这次动了真格。黄江镇北岸社区党工委书记陈伟坚表示,何明的个案更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警醒着每一位干部在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用心为群众办事,毕竟背后有一整套考评机制在“打分”。

作为干部能上能下新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叶锦锐先后在农业部门工作多年,对基层和农村工作十分熟悉。而数年的援疆经历,也让他形成了敢于向基层懒政、怠政叫板的“直性子”。

叶锦锐说,之所以出台这样的管理考评机制,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办事能力,通过打破待遇终身制,用制度来评价和管理干部,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能上能下”的干部考核试验,实际操作并不简单。尺子谁来拿?准绳如何定?怎样端平一碗水?

叶锦锐说,黄江镇在任命和惩罚干部时,会由相关部门派出考察组,按要求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深入考察,既了解干部的优点、人岗相适度,又搞清楚干部的存在问题、使用后会有何不良反应。

黄江还采取提前介入、改进程序、延伸考察、走访有关部门等办法,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抓住干部的重要行为特征,以综合调查作为奖和惩的依据,得出的结果让党员干部心服口服。

在叶锦锐看来,降职和换岗也给足了干部改正提升的时间和空间。他表示,何明曾担任黄江城建办副主任,调整到公园办公室虽是降职,也充分考虑了人尽其用,希望他能在新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

由于整个流程都依法依规,被降职的何明表示,自己“坚决听从组织的合理安排”,自己会在新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

为能干事者腾出施展空间

叶锦锐说,黄江让那些为官不正、为官不为的干部“下”,重新盘活了基层干部为数不多的职位资源,为能干事的干部腾出施展的空间,更有利于“能者上”发光发热。

在黄江,一批工作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正在脱颖而出。

刘丰华2006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进入黄江党政办任材料员,由于工作积极主动、各方面成绩突出,2009年被提拔为党政办副主任。去年该镇干部管理新规出台后,根据“能者上”的考核原则和民主测评,刘丰华被任命为该镇信访办主任。

与刘丰华的经历有点相似,李小龙入职黄江镇组织人事办担任办事员虽然只有几年,但是他的勤奋和管理能力赢得了认可。通过黄江镇干部提拔相关规定和民主测评,李小龙被提拔为黄江镇组织人事办副主任。

“新考核机制让干部把手头的工作当成了一份与自己共同成长的事业。”长期与组织人事工作打交道的李小龙认为,通过“能下”的监督震慑和“能上”的激励效应,整个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

干部能上能下也产生了“鲶鱼效应”。“在政府系统任职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这么严厉的惩罚制度,”黄江镇宣传教育办副主任黄振强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它将约束和鞭策更多干部廉洁自律,更尽心尽职工作。

“基层组织人事部门平常人多事杂,最难处理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人打招呼、求情,会给工作平添了很多阻碍。”黄江镇组织人事办主任梁沃滔说,自从去年一系列干部考核文件出台后,这种担心和焦虑已经消失无踪。

这一系列举措也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黄江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尝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周超表示,东莞的经济发展正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如果干部仍然僵化地按照以往的经验和状态工作,不利于一个地方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授竹立家:要依法依规做到公开透明

去年7月,中央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并明确了干部“下”的六种渠道,要求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授竹立家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黄江通过一系列制度抓手让干部发挥积极性,很有意义,在全国具有典型性。

南方日报:“干部能上能下”这个规定的实施,对于基层干部管理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竹立家:国家出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制约和管理干部队伍,进一步发挥基层干部的办事积极性。东莞黄江能够真抓实干,通过一系列制度抓手让干部发挥积极性,很有意义,在全国也具备一定的典型性。

南方日报:众所周知,基层干部不少人出自当地,干部系统的关系千丝万缕,如何让“干部能下”的措施长久推行?

竹立家: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做到公开透明,对被降职和辞退的干部,要让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列席,给他们一个自我申诉的机会,这样能让“被下”的干部心服口服,也能给其他在职干部的一个有力震慑,进而避免干部没有依法依流程“被下”,而对在职的干部造成心理恐慌。

南方日报:在“十三五”的新起点,我们如何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推进好各项工作?

竹立家:首先在干部岗位设置方面要准确,避免人浮于事。比方说,这个机构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岗位,要准确、科学、依法进行设置,并制订岗位职责。

干部能上能下,最关键的要严格遵守《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再制订适合地方执行的一些细则。在此基础上,对严重违发党纪、政纪、不能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要严格执行干部能上能下原则。不能让纳税人的钱,养着不干活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