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群言论看荀彧死因
荀彧之死,史书上大致有两种说法:(1)陈寿记载的以忧薨;(2)出自《魏氏春秋》并被裴松之注和范晔的《后汉书》所采用的空食盒说,即在曹操暗示下饮药自杀。双方都没有举出直接证据,真相到底如何大概已成千古之谜,但这不妨碍我们从史书的几角旮旯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推测荀彧死因最重要的线索,不在荀彧的本传,而在魏书崔琰传中。其中提到:“明帝时,崔林尝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称琰为首。群以‘智不存身’贬之。林曰:‘大丈夫为有邂逅耳,即如卿诸人,良足贵乎!’”这段话非常重要,说明至少陈群绝无可能认为荀彧系被曹操逼死。
陈群是什么身份,简言之,就是荀家特别是荀彧的脑残粉。《荀氏家传》记载说:陈群与孔融论汝、颍人物,群曰:“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后三位是荀彧的兄长,这个排名显然是有先后顺序的,荀彧是陈群推崇的第一人。不仅如此,陈群还是荀彧的女婿,虽然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大。
崔琰又是怎么死的呢?陈寿写得很明确,就是在曹操的逼迫下自杀的。崔琰传里记载:太祖以为琰腹诽心谤,乃收付狱,髡刑输徒……时太祖亦以为然,遂欲杀之。乃使清公大吏往经营琰,敕吏曰:“三日期消息。”琰不悟,后数日,吏故白琰平安。公忿然曰:“崔琰必欲使孤行刀锯乎!”吏以是教告琰,琰谢吏曰:“我殊不宜,不知公意至此也!”遂自杀。简直就是空食盒情节的翻版有木有!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崔琰的领悟能力显然欠缺,居然没听懂暗示,非要等太祖不耐烦了派人明确传话才醒悟。
如果陈群明知自己的偶像兼岳父是被曹操逼迫自杀的,他哪还有底气说出“智不存身”这样缺心眼的话?这与其说之在贬崔琰,倒还不如说是在嘲笑令君!以陈家和荀家几代交情和陈群对荀彧的尊崇,这种可能几乎没有。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荀彧被曹操逼迫而死这件事,真有,但陈群不知道。要讨论这个可能性,先要搞清楚陈群的官职。三国志记载说陈群“后以司徒掾举高第,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魏国既建,迁为御史中丞。可见,在魏国建立之前的几年,他是以治书侍御史参丞相军事,按常理来说,这个职位是要随军出征的(曹操留荀彧在军中就给了个参丞相军事的头衔),也就是说,荀彧以光禄大夫劳军的那次,陈群很可能也随曹操在军中。此后荀彧留在寿春,陈群或许随曹操进驻濡须并不在身边,但对两人之间的气氛,应该多少有所感知。荀彧过世后,陈群和荀攸同为离得最近的令君亲属,按常理应该去寿春为他料理后事才对。即便长文公务繁忙没有去寿春为令君入殓,身为亲属,如果荀彧真是服毒而死,总能发现种种蛛丝马迹,纵使不敢声张,心里不可能没有阴影,若干年后论及同样被曹操逼死的崔琰,怎么可能随口说出显然对荀彧极其不敬的话呢?他敢说,恰恰说明他心中豪无芥蒂。
最后,我们还可以假设曹操逼死荀彧这件事非常绝密,连陈群也完全蒙在鼓里。有可能吗?当然有,但连身处当时当地的陈群都不知情的绝密事件,后世的史家又是从哪里得知的呢?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可能性,那无论孙盛还是裴松之范晔,他们距离真相都不比千百年后的我们来得更近,这就好比关于肯尼迪之死,当日身处达拉斯的美国人民并不比几十年后千里之外的中国人知道得更多。
当然,荀彧的死也许还是和曹操有关的。即便他只是因为到了南方不服水土患病而死,曹操也难辞其咎。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被逼迫自杀的可能性,恐怕不会高过喝凉水呛死或者吃馒头噎死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