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家马强作品《莫高雪霁》将来沪展出

2018-03-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中新上海网10月14日电(记者 许婧)新近荣获"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的<莫高雪霁>或将来沪展出.        

    中新上海网10月14日电(记者 许婧)新近荣获“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的《莫高雪霁》或将来沪展出。         敦煌艺臻工作室近日在上海透露了上述消息。

据知,2013年9月28日,“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甘肃省敦煌市大唐文化街开幕。此次展览是近几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与省市、自治区共同举办的各类展览中,规模较大,画种较全,质量较高的一次展事。

2013年1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向全国发出作品征集通知,截止2013年7月,在全国共征集到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在内的6700余件作品,经过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聘请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评选,初选出644幅作品。

经过评选委员会的复评,共评出参展作品324件,其中优秀作品107件,佳作作品10件。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马强作品《莫高雪霁》荣获佳作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刘健对马强的这幅作品给予较高评价。他说:“敦煌研究院的艺术家们对莫高窟始终有一种痴迷和追慕的气节,我在这儿要表达对敦煌研究院艺术家们的敬意!

敦煌研究院一批又一批艺术家,从张大千到常书鸿、段文杰、到他们这一代,在莫高窟,不是一个月半个月,而是常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经年历月、默默无闻地在洞窟中临摹,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一个文化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让石窟艺术在人们对它关注的同时,更广泛的、更全面的能够得到传播。

所以他们的临摹品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经常被邀请去世界许多国家进行展览。同时,作为敦煌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他们的临摹作品对于其他艺术家、考古学家、包括敦煌学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马强作为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一名美术工作者,为敦煌艺术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在敦煌壁画的临摹技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还利用余暇进行美术创作,他的美术创作也能反映出他专业方面的功力和他的专业水平。“

    据了解,这幅作品所选取的画面是马强所熟悉、所赖以生存的莫高窟的一个断面,很多熟悉莫高窟的人看了,会有很多亲切的回忆和一些历史情感的渊源;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人,观看后会对深藏在这些洞窟中的艺术充满许许多多的想象,甚至会产生些许对艺术的一种思维的开启。

刘健认为,作品表达的是一个莫高窟的雪景,严寒和大雪笼罩的莫高窟进入寂静无声的沉睡。然而,绘画表现又是一种暖色调——阳光下的莫高窟雪景,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文化的温暖。

在绘画语言的应用中,马强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平面表达,使用了他们临摹敦煌壁画的矿物颜料,既能看到西方绘画的技法,又可以看到东方艺术的韵味,表现出了敦煌莫高窟特有的意境。所以这幅《莫高雪霁》当之无愧获得了本次展览的最高奖——佳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