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同性恋吗?
本文摘自:现代快报2012年5月8日A28版,作者:李颖鑫,原题:《郑板桥的“同性恋”公案》
郑板桥诗作关心百姓疾苦,而且普遍认为他当年做县令时,关心百姓疾苦,是个清正廉明的县令。当年他辞官归家也是因为为饥民请赈得罪官吏。在郑板桥身上带着更多中国传统文人士子的清正、刚正一面。
艺兰斋所藏郑板桥的作品中有一张书法条幅“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是他书写的唐朝诗人常建的作品,选择这样一首情义深厚又含文人田园散淡风致的前人作品来书写,正可见郑板桥身上那强烈的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修养和趣味取向。但是在郑板桥身上还有一则有关他是否为“同性恋”的公案。认为郑板桥有同性恋倾向的说法,来源于以下这些材料。
在《板桥自叙》里郑板桥自叙道:“酷嗜山水,又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指的就是同性恋。《墨林今话》也记载郑板桥“不废声色,所得润笔钱随手辄尽”。晚年郑板桥曾不无伤感地感叹“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而来耳”。就是说他的那些男宠全是为钱而来。
郑板桥有一首《县中小皂隶有似故仆五凤者每见之黯然》的诗,内中写道:“口辅依然性亦温,蹉跎吮笔墨花痕,可怜三载浑无梦,今日舆前远返魂”,“乍见心惊意更亲,高飞远鹤未依人,楚王幽梦年年断,错把衣冠认旧臣”。原来郑板桥有个叫五凤的僮仆,后来死了。多年后他看到一个在前面“喝道”的衙役很像五凤,他黯然神伤,写下这首诗。
郑板桥71岁那年,曾经在清明日红桥诗会与时年48岁的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有过一次会晤,两人言谈投机,郑板桥提到自己对“金臀”之爱惜:“今日之衙门,动辄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若是姣好少年,岂不将美色全糟蹋了?我要能参与朝廷立法,一定将律例中的笞臀改为笞背,这才不辜负了上天生就的龙阳好色。”袁枚一听,立即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
不过,尽管这些证据看上去言之凿凿,但还是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