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徛荣考研英语 文登名师夏徛荣老师论考研英语
标本兼治考研英语语法要点、重点、难点、盲点
如果你认为语法知识不再像过去那样作为专项考试形式来考(为考而考),在整个复习安排中对语法基础避而弃之,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语法基础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死背语法的条条框框,尽管付出了许多时间和劳动力,但分数却停留在某种令人十分尴尬的境地,那么你对考研英语的考察要点、重点、难点、盲点可谓知之甚少!如果你认为解决了长句和难句那么所有阅读理解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么你也许被误导了!
记住:考研英语绝不是不考语法,而是考核的形式改变了,考察的要求更高了。试问如果没有笃实的语法基础知识作保障,何以进行完型填空题所要求的语言形式结构和完整思考?何以把握语段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逻辑层次的推理?翻译岂不变成了文法不通的中文“对号入座”?写作岂不变成了英文单词的中文叠加?作为一名英语语言研究的专业学者,作为考研讲台上负责任的教师,对你认知上的误区予以纠正,对你语法学习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你语法学习提供“标本兼治”之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进行系统复习语法知识要点、重点、难点、盲点时,建议你从以下18个主要方面进行:并列句的同等关系、并列句的选择关系、并列句的转折关系、并列句的因果关系、并列句的对比关系;复合句的主语从句、复合句的宾语从句、复合句的表语从句、复合句的同位语从句、复合句的定语从句、复合句的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谓语动词的时态;谓语动词的语态(包括其翻译的方法);倒装结构句;比较结构句;省略句结构;关于as与than的特殊用法等。
考研英语的学习为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你也许经过多年的外语学习,基本掌握了常见的语法基础知识,所需要的是一个更为完整的概念。在理顺思路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因此,忽视意义或脱离语境的机械操练,过分强调死记硬背语法规则或在没有充分语境的情况下刻意地去分析长句、难句、某些少见的语法现象,这一做法的最终结果往往会使你失去学习的兴趣、航向和效率。
在理论上违背科学的教学原则,在实践中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换言之,在你平时阅读时,如果可以“通顺”地理解所读材料的含义,那么不必停留下来去刻意分析语法要点;而当你发现自己无法“通顺”地理解,那么就有必要去分析造成困难的语法要点、重点、难点或盲点了。记住:你完全可以在历届阅读真题学习过程中去学习语法,并对某一语法现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以上所言乃考研英语语法学习问题之“标”,那么其“本”又是什么?语法学习之“本”者,在学习中“析出”英语语言思维之道或将英语语言思维之道用于语法学习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短时间内求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以快速达到准确、自如的境界。
例如,英语两种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行文组织及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句法多采用“形合”,而汉语句法多采用“意合”。有些语言学家形象地将英语句子称为“葡萄型”结构,葡萄主干很短,其上附结着丰硕的果实。而汉语句子则较短,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叙述,逐步展开,信息内容像竹竿子一样一节一节地同下去,很少有叠床架屋的结构,因而常被称为“竹竿型”结构。
更具体地说,不容否定的是两门语言之间在思想的组织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英语在组织思想时常常使用的顺序是:1. 先“结论” → 再“前提”;2. 先“结论” → 再“条件”;3. 先“结果” → 再“原因”;4.
先“议题” → 再“背景”等。这一顺序(或思维组织)也同样会体现在句子(长句和难句)中。例如 No longer are “separate but equal” schools regarded as being permitted under the “equal protection of the laws” provision of the 14thAmend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这句话的思想组织顺序为先“结论”再“条件或前提”,是地道的英语思想组织方式。而汉语的表达方式恰恰相反,即“前提→结论”。本句可翻译为“根据第14条(美国)宪法修正案关于‘法律上受公平保护’的条款,所谓‘分隔 、而平等’的学校,已不再视为合法。”其实,这里谈到的“英语语言思维之道”适用于句子、段落以及篇章的组织和结构。
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列举大量的实例,但是考研英语语法学习的“标”与“本”是你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复习“走近”语法,通过语境中的长句与难句分析“通悟”语法,通过思维方式的“渠道”去“驾御”语法,同时解决“标”与“本”的问题,你必能运筹帷幄另外一场考试之战役!